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小刚的信
小刚:
你好!
5月2日,我们一行15人将你妈妈的骨灰送回到蓝田老家,安葬在你姥姥身边,了却了她的遗愿。
记得你妈妈生前不知多少次和我谈起她的故乡,回忆她在故乡度过的童年时代,讲述你姥姥艰辛的生活经历以及后来你大舅舅的痛苦和无奈。她每每说起这些就泪流满面,我感觉她的难过不仅因为童年的艰难让她刻骨铭心,更重要的是她总觉得自己愧对老娘,几十年来因为忙工作,忙家庭她几乎没有给过老娘多少孝敬和奉养。她说她总是不敢想家乡,一想起来就要掉眼泪,所以,在你姥姥去世后的二十多年里,她每个清明节和十月一都是在街上的十字路口烧上一堆纸钱从来也没有回到老家在妈妈坟前烧过一张纸。为了安慰她,我答应一定陪她回一次老家,陪她在老娘坟前烧一张纸。
5月2日,我兑现了自己的诺言,不过,让我痛苦万分的是你妈妈已经肉身不再,她化作一盒骨灰等待入土,她不能跪拜高堂,烧钱化纸,更不能恸恸哀哀,倾诉衷肠……所以,在那一刻,我忍不住将她的骨灰盒抱在怀中悲从中来,泪如泉涌。
蓝田老家的父老乡亲怜惜自己的女儿,他们用简朴而庄重的仪式迎接你妈妈回家,不光是刘家一族,村上还有很多乡亲参加了这个仪式,在村前祭奠行礼以后,大家在吹鼓手演奏的哀乐声中把你妈妈送到了她的墓地。
说起这块墓地真是个好地方,它坐落在村子北面的高坡上,面南背北,与刘家祖坟遥相呼应。你妈妈的右面就是她妈妈长眠的地方,母女之间有一颗松树陪伴。我相信,你妈妈一定满意得不得了,因为她不光可以与母亲常相厮守,而且在她们的房前屋后,有一眼望不到边的油菜花,试想一下,每年春天,在蓝天下,金灿灿的油菜花竞相开放,覆盖了整个黄土坡地,那是一副怎样壮观的景象?对于你妈妈那种懂花爱花的人来说,一定会乐在其中的……,
我写的《雪兰》被乡亲们发现了,有一位老者粗略地翻看了一下,便立即走到我的面前郑重其事地对我说:“你给我们雪兰写的这本书是为我们刘家乃至蓝田县人做了一件好事,我要给你磕个头……”说着,他倒头就拜,吓得我赶紧搀起他。我当时除了流泪只会摇手,竟说不出一句话来,我被乡亲们浓厚的亲情所震撼,我为刘雪兰正确的选择而感叹——什么叫落叶归根?什么叫魂归故里?什么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说什么“哪里的黄土不埋人?”依我看故乡的高天厚土就是区别于他乡他土,它的女儿在它宽阔而温暖的怀抱中安睡必定高枕无忧,神清气爽。
刘雪兰给她找到了一个好地方——不光是我,所有在场的朋友都如是说。
安葬了你的妈妈,我的心里轻松了许多,这可能是因为她入土为安了,还可能是因为我把那本书完成了并且把一本放在了她的身边陪伴她,总之,我觉得自己给你妈妈,给我们的友谊有了一个很好的交代……
给你发几张那天拍的相片留作纪念。
王欣阿姨
2007年5月7日星期一
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xxxiaozhang/My%20Documents/My%20Pictures/%C3%95%C3%95%C3%86%C2%AC%20024.jpg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