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呀妈妈,亲爱的妈妈,你用甘甜的乳汁把我抚养大……”一曲悦耳的合唱从高墙内传出。
清晨的阳光很灿烂,如不是高墙和铁网,谁又能想到这是强制戒毒所。每天起床、整理内务、开饭、劳动、午休……每天的生活都是那么有序。
近几年来,毒品已经是公共卫生问题,也是重大的社会问题。毒品,导演着一幕幕吸毒者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偷盗卖淫的世间悲剧。据国家禁毒委员会2005年5月公布数据,截至2004年底,我国有吸毒人员79.1万人,同比上升6.8%;其中滥用海洛因67.9万人,占85.8%。在吸毒人员中,35岁以下的人群、农民、无业人员分别占70.4%、30%和45%。在吸毒人群中,女性吸毒者占16.7%。在一些省区,女性吸毒者所占比例高达40%多。
在6·26国际禁毒日来临前,记者走进位于济宁市北郊戴庄的山东省安康医院强制戒毒所。该强制戒毒所自2002年5月设立以来,已有近200余人在这里强制戒毒。他们最小的只有15岁,最长的44多岁,以20-30岁居多。主要来自四川、新疆、黑龙江、温州等地区。他们中有商海中腰缠万贯的企业家;有涉世不深的学生;还有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村姑……
吸毒者在强制戒毒所,主要是一个身体脱毒——心理康复——社会回归的辅导过程。他们刚进劳教所时极不适应,毒瘾发作时,在心理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管起来十分不容易。这些曾经被白魔折腾得千疮百孔、灵魂已麻木的吸毒者,在家人的开导和劝戒下,在戒毒所教官的教育和感化下,逐渐懂得了毒品的危害、学会了生活的技能,走向新生。
当记者走出高墙,阳光依旧灿烂。未来的几个月里,将陆续有一些吸毒者重新走入社会,但他们的路还很长……
整理内务

铁窗内的悔恨

期待自由

可以抽烟,戒毒所条件相对宽松

拒绝毒品

锻炼

窗外

铁窗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