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东的酒场规矩~(毕业前抓紧练练啊)

(2008-06-21 14:32:54)
标签:

杂谈

分类: 生活百科

山东的酒桌跟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是圆桌。因此以下都已圆桌为例
1、“主陪”位置:主陪是请客一方的第一顺位,即是请客的最高职位者,或陪酒的最尊贵的人。位置在正冲门口的正面。主要作用基本就是庄主,把握本次宴请的时间,喝酒程度等。
2、“副陪”位置:副陪是请客一方的第二顺位,是陪客者里面第二位尊贵的人。位置在主陪的对面,即背对门口。传统意义上,这个位置应该坐请客买单的人。但随着近几年请客腐败之风的盛行,一般情况下,陪客者是倾巢出动,因此实际上,掏钱这样的小事是用不到第二顺位的请客者亲自出马的,所以,这个位置更多的是带动客人喝酒。
3、“三陪”位置:这是近几年刚刚流行起来的一个称呼,实际上这个位置跟上面所说的“主陪”和“副陪”的称谓,在山东省内各个地方规矩并不太一样。有些地方是没有这个位置的,但在济南,好像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位置在主陪的右手边第二位置。他的主要作用是跟主陪一左一右把“主宾”夹在中间,便于照顾。大家如果对当地风俗不是特别了解的话,不推荐大家坐这个位置。
4、“主宾”位置:主宾是客人一方的第一顺位,是客人里面职位最高者或地位最尊贵者做的地方。位置在“主陪”的右手边。由于许多人对山东喝酒的猛烈程度有所顾及,所以对山东规矩略知一二的外地客人,有时会选择让酒量大的人来做这个位置,这是不对的。请客的规矩更多的时候实际是一种礼仪,实质还是一个尊重。如果出现上述的情况,实际上真正的主宾不会少喝多少,名誉的主宾一般会被灌倒(因为你不是最尊贵的客人却坐在主宾位置,只是因为你能喝酒,做客的肯定要把你陪好),所以客人会得不偿失,切忌切忌!!!
5、“副主宾”位置:是客人一方的第二顺位。位置在“主陪”的左手方。
6、“三宾”位置:副宾是客人一方的第三顺位。位置在“副陪”的右手方。
7、“四宾”位置:副宾是客人一方的第四顺位。位置在“副陪”的左手方。
餐桌上的位置基本就是这些。需要指出的,以上所列示的“主陪”“主宾”“副陪”“副主宾”这四个位置在整个山东省是全部一样的,把方向列反了,会很尴尬的。“三陪”的位置在个别地方是比较讲究的。“三宾”和“四宾”在大部分的地区是这样划分的,但在个别地方规矩略有不同。例如我知道有些地方第三顺位以后的客人是依次排列在“主宾”和“副宾”之后,俗称“往上座”。大家在无法准确把握当地风俗的时候,可以“不便应万变”,就是按照主人的安排来坐,防止出现疏漏。
从上面说得可以看出,整个位置是按照“主陪”位置的确认而来的。那么如何确认“主陪”的位置?有两种办法。一是餐巾的摆放。一般情况下,由于各地餐巾的折叠方式不同,从形状上很难区分。但有一点,在山东全省是统一的,即主陪的餐巾折叠是最高的,或者主陪位置的餐巾颜色跟其他不同。二是筷子。比较正规的酒店,主陪和副陪位置的筷子是各两双,俗称“公筷”。公筷的作用下面会说到。

二、上菜
其实不仅仅是上菜,包括倒茶,倒酒等,所有的起始位置都是从主宾位置开始,也就是主陪的右手边。大家落座以后,可以从上述起始位置看出自己的位置是否做错,以及主人们的等级程度。那么上的第一道菜,主陪的主人会用公筷给主宾夹一筷,这表示尊重客人,同时说明大家可以吃菜了。无论客人是否喜欢这道菜,应该是感谢之余要首先吃一口的(如果是民族习惯如回民等应在此之前就提出,主人安排的时候会早有准备。如果客人有特殊忌口,这道菜是可以说明原因并拒绝的,主人会把这一筷放在自己盘子里,其他人依然可以接受到开始吃菜的信号)。从第二道菜以后热情的主陪会继续这个动作,但三陪位置上的主人应该会把这个行为主动接过去,否则让他坐在这个位置有什么用?

