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西南大旱 |
分类: 纪实 |
http://s1/middle/4b886f15x82d0f21c3a30&690
干死的蟾蜍
3月26日在贵州省大山乡耳期村,秦明亮老人拿着水塘内干死的蟾蜍。旱情发生以来,村内村民赖以生存的水塘干涸见地,塘内的蟾蜍也成了一个个干干的标本。老人准备将这几只干蟾蜍拿回家入药。
http://s14/middle/4b886f15x82d1015e4c1d&690
10岁的周友芳个子很矮,站直之后头顶刚刚超过背篓,比同龄的孩子要矮个七八厘米,背上四五十斤的水后,他每一步都迈得非常吃力,一直喘着粗气,跟他说话也没法回答……
http://s3/middle/4b886f15x82d102e5f812&690
盼
3月27日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大山乡河坝村,11岁的龚旺正和乡亲们等待送水车的到来。干裂的地面上排满村民的水桶。
http://s5/middle/4b886f15x82d103f71764&690
3月27日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大山乡河坝村,乡亲们将自家的水桶排好等待送水车的到来。
http://s9/middle/4b886f15x82d105476e68&690
旱灾来临
3月26日在贵州大山乡耳期村,
四岁的周友富正在守望着水塘内剐水的爷爷。旱情发生以来,村民赖以生存的水塘干涸见底,山上每天渗下的水不足两桶。
http://s3/middle/4b886f15x82d1068c2092&690
等
3月27日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大山乡河坝村,乡亲们将自家的水桶排好等待水。
http://s14/middle/4b886f15x82d1075cb60d&690
渴
3月26日在贵州大山乡周泽虎家里,70岁的周泽虎老人看着自家的水龙头偶尔滴出的水滴。旱情发生以来,村里的自来水管在家里成了摆设。
http://s9/middle/4b886f15x82d108caeb78&690
http://s13/middle/4b886f15x82d108cadf3c&690
3月27日清晨,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大山乡,刘贞兰正在路边的一个小水沟内取水浇灌自家的棉花菜。
http://s9/middle/4b886f15x82d10b5c7078&690
3月27日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大山乡耳期村龙井箐组,7岁的杨启兵正拎着两个小桶取水。当日,乡政府送水车到达该村,村里老少前往山下的送水车取水。
http://s3/middle/4b886f15x82d10b5c73d2&690
铺设管道
3月27日,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大山乡,政府出资修建的引水管道正在加紧施工。
http://s7/middle/4b886f15x82d10b6bad16&690
弃用大锅
3月26日在贵州大山乡周泽虎家里,
孩子周富贵、周江福在两口已经长锈了的大锅旁抱着如今使用的电饭锅。旱情发生以来,他们家早早不在使用原有的大锅。孩子们告诉记者,这样可以节省不少水源。
http://s3/middle/4b886f15x82d10b6ba952&690
水库
3月27日清晨,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大山乡水库,几台水泵正24小时昼夜不停地向受灾村落送水。
http://s2/middle/4b886f15x82d10b7aee01&690
http://s3/middle/4b886f15x82d10b7aebc2&690
水塘干涸见底
http://s10/middle/4b886f15x82d10b8a4359&690
http://s11/middle/4b886f15x82d10cdaa3ba&690
http://s4/middle/4b886f15x82d10ce9e7d3&690
招待记者
3月26日在贵州大山乡耳期村,得知记者到村里采访旱灾,村民早早将烧好的一壶开水及几个茶碗放在村口等待记者。看着地上干涸的土坷拉及热情的村民,记者实在不忍心去喝村民十几里外背来的水。
http://s8/middle/4b886f15x82d10cf93d17&690
10岁的周友芳个子很矮,站直之后头顶刚刚超过背篓,比同龄的孩子要矮个七八厘米,背上四五十斤的水后,他每一步都迈得非常吃力,一直喘着粗气,跟他说话也没法回答……
http://s5/middle/4b886f15x82d1364fd3d4&690
3月27日清晨,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大山乡,王登梅老人在干裂的地里观望。她告诉记者,天再不下雨,这地实在没法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