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帝王陵墓巡礼系列之宋真宗永定陵

(2011-03-30 15:28:35)
标签:

杂谈



http://s1/middle/4b87e75eh9fae0126f030&690

 

帝陵简介及皇帝生平

 

永定陵,是宋朝皇陵中承上启下的皇陵,在很多方面全面开创了宋代皇陵的个性。位于巩义县蔡庄陵区,如今已经被开发旅游,而且巩义宋陵文物管理所就在那里,如果想为所欲为的照相不被人管,就去那里开个证明先。交通十分便利,坐巩义到西村的班车,中途路过,有一个很大的牌子写着永定陵,或者和卖票的师傅说一声,到蔡庄宋陵下。以前有朋友说这趟车到不了,从橙子三次坐该班车的经历来看,应该是到的,而且在永定陵门口还有一个公交站。

 

永定陵的主人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皇帝宋真宗赵恒,赵恒原名赵德昌,开宝元年(968)十二月生于开封府,是宋太宗第三子,母亲为元德李皇后,赵恒当皇子的时候就颇具领袖风采,时常自称将军,指挥兄弟们打仗,聪明活泼,很受太祖太宗喜欢。但是事实证明,少时聪明,大时了了。宋真宗在其两位兄长楚王元佐和赵王元俨相继出事以后,登太子之位。至道三年(997)年太宗死后即位,随后改元咸平。咸平年间的宋真宗尚能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北宋也达到了鼎盛时期,史称咸平盛世。但随后真宗在于辽和党项的战争中遭遇挫折,签订了澶渊之盟,使得北宋从此被少数民族政权全面压制。真宗不知是精神受挫,还是头脑发热,总之是不干了,在此后的十数年时间内,封泰山,求祥瑞,兴诗文,宫闱糜烂,国是荒芜。重用丁渭,王钦若之类的大臣,贬斥寇准等能臣。外有奸臣误国,内有刘后专权,北宋很快衰落。国是不宁,真宗还要为继承人的问题头疼,结果还演艺出所谓狸猫换太子的储位闹剧。乾兴元年(1022)宋真宗驾崩于开封皇宫,遗嘱六子赵祯即位,同时令刘后刘娥垂帘听政,开创了北宋太后听政的先河。

 

定陵的陵台位于陵园中央偏北,比熙陵要矮一些,因为禁止攀爬的原因,橙子没有详细考证该陵盗洞情况。在永定陵东南陪葬后陵的东,有一处废弃的陵址,这里就应该是永定陵最早的陵址所在。真宗死后,刘后和仁宗委托内侍总管雷允恭为修陵使,去领导勘查修陵工作。雷兄在接活以后,只管贪污工程款,从中渔利,对于业务可以说一窍不通,于是将勘查陵寝位置的大事交给了邢中和同志。黄鼠狼的朋友自然也只会吃老鼠,邢兄觉得早期勘查出的陵寝位置不好,擅自和雷兄将陵台位置移向东南。虽然擅自移动陵墓位置也许会带来麻烦,但是修陵的大臣谁也不敢言语,因为雷允恭的后台,是丁渭。丁渭兄是研究宋史的同志们的老熟人了,和王钦若同志并称二奸,是宋真宗后期的宰相,人称丁不管,只会坑人,不会管事。结果新陵开工不久,就冒出了地下水,地下水不止,工程无法进行。朝廷一片哗然。丁渭一看不好,发挥自己牛皮糖本色,私下找刘后仁宗建议用加固地基的方式堵水,结果费钱费力,事情依然没有办好。最后还得回原址修陵。直接导致真宗没有能在八个月内下葬。这下麻烦大了,北宋皇帝如果不能在八个月内下葬,神主就不能进入太庙。不能让皇帝认列祖列宗,这就是谋反了。结果在一片弹劾之下,丁渭被贬去海南创业,雷允恭,邢中和被乱棍打死,没收家产,这就是北宋历史上陵寝第一大案,又称一陵除二奸。

 

帝陵石刻及艺术特色

 

永定陵由于文管部门和旅游开发的原因,保存状况很好,四门阙台基址,乳台鹊台基址保存不错,上宫石刻除了上马石外均保存完好。永定陵的石刻,格外突出了宋朝石刻胖的特点,参观过永定陵的朋友,无一例外的都觉得永定陵无论动物还是人像都格外的胖,甚至胖的有些可爱。最典型的就是驯马人石刻和武士石刻。众所周知从真宗时代开始,宋朝人打仗方面就彻底熊了,也许正是基于此原因,把武士和将军们都养成了胖子?总体而言,定陵石刻秉承了永熙陵石刻高大,威武的特点,但是在细节上注重纹饰修饰,不过没有克服重形而轻神的特点。尤其在人物表情方面,定陵和熙陵石刻的表情几乎都是统一的,忧戚有余,活力不足,略显呆滞。甚至不如昌陵人像时而出现的笑容和严谨。应该算是定陵石刻的一个败笔吧。

