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线统计图》第一节教学前测
(2013-01-09 12:39:57)
标签:
杂谈 |
分类: 统计与概率课例研究 |
《折线统计图》第一节教学前测
一、从全班学生的各题作业情况看:
1.请观察下面的三张图(由上而下分别是图1、图2、图3)
(1)你能说出图1、图2、图3在数学上分别叫什么吗?
图1是(
类型 |
对 |
错 |
正确率 |
错误率 |
|
人数 |
29人 |
12人 |
|||
类 型 |
写出“统计表” |
写“表格”
写“用数字统计的” |
|
70.7% |
29.3% |
分析: |
已经学过的知识 |
看到是表格的形式,不知道数学名称。 |
受题目的影响——图1 |
图2是(
类型 |
对 |
错 |
正确率 |
错误率 |
|
人数 |
39人 |
2人 |
|||
类 型 |
写“条形统计图” |
就写了“统计图” |
|
95% |
5% |
分析: |
由于条形统计图本身形象直观,所以学生学习时记住了名称。 |
没有写完整。可能题意理解不透。 |
不知道他的想法。可能是就得那是一段一段的。 |
图3是(
类型 |
对 |
错 |
正确率 |
错误率 |
|
人数 |
36人 |
5人 |
|||
类 型 |
写出“折线统计图” |
写“折线” |
|
87.8% |
12.2% |
分析: |
可 能课前老师已经渗透。 |
他们知道折线统计图,但表述不完整。 |
没有写完整。可能题意理解不透。 |
(2)图1与图2比较,图(
类型 |
对 |
错 |
正确率 |
错误率 |
|
人数 |
31人 |
10人 |
|||
类 型 |
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
写“1” |
|
75.6% |
24.4% |
分析: |
条形统计图比统计表更直观地反映出数量的多少。 |
没有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还在比数字的大小。 |
没有看清题意。 |
(3)图2与图3,图(
类型 |
对 |
错 |
正确率 |
错误率 |
人数 |
30人 |
11人 |
||
类 型 |
理解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
写“2” |
75% |
25% |
分析: |
条形统计图比统计表更直观地反映出数量的多少。而折线统计图更清晰地反映数量的变化。 |
没有理解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条形统计图的差距还是要计算的,而折线统计图只需要观察线的倾斜度。 |
(4)图2与图3比较,图(
类型 |
对 |
错 |
正确率 |
错误率 |
|
人数 |
24人 |
17人 |
|||
类 型 |
理解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
写“2” |
|
58.5% |
41.5% |
分析: |
条形统计图比统计表更直观地反映出数量的多少。而折线统计图更清晰地反映数量的变化。 |
没有理解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条形统计图的差距还是要计算的,而折线统计图只需要观察线的倾斜度。 |
没有看清题意。 |
2.第一小组同学跳绳比赛情况统计表
|
李红 |
周明 |
宋科 |
张艳 |
孙旭 |
高阳 |
王欢 |
跳绳数(个) |
130 |
136 |
144 |
135 |
140 |
138 |
134 |
要想很快就看出比赛的名次,你准备选用上面的图2还是图3来制作统计图?
类型 |
对 |
错 |
正确率 |
错误率 |
|
人数 |
33人 |
8人 |
|||
类 型 |
理解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
写“3” |
|
80.5% |
19.5% |
分析: |
条形统计图比统计表更直观地反映出数量的多少。而折线统计图更清晰地反映数量的变化。 |
没有理解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折线统计图是反映个人变化的。表示不同的个体最好用条形统计图。 |
没有看清题意。 |
3. 李珊一周练跳绳情况统计表
时 |
周一 |
周二 |
周三 |
周四 |
周五 |
周六 |
周日 |
跳绳数(个) |
35 |
41 |
31 |
45 |
51 |
54 |
59 |
类型 |
对 |
错 |
正确率 |
错误率 |
|
人数 |
28人 |
13人 |
|||
类 型 |
理解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
写“3” |
|
68.3% |
31.7% |
分析: |
条形统计图比统计表更直观地反映出数量的多少。而折线统计图更清晰地反映数量的变化。 |
没有理解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折线统计图是反映个人变化的。表示不同的个体最好用条形统计图。 |
没有看清题意。 |
二、从每一位学生解题情况的整体情况看:
有5位同学已经完全理解两个统计图的特点。其他人对统计图的特点理解模糊。
小结:从前测我们团队建议执教教师要让学生分清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让学生能灵活选择什么情况该选择什么样的统计图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