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牧《中国之声》谈合拍片和国庆档
(2012-11-02 23:47:26)
标签:
中央台中国之声中国电影苏牧 |
分类: 苏牧看电影 |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这个国庆档,扎堆的国产片唱起主角,不过好在几部国产片各有特色:《太极1从零开始》玩颠覆武侠;《危险关系》讲述情感纠葛;《二次曝光》是李玉和范冰冰的经典文艺片组合;《铜雀台》的卖点是周润发扮演的曹操;当然观众买不买账就不好说了。
长假里国产电影竞争白热化,今年还有两部海外大片破天荒在这个档期里同步公映。被称为“史上最惨烈”的国庆档电影市场能否皆大欢喜?
根据片方提供的数据,电影《危险关系》和电影《太极》两部影片的成本已经超过了4.5亿,再加上《二次曝光》和《环形使者》,还有投资1.3亿的《铜雀台》,算上宣传发行的费用,这些电影的总成本加在一起达到了9亿。9亿的成本能不能捞回来?不少电影业界投资人忧心忡忡。不过对于黄金周里如此之多投资过亿的大片同时上阵,新影联影业总经理黄群飞觉得很正常。
黄群飞:我觉得这个是非常正常的。因为现在电影产量越来越高,片子越来越多,今年国庆档是八天长假,应该是最大的一个档期,所以档期撞车是很正常的现象,以后会越来越多。
黄群飞的观点是以后的档期里,电影竞争会越来越激烈。近三年的黄金周档期票房趋势为黄群飞的观点提供了论据。
2010年占据黄金周市场的是《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和《剑雨》,票房逼近3亿。2011年的黄金周里《白蛇传说》与《画壁》主导市场,票房3.17亿左右。2012年超过5部大片混战,成本九亿,票房画个问号。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苏牧认为,对于制片方来说,不应光追求档期因素,想保本,想赚钱,提高影片质量才是根本。
苏牧:中国电影放映档期的问题,确实是电影制作部门非常重视的问题,而且确实不同的档期,同样的电影会取得不同的放映效果,所以很多人要挤档期。在这个档期中,我们会看到有一大批国产电影参加,我本人不抱非常特别乐观的态度。很多电影都雄心勃勃地要在国庆黄金周期间取得很好的收入,要达到非常好的经济利益,我个人认为,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影片的质量。国庆档雄心勃勃地来宣传的国产电影,我觉得有些也炒作的因素,甚至一些电影本身未必底气十足,也就是说比档期更重要的是电影本身的质量。
这个长假里国产电影还不是独当一面,今年还有两部海外大片破天荒在这个档期里同步公映。《飓风营救2》将在10月7日上映。《环形使者》从合拍片变身引进片,也首次杀入国庆档。
中美合拍片的形式,在当前的中国电影市场来看是不是一笔合算的生意?业界形成了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苏牧认为,中美合拍电影,跟中美合资造汽车没有什么不同。
苏牧:电影界各个方面都有很多的议论,核心是合资电影是否公平,对其他国产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发展是否有利。我很赞同中美合资电影,我们可以举一个例证,就像我们的汽车生产一样,为什么汽车生产可以允许合资汽车厂生产,这实际上是对汽车工业非常好的良性循环,带动了整个中国汽车的生产。对于电影,我觉得也应该有这种开阔的胸怀。
新影联影业总经理黄群飞则透露,一部影片的身份到底是合拍片还是引进片,背后是有着切实的分账利益的。
黄群飞:引进片分账低,所以一开始要争合拍片,争国产片就是分帐比例高。合拍片相当于国产片的待遇,按照引进片来分,美国影片就是25%,如果它是合拍片,当做国产片就是43%,这是票房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