 

如果您是石刻艺术爱好者的话,永定陵一定不是您想去的陵。永定陵的石刻最大的特色,就是一个胖字,不仅是胖,可以说是臃肿,无论是动物,还是人像,个个都胖的不堪,以至于让我这个胖不起来的人情何以堪。

 

永定陵的望柱,要比永熙陵的矮小一些,柱头跟永熙陵的比较象。柱身由于经年的风化腐蚀,已很难看出表面花纹的印记。不过永定陵望柱相对而言,有一种古朴之气,不释雕琢之美,柱身相对于其他宋陵而言,要粗一些。

 

永定陵的象相对永熙和永昌陵而言,就逊色很多了,不仅是象的个头比较矮,而且象身的装饰和纹理也不够细致。象的表情也比较猥琐。而且从永定陵开始,象的个头还不如身边驯象人高,十分的不得体。

 

http://s7/middle/4b87e75eh9fadf9aeeb46&690

 

永定陵的甪端,同样也比较矮小,而且花纹风化严重,几乎看不出有任何纹理,而且身上有明显的裂纹,不知是风化还是人为破坏所至。

 

http://s13/middle/4b87e75eh9fadfeda6eac&690

 

永定陵的瑞禽,可以说是永定陵石刻最大的特色。瑞禽显的比其他石刻更加高大威猛。尽管两只瑞禽的面部都已经被破坏,但是整个造型依然显的比较丰满有力。鸟翅膀上的羽毛雕刻的十分细致精美,鸟的眼睛真可以说是画鸟点睛了。马头鸟的形象在整个石屏上相当突出,几乎占据了石屏的大部,因为真宗皇帝是一个迷信祥瑞的皇帝,所以永定陵的瑞禽雕刻技术相当高,可以说是永定陵最吸引人的地方。

 

 

永定陵的石马,相对永昌陵而言,不仅小了很多,而且丝毫没有气势。有的马脖子上的铃铛,非常大,不知道这马怎么能带的起如此大的铃铛。训马人显的格外胖,而且面目呆滞,更像是太监一类的人物。

 

http://s12/middle/4b87e75eh9fae0d9bab0b&690

 

永定陵的虎,承袭了永熙陵的特色,相对而言比较高大,一般是闭嘴,慈眉善目,比较可爱。而羊的雕刻水准就一落千丈了,永定陵的石羊,不仅表情很囧,而且身材也比永熙陵差了非常多。可谓天壤之别,由此可见,永熙陵的石羊,端的是中国陵墓雕刻史上的传奇,既为传奇,不可多得。

 

http://s3/middle/4b87e75eh765e345c9d52&690

永定陵的客使,只有一尊阿拉伯人象非常精美,在其他宋陵是很难找到这种带阿拉伯巾帽,一脸络腮胡,神态怡然自得的阿拉伯大叔的。其他客使,不仅表情呆滞,而且很胖,不知道是不是在咸平盛世下,北宋王朝不仅自己人胖,连外国人都吃胖了。

 

http://s5/middle/4b87e75eh9fae11aba3f4&690

 

永定陵石刻再往北去,就是一群的胖子,胖文臣,胖武臣,胖武士,可以说是胖人集中营了。不过武士的铠甲,金盔的雕刻,还是相当细致的,特别是西列武士,手中的长柄斧,保存的很是完整。斧头小了一点,相对武士的大脑瓜子而言,气势也不能和永裕陵的宣花大斧比,不过还是值得一观的。

 

http://s9/middle/4b87e75eh9fae126fe6d8&690

 

永定陵石刻中,技艺最高,最有看点的,是南门走狮。考虑到安陵没有狮子,昌陵的埋入地下,熙陵的高大的有一点失真,永定陵的走狮,是最符合我们心目中狮子形象的走狮。永定陵的走狮,不仅刻出了狮子的形象,也刻画出狮子的神态,不是那种失真的高高在上,而是现实的摇头摆尾,活灵活现。而且狮子不是很臃肿,比例也很得当。实为宋陵同类石刻中的精品,可以与永泰,永裕陵狮子媲美,在雕刻技艺上,有了长足的进步。

 

http://s12/middle/4b87e75eh9fae1382cc1b&690

 

陪葬墓和地面建筑遗存

 

定陵的下宫遗址位于陪葬定陵的章献明肃刘皇后陵北,下宫石狮就在刘后陵北门石狮对面,几乎是近邻着,石狮后面的农田就是当年下宫的所在地,目前很难看出墙壁建筑基址,可能是当地农民取土所至。

 

http://s10/middle/4b87e75eh9fae1717b6a9&690

 

