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风言风语 | 
在《孔乙己》这篇小说中,鲁迅煞费苦心地选择了咸亨酒店一个小伙计为其代言。主人公孔乙己的遭遇是通过这个地位卑微的小伙计的眼睛反射出来的,这也就是作品观察和描写孔乙己的艺术角度——内聚焦叙事。所谓内聚焦叙事,即“叙述者参与”的叙事观点。其特点为叙述者是作品中事件的参与者、阅历者,充当小说中一个角色,作品中的全部内容都是从这个角色的眼光来观察,以这个角色的口吻来叙述的。
在《孔乙己》中,由于孔乙己在小说的结构上显得相当重要,所以惜墨如金的鲁迅为他费了大量的篇幅。这个地位低下的小伙计在日常生活中连笑的资格都没有,唯一例外的情况是孔乙己来到酒店的时候,在酒客的哄笑中“可以附和着笑”。由此可见,孔乙己的地位又有多么低下。“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十二岁的小伙计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揭露了旧社会对孔乙己这个被科举制度和封建思想所毁灭的下层读书人的冷漠无情。作品结尾,酒客都忘记了孔乙己,老板也只是在结帐时提过几次,只有这个小伙计还清楚地记挂着那个可怜可悲的人。但也仅仅是“记挂”而已,连同情都谈不上,这也反衬出社会的冷酷无情。这样一来,鲁迅从一个酒店小伙计的角度来讲述孔乙己的悲惨故事,很好地表现了“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的主题,达到了自己的创作目的。
这篇小说围绕着孔乙己的性格发展选取不同的时间、地点和典型情节,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同时观察与描写孔乙己的可悲可笑,看客的麻木与残酷,形成一个“看/被看”的模式,以展开下层知识分子和群众的双重悲喜剧。作者安排“我”这样一个人物的目的就在于解决这种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给作品结构的完整造成的问题。同时,“我”又是事件的参与者,以这样一种叙述口吻,给人面对面交谈的感觉,增强了叙述的真实感、亲切感。
小伙计涉世未深,没有自己的社会评价标准。他的观察真实可信,也更能反映出酒店里不同人物的真实面貌。他自己愚昧无知的形象也通过其行为和心理活动表现出来。以轻松的无动于衷的口吻叙述孔乙己的遭遇,又大大地加深了故事的悲剧性和批判色彩。小伙计先是在看故事的发生,随后自己也参与到事件中来“附和着笑”,后来又冷酷地拒绝孔乙己教字,构成一个被看客同化的精神悲剧,此时的作者又隐藏在小伙计的背后看。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我们开始是认同叙述者的旁观态度的,但是,随着叙述的展开,就逐渐远离叙述者,而向隐藏在后的作者靠拢了。从小说的外在喜剧中看到了其内在的悲剧性。这也是采用这种叙述视点的重要作用之一。
柏西·拉伯克在《小说的技巧》一文中说:“小说技巧上错综复杂的问题在于手视点支配。”这里我们只是就视点的一个侧面进行了探讨,但也足以说明小说中不同视点有其特殊的作用。这也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研究。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