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子平:高中作文《底气》写作指导

(2012-04-02 16:04:40)
标签:

张子平

语文

杂谈

分类: 习作例文

高中作文《底气》写作指导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底气,指基本的信心和力量。财富、学识、家庭背景、专项技能等都能成为你的底,并产生底气。有了底气,就会不畏山高路遥,就会唱出嘹亮的歌声,就会有生活的方向与动力,就会有了希望……

     但底气需要积淀,也需要正确对待。

     请以底气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

 

【写作指导】

     要正确审好命意性命题作文题(导语加标题要求的命题作文),就必须认真解读导语材料。本题也不例外,审题时须仔细品读导语材料,以此捕捉关键信息,把握题意指向,寻找审题突破口,进而促发联想和想象,产生情感共鸣,激发理性思辨。

     从导语材料可以看出底气的基本的含义,产生的本源、作用,以及对待它的正确方式。这些信息,对正确审题立意、选材行文都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必须注意的是,底气不完全等同于信心,立意行文时若不注重联系,而孤立地谈,势必给人片面、肤浅的感觉。材料中的关键句底气需要积淀也暗示了这一立意指向。

     同时,材料还告诉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底气,正确地体现底气。换句话说,就是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并由此产生什么样的。如,是通过自我奋斗并经由继承与发展而产生的厚实的,还是一味啃着的老人的,抑或是通过投机取巧甚至徇私枉法而获得的?产生的是正气,是霸气,还是邪气?等等。如此思考,才能使思维不断深化,立意趋向深刻,视野越发开阔,联想愈加丰富……

     其实,该题的命制是源于当下的社会现实。我爸是李刚代表了现代人尤其是年青人对底气的误读,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繁荣,国人到底应该具有怎样的底气观,这正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放眼生活,一颦一笑,一言一行,无不体现着底气。因此,无论是写记叙类文章还是议论类文章,都应有事可述,有理可言,有情可抒。

 

【佳作示例1

 

    王盈盈

   在老师眼里,她是一个差生

     她的眼睛很大,很漂亮,可是每当有人跟她说话时,她就会低垂着双眼,目光直视地面。而回答别人的问题时,她也总是结巴无力。平日里,她总是沉默寡言。

    她每天的任务就是浑浑噩噩地坐在教室里神游天外。不幸的是,她有我这样一个被公认为好学生的同桌。每每老师批评她时,总要加上一句:你看看你自己,再看看你的同桌,人家不知比你强了多少倍!这时她总会沉默地低下头,如同茫茫宇宙中的一粒尘埃,对自己的卑微已然失去了悲哀的情绪。

那是一个晴朗的午后,温暖的阳光下我们正进行着一场考试。中途时她突然偏过头对我低声说:能不能借我一支钢笔?似是哀求我,目光中带着胆怯。我刚准备递笔给她,老师突然从讲台上冲到她面前,一把夺过她的卷子,厉声呵斥道:考试作弊倒有本事,平时干什么去了!她瞪大双眼,眸子里满是惊恐与委屈,焦急地解释道:我没有作弊,我只是向她借支笔。老师根本不相信:那你靠她那么近干什么?分明是想偷看人家卷子。你要借笔可以向我举手示意啊。她的脸涨得通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老师得意地说:承认了吧。这场试你也不用考了,明天写一份一千字的检查交给我!说罢又回到讲台上。她低下头,默不作声,长长的睫毛围起来的只是一团漆黑,那双乌黑眸子的深处,掩映着孤独的悲哀与沉默。

 第二天早上我迟到了,到教室时早读课已接近尾声,老师什么也没有说便让我坐下了,而她却因迟到了三分钟而站在教室后面。下课后我问她有没有向老师解释昨天发生的事。她依旧低着头,轻轻地说没有。我问她为什么,她几乎是以一种消弥了喜悲的语调说:我是个差生,没有你那样的底气。我不知道我该说些什么,也不知道我能说些什么。我对她感到同情和一丝怜悯,那位老师能否一视同仁,这些都不重要。真正让我感到难过的是,她失去了一样可贵的东西,一种让她觉得自己可以挺着腰板说话的底气。