在永定陵西北部,有六座陪葬墓,三座为皇后陵,其中在定陵北门西侧的土原上,离真宗最近的一座就是章献明肃刘皇后陵,也就是民间传闻的狸猫换太子的主角。刘后原名刘娥,用文管所老爷爷的话说,就是狸猫换太子的刘娘娘。又称西宫刘后。事实上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是胡扯的,刘后也不是被废自尽的。她老人家安稳的活到64岁,仁宗明道二年才牺牲。刘后陵因为是临朝称制的皇后陵,随意规格比一般后陵高一些,和皇帝陵墓一样称山陵,宋会要辑编里有对刘后陵建制的详细描述,有兴趣的哥们可以去翻。顺便说一句,刘后陵可以从永定陵北门的铁门直接去,但是要和看门的老爷爷多说好话,永定陵门票现在涨价20,如果不想掏这笔钱的哥们可以翻墙,永定陵景区的墙不高,而且有破损。听其他朋友说,定陵西门的地方有暗门可以免费进,常年开,将信将疑中。下次去我决定翻墙~。

 

http://s10/middle/4b87e75eh9fae196da0b9&690

 

从刘后陵西门出来,有一条土坡路,一直西走,能看到柏油路的时候,就进了一个村子,后泉沟村,顺着柏油路朝西北走,在村子南面的耕地里,有两座并排的皇后陵。东面这个锥形封土的是宋仁宗的母亲,也就是狸猫他妈,章懿李皇后陵,又名李玉,东宫李娘娘。李后也不是像演义所说被刘娥欺压的九死一生,尽管她命运不太好,宋真宗一死就被打发去守陵,46岁时死在定陵。但是刘娥对她还是够意思的,在参考了高参吕夷简的意见后,刘后妥善保存了李后的遗体,后来东窗事发,仁宗看后,对刘后心存感激,在同一年,明道二年,将刘后和李后这两个老对头的灵柩供奉来此安葬。李后陵的石刻保存尚完整,只不过很多被埋在土中。在章懿李皇后陵西侧的是宋真宗章惠杨皇后陵,杨皇后是宋仁宗的义母,在他亲妈李后被打发守陵以及去世后,一直是杨照顾仁宗起居,所以仁宗对杨后非常感激,称她为保庆皇太后。杨后陵石刻建筑和李后陵差不多,只不过多了一块碑,就是著名的《修奉园陵之记》

 

http://s4/middle/4b87e75eh9fae21c17a33&690



http://s8/middle/4b87e75eh9fae22a15047&690



 

 

在杨后陵北部,是宋真宗定陵的其他三座陪葬墓,就是传说中的所谓包拯墓,寇准墓,和另外一座墓,(据说是赵普墓),这充分说明当地百姓对宋朝历史还是有很深了解的。这些墓的确认年代最早都是明朝嘉靖年间,碑文晚至清朝,居然也广为人信,包拯墓园还收费五块。经过橙子不成熟的考证和确认,这些所谓功臣墓全部都不是功臣墓,都是和安昌熙陵一样的,皇子皇孙,未出阁公主和早亡亲王夫人墓。其中包拯墓,包拯的棺椁已经在合肥包拯墓发现,详细考证文请留意橙子博客。史料上关于永定陵陪葬墓的记载,只有一座,宋仁宗早殇的女儿珲国公主,以甲申癸卯藏于庄懿太后之陵域,不封不树,从旧制也,庄懿太后就是章懿李后,北宋皇族未成年的王子公主都是先火化以后再埋葬的,而且都是集中批次埋葬的,所以葬制比较简单。因此不会有高大的封土和石刻。

 

帝陵特色和详细攻略

 

永定陵是除了永昭陵外,最容易去的宋陵,而且环境比较优美僻静。虽然永定陵的石刻不是那么好看,但是他的瑞禽,走狮,阿拉伯人像,还是非常有特色的,只是要门票20元,很恶心。同时你还可以看到很多你在宋戏里经常看到的人物的坟,比如刘娘娘,李娘娘,还有所谓包黑子。包黑子墓要钱,5元。

 

攻略

 

永定陵位于巩义县蔡庄陵区,如今已经被开发旅游,而且巩义宋陵文物管理所就在那里,如果想为所欲为的照相不被人管,就去那里开个证明先。交通十分便利,坐巩义到西村的班车,中途路过,有一个很大的牌子写着永定陵,或者和卖票的师傅说一声,到蔡庄宋陵下。以前有朋友说这趟车到不了,从橙子三次坐该班车的经历来看,应该是到的,而且在永定陵门口还有一个公交站。

 

还有一种办法,在永昭陵貌似有一般车,公交,没有线路数字,可以到后泉沟村和后泉沟北。在那里下车,可以从陪葬墓倒回去看。不过我没有坐过,多少钱亦不知。所以不推荐这种方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