一般山东人请客,酒桌上必定要有鱼。鱼在山东算“大菜”,酒桌上叫“大件”。别看什么山珍海味,和鱼相比也只能叫“小菜”。不是山东人稀罕鱼,主要是图个吉利,“年年有余”嘛。一般上鱼的时候,鱼头冲客人,表示对客人尊重。这个时候,客人要喝鱼头酒,尾巴方向的人要喝鱼尾酒,一般是“头三尾四”,然后大家一起吃鱼。剩下的鱼骨头一般不撤,等主人叫端走再用剩下的鱼骨头做个汤的时候,其实是在说:酒席进行的差不多了,该结束了。鱼骨头作的汤叫“杂鱼汤”,就是把鱼骨头和碎鱼肉加汤,加胡椒、醋再炖,味道很鲜美。没喝过的朋友可以自己做来尝尝,既好吃又不浪费。等汤上来了,大家喝掉个子的杯中酒,吃饭,然后筵席结束。 


三、喝酒
喝酒预示着宴会的正式开始。所以喝酒必须是主人开始提议。一般情况下,山东人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重,能喝一点的是选择白酒的,其他红酒,啤酒都可以。由于全国各个省份的名声不一样,因此北方的客人一般会被要求倒白酒,南方的可以宽松一些。但要跟做客的客人说明的是,大家一定要把握自己的量,不能喝酒的要坚决抵制。山东的热情是让人受不了的,如果开始喝上了,除非是喝醉了,否则你中途说我不能喝了换白水吧。这不是不可以,山东人名目繁多的接口都让你不好意思不喝酒,呵呵!
白酒的容器一般是三两三或者二两半的,即一瓶白酒倒三杯或者四杯。我不知道大家对容器的印象如何,一般意义上的茶杯就是二两半。大家如果在山东看到有用还小的杯子来喝白酒,千万不要感到幸运。因为你马上会知道,那是一口喝一个,到时候你后悔都来不及。去烟台的朋友要特别注意,因为这个地区有一种本地酒是二两一瓶的,叫“烟台酤酿”俗称“小姑娘”,配的杯子也是二两的,热情的主人有一套喝酒的程序,下面会说道,估计你看了都得醉倒。

下面说喝酒的规则,还是以白酒为例。
山东全省比较正规的白酒喝法是要求第一杯六口喝掉,以后随意。六口的顺序是,主陪带三口,副陪带三口(也有四二开的)。在这之前,客人是不能主动出击敬酒的。啤酒的比例是一比六或者一比八(按白酒的度数,不同酒桌自行规定)。以上说的是程序,只要是喝酒的,六口以后要求全部干掉。

上面说的烟台喝法是最不人道的(但也不是在所有的烟台宴请都用到)。烟台的规矩是“三二一”“一二三”,主陪副陪各带六口,三杯。主陪带三杯,第一杯三口喝掉,第二杯两口喝掉,第三杯一口喝掉。然后换副陪带三杯,规矩同上,轮次相反。这一圈下来,用二两的杯子计算就是六杯,也就是1斤二两,估计桌子上已经没有什么人了。

在主陪和副陪带完以后,主陪会宣布自由时间开始。这个时候就是私人恩怨了,开始单挑。但在喝的多少上是可以商量的。所以来山东的朋友而且能喝一点的,奉劝大家从现在开始要偷懒耍滑了,尽量不要跟着发飙,否则你有再大的酒量也要趴下。一般情况下,主人方的每一位包括主陪和副陪,会跟每一位客人喝一次,热情的主人会跟每位喝两次,所谓“礼仪之邦,喝酒成双”。普通意义上客人再回敬每位主人一次,基本就进行的差不多了。

