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267014817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个人资料
苏牧的电影微博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0
博客访问:
18,548
关注人气:
2,883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一个网友的帖子(关于《孩子王》)
(2007-11-02 10:39:49)
标签:
艺术赏析
电影讨论
《孩子王》
致那位“新浪网友”:
看了您的关于《孩子王》的帖子。很有道理。谢谢您。抱歉,我同意您的独到视角,但是,我不同意您对《孩子王》的基本评价。怎么说呢,总之,我不喜欢“说思想”,我总觉得“说思想”的电影不是好电影,起码不是最好的电影。其实,陈凯歌有他的好电影。《黄土地》、《霸王别姬》是中国电影的经典。还有一个感觉我很奇怪:当初看《孩子王》的时候,觉得尚可。可是今天再看,却……望指教!
苏牧
“新浪网友”(帖子):
“呵呵,忍不住要说几句。
我和博主的观点相反,相比阿城的书,我更喜欢陈凯歌的这部电影。
影片的镜头语言是极美的。博主觉得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象一首很雄性、充满激情的诗,那么我觉得《孩子王》的镜头语言象一首古怪、压抑、荒谬的诗。
博主说电影中的角色都是不自然的,我觉得很对,你隐约也感觉到了电影在诉说一些超乎现实比文化更大的东西,你没有体会到,而这个却是电影的主题。电影要说的主题或许就是古怪、荒唐吧。
一个在穷乡僻壤压抑了多年的“知青”,有一个机会去更大的舞台去实现自己。 他心中的该是如何的狂喜啊!招娣和他一起走山路的那段戏不知道你记得么?他们那群知青是多么渴望这样一个机会去实现自己!然而到了学校,如死灰一般枯燥的教学工作慢慢减灭了他的激情。而他的学生中,却有一个求知欲望很强的王福。刚开始他想用他的方式、他的激情去教学生。然而现实的、人生的种种荒谬让他对人生对教书本身都产生了质疑。他看透了一切,最后离开教书岗位时没有任何怨言,一切都没有留恋,甚至他都给王福留了这样的话:“王福,不要抄书,字典也别抄。”不单纯是对现实的批判,主人公在影片中曾喃喃自语,“世界上的事谁能说的清,人能干什么,谁能说的清?”其实到最后,他是发觉了人的宿命,发现了生命本身的可笑和荒谬。影片最后在一个诡异的景象和气氛中,一个不识字的放牛娃在他面前撒了泡尿,用一种极凶的表情看着主人公,也更强调了电影的主题。
一切都很压抑,影片与青春无关、与爱情无关,连唯一的女人还是又胖又丑又凶的。与时代无关,只是在那样落寞、压抑的时代,我们才会去认真思考也更容易发现我们生命本身的荒唐。这是陈凯歌唯一一部称得上大师级别的作品。侯孝贤拍不出这样的电影,其一:他是现实主义风格,主题不可能有这么深刻。其二:这样的电影只能由当作知青下过乡经历过那样气氛和时代的人去拍,其他人拍只会糟蹋。”
《孩子王》讨论网址如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851ca101000a4a.html#contentIframeLink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美院学生的字条
后一篇:
不明白的问题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