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悟中华文化之《道德经》第十五章

(2018-10-09 09:30:00)
标签:

道德经

长生之道

分类: 道德经

 

原文:古之善为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译文:古时候善于修行的高士,细微处也通透着道的玄妙,让人觉得深奥难懂。

 

原文: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译文:因为深奥难懂,所以只能勉强形容他们的行为:

 

原文:豫兮若冬涉川﹔

译文:谨慎的样子,就像冬天过冰川一样;

 

原文:犹兮若畏四邻﹔

译文:胆小的样子,就像害怕四邻的欺负一样;

 

原文:俨兮其若

译文:庄重的样子,就像去别人家做客的客人;

 

原文:涣兮若冰将释﹔

译文:散漫的样子,就像冰即将化成水时的松散;

 

原文:敦兮其若朴﹔

译文:敦厚的样子,就像朴实无华的原木;

 

原文:旷兮其若谷﹔

译文:心胸广阔,就像山谷那样包容万象;

 

原文:混兮其若浊﹔

译文:混沌的时候又像一滩浊水让人看不清;

 

原文: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译文:浑浊的水只要静放沉淀就可以慢慢变成清水。

 

原文: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译文:静止不动的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就会运动变化。

 

原文:保此道者,不欲盈。

译文:能明白其中道理的人,凡事都不会追求圆满。

 

原文:夫唯不盈,故能蔽新成。

译文:月满则缺,人盛则衰,只有保持不圆满的状态,才能永葆青春。

 

老子心目中的得道高人形象,其中包含着道家思想的精髓。既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谨慎,又有散漫放松的样子。既有若畏四邻的胆小,又有虚怀若谷的广大。既有俨兮其若客的庄重,又有敦兮其若朴的无华。一切行为都能收放自如,动静相间。

 

浊以静之徐清,不仅仅是浊水变清水的变化。当我们面对纷乱错杂的局势时,“静之”同样是“徐清”的方法。

 

安以动之徐生,则表达的是动静之间的转化。哪怕再死气沉沉之物,只要能施加外力以“动之”,也可以徐徐而生。

 

“不欲盈”之道,是道家为人处世及养生之根本。现在人都贪慕“完美”,却很少人能意识到“物壮则老”的道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