感悟中华文化之《道德经》第五十一章
(2018-11-13 09:11:14)
标签:
道道德经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 |
分类: 道德经 |
第 五 十 一 章
原文: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译文:道生化万物,德蓄养万物,让物体成型,让趋势形成。
原文: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译文:所以世间万物都尊重道而珍爱德。
原文: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译文:对道的尊重,对德的珍爱,并非被别人命令强迫,而是自然的表现。
原文:故道生之,德畜之﹔
译文:所以,道生化万物,德蓄养万物;
原文: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
译文:让万物生长和学习;让万物长成和繁荣;养育和保护万物。
原文: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译文:孕化万物而不拥有,成就万物而不居功,引导万物而不主宰。这就是道德。
道为本,生万物。德为表,养万物。“道德”二字,一不为宣扬什么高尚情操,二不是掩盖虚伪做作,而是与每个人的人生息息相关。“道”通俗的讲是蕴含于万事万物中,并左右万事万物演变发展的客观规律。“德”则是人们根据掌握的客观规律,在行为上的具体体现。正所谓“内悟道,而外显德”。
所以,“道德”之尊贵,在于生养万物。但在社会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人们经常淡忘了“道德”二字最本质含义。一部分人觉得“道德”是高高在上的高尚情操,一部分人觉得“道德”是掩盖卑鄙下作的遮羞布。
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高举“道德”大旗颐气指使的人,站在自以为是的“道德”制高点鄙视别人。但实际上,越是高调宣扬“道德”之人,往往越是远离道德。真正的道德,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