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苏牧的电影微博
苏牧的电影微博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548
  • 关注人气:2,88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学七七级的北大岁月》

(2010-02-12 01:00:25)
标签:

文学七七

北大

新华出版社

《文学七七级的北大岁月》

 

《文学七七级的北大岁月》

                          班主任:张剑福

 

《文学七七级的北大岁月》前言

三十一年前初春的一个晚上,班主任张剑福老师召集了第一次班会。议程无非也是选班长选学习生活文艺诸委员之类,与悠长的北大校史上此前此后所有班级入学新生的第一次班会,大概也没有什么不同。引人注目的是同学们的年龄差异,从最小的18岁到最长的30岁,济济一堂挤在32楼一间简陋的会议室里,兴奋得发亮的眼神,彼此点头致意:是的,文学七七级的北大岁月,于焉正式开始了。

这些人能相聚在这里,真不容易。他们中没有几个应届高中毕业生,多是些煤矿、油田、毛皮厂和工艺厂工人和下乡知识青年。在浩劫中早已荒废学业多年,突然恢复的高考令人措手不及。重要的不是一向智商高品学优当然出类而拔萃,或是原本文史根基扎实动乱中也没断了温故而知新,也绝非因了高人的指点如何恶补了数学,而是大环境的拨乱反正。大有能者在付出惨重代价的大折腾之后,终于体认到其在正常治理现代生活方面的无能。多灾多难的中国现代教育,终于摆脱了激进而荒谬的乌托邦梦魇,重拾正轨。因为正常,所以难得。

不能不提及的是,一众同学之中,许多是早就断了此生还能上大学的念想的。档案袋里政治贱民的烙印难褪阴影挥之不去,有的人来到燕园已经大半个学期,置身课堂环顾四座,仍然怀疑这不是真的,这只是一个不可能的梦境。在那乍暖还寒的早春时节,负责到各省市招生的老师们,担着风险破格取生,其胆其识,至今令人深怀感激。当然,这些考生当年得以被破格录取的一大依据,多多少少,也是因为他们的写作,在七十年代后期的特殊氛围中,发表过一些诗歌和小说。──因为这是文学专业。

文学,是的,文学对这些人来说不仅仅是一种专业。起初也许只是一种爱好,一些怎么也杀不灭的文学细胞,一种阅读与写作的不良习惯,甚至也许非常功利主义,为了从乡间、矿井的重体力劳动中喘口气而舞文弄墨。但那时候弄“文学”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实在祸福难测。历史的转折使“文学”再次承担起“新一国国民之精神”的使命,因为是“七七级”而且是“文学七七级”,这唯一的理由,就无从闪避,切切实实领受了此一使命的感召。遂有文学社《早晨》的成立,油印刊物《早晨》的发行,对《未名湖》《这一代》和《今天》等文学杂志的参与;遂有卷入当年的文学论争的种种活动,遂有推动文学新潮的众多作品的问世。文学,是的,文学对这些人来说不再仅仅是一种专业,拜北大红楼精神的教诲与熏陶,文学最终成了他们的志业。

当年,北大的老师们,也一样刚刚“归来”,在名副其实的“大学的废墟”上,重新开始或者真正开始他们久被摧残的教业。教的人和学的人,心里都揣着一团火,甚至可以说,一团鲁迅所说的“愤火”,一团发愤图强之火。共患难的人生遭逢,铸成此前此后都再难复现的师生情谊。不是通常所说的传道授业、教学相长,而是使老师成为真的老师、学生成为真的学生的互相认同。尘封的讲稿与新辟的专题齐现,严格的考核与宽松的讨论并存。老师们周末到学生宿舍,一间一间闲坐聊天的情形,更是那四年里文学七七级独享的奢华。硕果仅存的那几位名师老教授上课的时分,就像过节一样令人兴奋。同学们当时就体会到莫大的幸运,自己可能是亲聆大师教诲的最后一届本科生了。而中文系的老师们又显然达成了某种默契,永远不肯提及在那阴晴不定的日子里,如何殚精竭虑地保护了被权势者判断为闯祸的学子们。

如今回首往事,多少沉重、激动、不安都已随岁月的流水淘洗而去。记忆中,那是一个接一个新鲜而明亮的早晨,一切都刚刚从梦中醒来,生机勃勃的希望和憧憬还来不及经受后来的历史重挫。郊游、舞会,宿舍里的连床夜话和路灯下的熬夜温书,图书馆占座和大饭厅加塞,骑着自行车从二教冲到俄文楼转堂,提着五个热水瓶到小南门外的长征食堂打啤酒,……这些非“文学七七级”所特有的校园正常生活,才是鲁迅所说的“思乡的蛊惑”,引得同窗们时时反顾的吧!先逝的三位,毕业之后,在北京,在上海,在北美,各自辗转于生的艰难和死的突然;而留下来永远鲜活的印象,仍然是话剧舞台上饰演“美丽他妈”的北玲身影,没大没小的梁左用社论语言改装的俏皮话,启华从图书馆回宿舍一推门憨厚的笑容。

三十一年前初春的一天早晨,瑞雪飘飞。文学七七级全体出动,北京同学领着大惊小怪的南方同学,燕园踏雪,像一群大孩子般滚雪球打雪仗,绕湖乱转,还照了很多张黑白相片。如今仔细端详,都说往后拍的集体照再没有那天的好,真的。

 

                                         黄子平

                                              二○○九年三月十五日



《文学七七级的北大岁月》

《文学七七级的北大岁月》
《文学七七级的北大岁月》

《文学七七级的北大岁月》

 

 

               “他”


               关于梁左的二三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