最后,主陪会招呼大家喝最后一杯,即宴请结束的信号,俗称“门清”,济南叫“整整盅子”。最后一杯要求是要喝完,但大部分的客人这个时候可以用酒量不行了这类的话逃过这一杯,轻点表示即可。毕竟大家这个时候都喝得差不多了,不会再强求许多。另外可以跟大家说一点小窍门,就是在每喝干一杯的时候不妨留一点,借机少喝一些。因为在山东有一种说法,喝酒不喝根,借“年年有余”的寓意。还有一种说法是“喝瓶底生女儿”。但近年来又兴起“福根”的说法,呵呵,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啊!
最后一杯一般会选择在饭上来的同时,这样大家可以开饭了。你只要吃上饭了,就放心吧,今晚的战斗可以结束了!
整体来说,山东省各地的喝酒规矩不尽相同,喝酒风范也很难统一,上面说的如果掌握了,应该不会出现大的问题。山东各地的喝酒猛烈程度也不尽相同,胶东最甚,青岛,威海还有上面说的烟台都在此列。但山东喝酒非常实在,主人敬客人酒是同时喝掉,这个跟河南的端酒风俗不一样。所以如果在山东喝酒,碰上一个不能喝的主陪,大家可以轻松许多。

关于山东喝酒风俗的形成,跟山东的历史渊源是分不开的。所谓礼仪之邦是其一,其二山东是酿酒大省。全省108县,几乎县县都有酿酒厂。而且要跟大家说的是,吃海鲜是不宜喝啤酒的,会得一种叫“痛风”得病,所以靠海边的胶东地区是喝酒最盛的。

随着这几年的交流,山东喝酒之风跟以前比是大有改善,特别是对待外来的朋友,不再是以喝倒作为招呼周到的标准。山东的宴请已经开始慢慢向南方比较随意,宽松的方向发展。但让我很不理解的是,现在南方的许多商务宴请竟然开始讲究许多规矩,有点向山东靠拢的意识!

 

PS 淄博的规矩

 

如果你没来过山东,那听我给你介绍一下山东人特别是淄博喝酒的风俗,要不来了会被热情喝倒的。淄博人善饮,但平心而论,酒量比不上蒙古人,饮酒的猛烈程度比不上东北人。但是,淄博人酒桌上的风俗和礼节多,喝法也多。这些东西一搀进酒席,可能有些人就会受不了。 先说入座。齐国故都自古是礼仪之帮,所以酒桌上的宾主、长幼之分是不能马虎的。酒桌上,一般冲门口的位置是主人 (就是买单请客的人),在他的对面的位置是主人一起来招待客人的,叫“主陪”。这两个位置各地叫法有点差异,但意思差不多。坐在主人左面的是“主宾”,右面的是“次宾”;相对应的,左面挨着主宾的是“副主陪”,右面挨着次宾的叫“次陪”,但叫“三陪”的多。宾主落座,开始倒酒。以前淄博人喜欢大碗喝酒。这似乎有梁山好汉之遗风。如今不用大碗了,时下的标准杯是三两三的高脚玻璃杯,一瓶白酒正好能倒三杯。酒一般是白酒,度数一般是31-38度左右(淄博都喝当地的黄河龙和百粮春)。当然也可以喝啤酒,但一般按照白酒:啤酒1:6或1:8的比例折算。入席后每位先满上这样的一杯,叫门前杯。这杯酒是每位到场的人必喝的,不喝是对主人的不尊重。第一杯酒由主人带领大家喝,一般是6次,叫“六起”。“起”的意思包含有“发达”的意思,图个吉利。这样大家在主人的带领下,边喝、边吃、边说话。这个酒一般不碰杯,淄博人叫“碰杯喝了不算”。但是在举杯的时候可以在桌子上点一下,叫“过电”。来淄博吃饭你经常可以在饭店里面听到这样酒杯磕碰桌子的乒乓声。淄博喝酒还有一个讲究,不能站着喝,据说是和邓朴方有关,说有一年邓来淄博,当时的市委书记中午宴请老邓,致完祝酒辞,喝酒时,才想到老邓不能站起来,市委一位秘书很机灵,马上说了句:站着喝,坐下咽。后来成了淄博酒桌上的规矩:站着喝不算。等主人带领大家满饮第一杯,接着轮到主陪发言,同样是客套一番,也带领大家喝一杯酒。一般情况下,两杯酒下肚就在半斤以上。这个时候,主人宣布礼毕,大家可以自由活动了,这个自由活动可不是真的让你出去活动一下醒醒酒,而是可以和任何人单独喝酒了,而且喝多喝少可以不加限制。一般这个时候,客人要对主人的盛情款待表示一下谢意,第一轮是主宾与主人,次宾与主陪,依此类推。一般这一轮下来,酒量不行的估计就要现场直播了。期间劝酒的花样很多,特别容易喝醉。我们淄博人特别实在,如果朋友来,一定会好好款待朋友的。

