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深切的怀念 |
善良是一种天性,邓丽君的善良是先天的,也是家庭教育的结果。在很小的时候,她就知道为别人着想宁愿自己吃苦受累。她去世后,知情人讲了这样一件事:“邓丽君在十几岁的时候,有一次和另外一个歌手赵晓君一起演出。当时赵在演出,邓在后台休息。
因为麦克风插头接触不良,会影响赵的演唱,后台无人照应赵(因为当时赵及邓都还是小牌歌手),邓竟然蹲在后台用手扶稳插座直到赵唱完。这是后台工作人员发现的。邓也未和赵说。赵一直都不知情!直到邓去世时,赵才经由那工作人员告知。邓真的是个很体贴又不求回馈的温柔女子!”
邓丽君自己也承认自己最大的有点是善良,而最大的缺点也是善良!因为善良,许多事宁愿放在心里默默承受也不愿去伤害别人;因为善良,所以心胸开阔,不与那些心浮气燥、为追逐名利而苟苟营营的人作无谓的计较;因为善良,所以能够专心于歌唱事业,将人们认为只是玩玩的流行歌曲变成一项名垂青史的伟大事业,将自己从一个普通的女孩锻炼为成为一个伟大的人、伟大的歌手!
2、谦虚、勤奋
终其一生,邓丽君一直都保持着她谦虚的本色。无论名气多大,始终谦虚对人,不骄不躁。80年代初,大陆刮起一场“清除XX污染的运动”,海外歌星邓丽君首当起冲,在大陆土生土长的李谷一因为在《乡恋》中模仿邓丽君的气声唱法也挨批,当媒体采访邓问到这个问题时,邓的回答却是:李是一个很优秀的歌手,在许多地方值得我学习。
许多人说邓丽君具有语言上的天分,国语堪称为标准的模版,其国语歌曲成为许多歌迷乃至歌星如谭咏麟等学习国语的老师。她不但会讲中国多个地方的方言,如闽南话、广东话、上海话及多种北方方言,日语、英语甚至法语都成为进入国际歌坛的利器。其实,天才出自勤奋,邓丽君语言上的天赋正是得益于其超人的勤奋,她在日语、英语和法语方面所下的苦功可说是“甘苦自知、不足为外人道也”。
3、亲切、温柔
邓人美歌甜,为华人歌星一绝;她的亲切、随合和平易近人也是有口皆碑。在演唱会上,对歌迷的点唱有求必应,与歌迷打成一片。不加限制地满足听众的点唱要求,这只有那些真正有实力、对自己又足够自信的歌星才能做到,而个别歌迷的点唱真是令人惊讶,比如在82年香港伊馆演唱会上,邓接受了粤剧名曲〈帝女花〉的点唱,由于没有准备,忘记了后面的歌词,她只演唱了前面的一段,这也许令她难以释怀,13年后她参加亚洲电视的台庆节目被邀请唱歌时,她提出想演唱〈帝女花〉。大概是现场的主持人没有反应过来,或者因为太年轻,对这首歌不感兴趣,竟然坚持要邓演唱〈我只在乎你〉,最终没有听到完整的邓版〈帝女花〉,真令人遗憾!
作为一个成功的歌星,想长胜不衰,不但在歌艺上必须精益求精,保持一定的水准,还必须拥有旺盛的人气。而人气的取得,离不开本人的魅力,或者说是“亲和力”。邓丽君无疑是我所知道的明星中最具有亲和力的,其声令人一听难忘;其人,叫人一见钟情;一次偶然的邂逅,也能变成终身美丽的回忆。
日本经纪人西田峪司这样回忆他在星加坡与邓丽君的会面:
“即使久未晤面,在相逢的刹那,她那亲切的眼神,已消融了时光的阻隔。邓丽君的举止、神态,总是这样温婉可人。
有些善交际的人,和相知不深的人交往也能谈笑风生,说些冠冕堂皇的话,也许会对工作有利;但说得过分了,便会妨碍双方的感情。
我有一种直觉:邓丽君不是那种人。我和她相识不久,却有一见如故的感觉,大概是她那亲切的笑容与话语起了作用。
邓丽君与人相处时,她温柔的性格常常可以充分表现出来。这种亲切和温柔,是毫不着意的,也不会过分,只会让你感到恰到好处的温暖。
”
——中文版《美丽与孤独——我与邓丽君一起走过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