     后来我写了一张卡片给她,上面写着这样一句话:你的底气不是来自于你在别人心目中的位置,而是来自于你对自己的认同与敢作敢为。她看后一怔,旋即便有晶莹的泪从眼眶溢出,她抬头看着我,我第一次觉得那双灵动的瞳仁中闪烁着奇异的光彩,如同高悬的北极星,明亮得让人一瞬间感到眩目。

这时的窗外,天空一碧如洗,万里无云。

 

【点评】

    作者记述了缺乏底气的故事,从反面阐述底气的重要性,也揭示出教育中的存在的误区。从教育与成长的角度行文,情感深沉,引人共鸣,催人反思。你的底气不是来自于你在别人心目中的位置,而是来自于你对自己的认同与敢作敢为。这一句话新颖深刻,令人警醒。

 

(苏锡常镇2012高三一模)

18.底气,原指说、唱时由胸腔腹腔共鸣产生的力气,后常引申为基本的信心和力量。请以“底气”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少于800字。

 

【佳作示例2

古希腊国王曾经考问臣属:女人最大的幸福是什么?大臣们挠头不已,终于有人在苦苦思索头发掉光之前给出了令国王满意的答案:女人最大的幸福是要有人爱。女人被爱是天赋权利,可是被爱的女人须有自己的可爱之处,这可爱之处就是该女人的信心之源,是博取爱的信心和力量,套用题目中的话,底气。芙蓉姐姐敢于展现其傲人的“S”形体——这是事实,有图片为证,也是她的底气,否则何以在网络搅其轩然大波?凤姐没有挺拔的身姿和傲人体态,她的底气是貌似直率的狂言妄语,当她以此为优势在消费时代博出位的时候,这也就成为了她的底气。

知识分子的最大不幸是什么?王小波说:生活在不理智的时代是知识分子最大的不幸。知识分子向来以天下为己任,因为有满腹经纶为底气,所以可以面对君王滔滔而论,先修身,修好身就有了指点天下的底气,于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代知识分子豪气干云时入世,底气是儒家思想;不幸的是,贤才之士往往官场失意,转而一头扎进老庄,在终南山以退为进,老庄不是知识分子的底气,是他们漫漫仕途中一个驿站——歇息片刻,以待皇恩重新泽会。

当代知识分子的不幸是什么呢?是生活在了这个丧失理智二十一世纪的时代。有韬略却没有机遇,有良心却不能养活妻小,有知识没赶上讲文化的时代。底气,谈起来总有一种肃然正气,但是满世界都不讲正气的时候,你的底气有几条灰溜溜的出路呢?一是化底气为低声下气,为一碗饭食仰人鼻息;一种是把底气打包束之高阁,代之以傲气,独守清高安贫乐道;一种是把底气一把火烧了,跟着不理智的时代共振。在我看来,现在第三种最为普遍,砖家叫兽即为明证,是所谓打着明哲保身的幌子行不义,可鄙。第一类人则为稻粱谋,舍弃取生,至少不为害他人,算得上本能的选择,倒也不至于受到批判。第二类人就很少见了,前几天看见报道说西安郊区的终南山聚集了一批当代隐士,有富贵之人也有潦倒之士,报道配合着图片说,他们在雪飞的冬天,向火读书,但又接着说他们隔三差五要下山处理事务……呜呼,以清高之行为求清高,终南山只是一个小小驿站。

知识分子底气微弱,因为这时代是一个没有底气的时代。没有文化支撑的社会何来底气?没有底气的社会何来有底气的知识分子?没有有底气的知识分子何来有底气的文化社会?简简单单的逻辑,可是皇权却总假装着摸石头过河,殊不知老百姓都已经涉水而济,在对岸笑侃装模作样摸石头的皇权们——别低估俺们老百姓的底气。

他们是智慧的人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