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 |
最幸福的事情和最不幸的事情
前一段时间在《读者》上读过一篇文章,说的是有一位年轻姑娘到朋友家做客,她看到朋友不停地为自己的小孩子操劳,片刻不得休息。就问朋友:“你不觉得劳累和厌倦吗?”
朋友的回答让我们大家都为之感动:“有了这个孩子是我给自己这一生做的最好的事情。”
接着她列举了很多孩子带给她的快乐。
我相信,同这位母亲一样,世界上绝大多数母亲都会在为孩子操劳的同时感受生命带给自己的快乐。
然而,也有母亲这样说:“有了这个孩子是我最大的不幸。”
她们的不幸有各种。
因为孩子的拖累不能在事业上进一步发展,不能实现浪漫的梦想倒是其次的,最要命的是因为孩子的调皮或者顽劣,她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被老师传唤,一次又一次地乞求校长保留孩子的学籍……
前两个“不幸”不能算不幸,后一个“不幸”确实值得同情。
因为身在学校,经常会遇到“不幸”的母亲。
只要是孩子又犯了错,她们一站在老师面前就矮了半截,说话的声音很低,显然没有底气。要么低声下气地哀求老师再给孩子一次机会,要么连连承诺“一定配合”。其无助之态惨不忍睹。
是谁把“不幸”压在了这些母亲的身上?是孩子吗?有句话是怎么说的来——孩子是无辜的。既然孩子无辜,“辜”就自然出在大人身上。
我们不妨检讨一下孩子的家庭成长环境——你们是否以自己的榜样熏陶了他?(你读书吗?你诚信吗?你讲文明吗?你豁达、开朗吗……)他是否享受了过度的溺爱?家庭是否给了他过度的“自由”?
当然,学校教育责无旁贷。
一个新入学的儿童是否能遇到一个懂得儿童心理,善于观察儿童行为变化,并且能够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及时纠正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的老师?学校是不是特别注重孩子全面发展,而不是把分数看作唯一的衡量标准?
真是应了童话作家郑渊洁的那句名言:差学生是差老师和差家长共同制造出来的。
很同情“不幸”的母亲——如果仅仅是一个阶段还就罢了,假如孩子一直长不大,您就惨了!
也同情“不幸”的老师——班上有了一个这样的孩子您随时会遭遇领导批评,先进就与您无缘了!
还得同情“不幸”的校长——老师把家长推到您的面前,您也说要把孩子退回去,不觉得有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高尚的称号吗?
最值得同情的还是孩子——你怎么就没有遇到称职的妈妈、称职的老师和称职的校长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