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中华文化之《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2018-11-07 08:36:23)
标签:
道道德经大成若缺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
分类: 道德经 |
第 四 十 五 章
原文: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译文:最成功的好像有缺陷,这样才不会因为达到鼎盛而衰败。
原文: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译文:最充盈的好像空虚,这样才能源源不断的的起作用而没有尽头。
原文: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译文:最耿直的却像弯曲,最灵巧的却像笨拙,最善辩的却像木讷。
原文: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译文:运动可以驱散寒冷,静心可以战胜酷热。清静平和是天下事物运转变化围绕的中心。
有缺陷才有成长空间,完美意味着开始转向衰亡。当事物的发展到达极致时,就不可避免的转向反方向发展。就像太阳中午升到最高点,就不可避免的开始落日之旅。相反,也是一样的。冬季最冷的时节,也就意味着春暖花开万物滋生马上就要到来。
以学习来阐述“大盈若冲”应该比较容易理解。当一个人无论学识怎样渊博,都觉得还有更多未知想要探索时,代表的就是自己思想上的“若冲”,若冲则“学无止境”。然而一个人觉得自己已经“不惑”,洞悉天下至理时,就会形成自己的固化思维,很难再接收新鲜事物和新思想。
耿直之人,只愿天下和谐人人幸福,处处替他人着想,所以不与天下人争,看起来就像委屈自己一样。
大巧之人,擅长激发每个人的特长优势和主观能动性,万物自化而繁荣昌盛,看起来自己像是什么都没做,什么都不会做一样。
真正擅长辩论之人,是以征服人心为根本。强辩可以让人词穷,却无法让人心服。世间万物自有客观规律,即便不用嘴去说,事物的发展终究会顺应客观规律,事实胜于一切雄辩。不言之辩,才能真正触及每个人的内心。
求反得正,执正则反。就像寒冷让人畏手畏脚只想缩成一团,但只有伸展手脚运动起来,才能以运动激发热量的产生而战胜寒冷。就像酷热让人心情烦躁,但只有静下心来,才能减少身体的热量产生,适应酷热的温度。只有懂得事物发展的变化规律,以清静平和的心态顺应发展,天下自然和谐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