 

PS酒宴上的礼仪

 
1、众欢同乐,切忌私语
大多数酒宴宾客都较多,所以应尽量多谈论一些大部分人能够参与的话题,得到多数人的认同。因为个人的兴趣爱好、知识面不同,所以话题尽量不要太偏,避免唯我独尊,天南海北,神侃无边,出现跑题现象,而忽略了众人。特别是尽量不要与人贴耳小声私语,给别人一种神秘感,往往会产生“就你俩好”的嫉妒心理,影响喝酒的效果。
2、瞄准宾主,把握大局
大多数洒宴都有一个主题,也就是喝酒的目的。赴宴时首先应环视一下各位的神态表情,分清主次,不要单纯地为了喝酒而喝酒,而失去交友的好机会,更不要让某些哗众取宠的酒徒搅乱东道主的意思。
3、语言得当,诙谐幽默
洒桌上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才华、常识、修养和交际风度,有时一句诙谐幽默的语言,会给客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使人无形中对你产生好感。所以,应该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语言得当,诙谐幽默很关键。
4、劝酒适度,切莫强求
在酒桌上往往会遇到劝酒的现象,有的人总喜欢把酒场当战场,想方设法劝别人多喝几杯,认为不喝到量就是不实在。
“以酒论英雄”,对酒量大的人还可以,酒量小的就犯难了,有时过分地劝酒,会将原有的朋友感情完全破坏。
5、敬酒有序,主次分明
敬酒也是一门学问。一般情况下敬酒应以年龄大小、职位高低、宾主身份为序,敬酒前一定要充分考虑好敬酒的顺序,分明主次。好使与不熟悉的人在一起喝酒,也要先打听一下身份或是留意别人如何称呼,这一点心中要有数,避免出现尴尬或伤感情的局面。
敬酒时一定要把握好敬酒的顺序。有求于某位客人在席上时,对他自然要倍加恭敬,但是要注意,如果在场有更高身份或年长的人,则不应只对能帮你忙的人毕恭毕敬,也要先给尊者长者敬酒,不然会使大家都很难为情。
6、察言观色,了解人心
要想在酒桌上得到大家的赞赏,就必须学会察言观色。因为与人交际,就要了解人心,左右逢源,才能演好酒桌上的角色。
7、锋芒渐射,稳坐泰山
酒席宴上要看清场合,正确估价自己的实力,不要太冲动,尽量保留一些酒力和说话的分寸,既不让别人小看自己又不要过分地表露自身,选择适当的机会,逐渐放射自己的锋芒,才能稳坐泰山,不致给别人产生"就这点能力"的想法,使大家不敢低估你的实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