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的电影已经诞生,旧的电影必将死亡》

(2006-12-14 00:08:16)
分类: 苏牧专栏文章

   

      新的电影已经诞生,旧的电影必将死亡

 

电影是各种艺术样式中的一种。在各类艺术样式中,惟有电影这门艺术,与科学技术有着如此紧密的关系。电影因科技而诞生。因为有了电影摄影机、电影放映机,才有了电影。之后,科学技术的每一点进步,都给电影艺术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可能。

今天,世界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在新世纪中,科技对电影的影响,无论是电影的呈现形态还是电影的制作方法,其意义很可能是“颠覆性”的。

 

《新的电影已经诞生,旧的电影必将死亡》

 

我所谓的“颠覆性”是说:

对于电影欣赏者来讲,新世纪电影的呈现形态与旧世纪电影的呈现形态相比较,会是面目全非的。对于电影制作者来讲,新世纪的电影制作手法与旧世纪的电影制作手法相比较,将是无法想象的、和“革命性”的。比如,如同今天的数码相机已经取代胶卷相机一样。对于新世纪的电影制作者来讲:因为数字性电影摄制设备和放映设备的进步,雄霸了整整一个世纪的电影胶片,可能一夜之间就从世界上消失。

其实,丹麦导演拉斯·冯·提尔(Lans Von Trier),已经创造了这样的奇迹。2000年,拉斯·冯·提尔全部采用电影数字设备拍摄的影片《黑暗中的舞者》(《Dancer in the Dark》)大获成功。与这部影片出类拔萃的艺术品味相配合的,是影片新颖精湛的电影技术处理,如建立在大量影像素材基础上的干净利落、缤纷多彩的镜头组接。《黑暗中的舞者》2000年几乎赢得了全世界人们的泪水,并荣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磁带拍摄与胶片拍摄

我们仅以电影数字设备拍摄(磁带拍摄、磁盘拍摄)取代电影胶片拍摄这一个内容为例,来感受技术的进步对电影艺术的巨大影响。

①、数字化电影拍摄设备,可以使电影摄影机中的数字磁带重复使用。

每个制作电影的人都清楚,电影胶片除了价格昂贵之外,电影胶片的使用是一次性的。据一位参加张艺谋《一个都不能少》剧组的电影学院毕业生回来讲,因为演员主要为群众演员,所以,有些镜头拍了五、六十条。带来的胶片使用完了,摄制组只能停工,等待车辆去百里外的城市去取新的胶片。我们可以设想,同样情况发生在电影数字设备拍摄的现场。那么,上述情况的解决就是轻而易举。

②、数字化电影拍摄设备,可以使电影现场拍摄“一条过”。

一部制作精湛的电影很少有一个镜头只拍摄一条(“一条过”)的情况。可是,在一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有些场景,特别是一些涉及到有众多群众演员参加的大场面,重复拍摄往往会带来巨大的困难。如因为延长拍摄时间,带来的天气、交通、住宿的困难。如因为延长拍摄时间,带来的劳务费用、伙食费用的大量追加等等。更重要的是,群众演员表演状态的松懈。

所以,“一条过”经常是导演和整个摄制组人员的梦想。然而,数字化摄影设备的使用,可以使这个梦想变成现实。拉斯·冯·提尔在拍摄《黑暗中的舞者》的时候,其中有一个火车上歌舞的场面。为了能够“一条过”,摄制组使用了一百部数字摄像机同时拍摄。

③、数字化电影拍摄设备的使用,可以为制作者提供不穷无尽的素材。

我们可以试想:《黑暗中的舞者》的火车歌舞场面,一百架摄影机拍摄的一百个角度、一百个景别的影像素材可以为坐在剪辑台上的导演提供多少剪辑的可能。

④、数字化电影拍摄设备的使用,可以使拍摄现场的场景氛围和演员的表演持续不断,一气呵成。

绝大多数的电影是由数百上千个镜头组接而成。而这些镜头实际拍摄的时候,不是按照电影故事的时间,顺序拍摄的。往往是先从同一角度、位置拍摄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然后再到另一个角度、位置去拍摄全景、中景、近景、特写。这势必带来拍摄场景氛围的中断,和演员表演状态的中断。

如同前面提到的“一条过”的道理,数字化电影拍摄设备的多机拍摄,可以有效的保持拍摄现场的场景氛围的连贯和演员表演的持续不断,一气呵成。这样,现场拍摄的时候,场景氛围和演员表演是持续不断的。后期剪辑的时候,则可以根据多机位、多角度、多景别的众多素材,进行新的安排、组接。这样,长镜头与镜头组接优势互补。

英国电影大师彼得·格林纳韦的观点极端而又明确:“旧的电影已经死亡。”

就像当年的有声电影彻底取代了无声电影一样,数字电影也会取代传统电影。彼得·格林纳韦认为,将来的电影将以下三种形态存在:①、规模很小的档案电影;②、360度的环幕电影;③、主要以DVD形式生产的数字电影。

我不完全同意彼得·格林纳韦的观点。我认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电影院还会是一个人类不能割舍的人们相聚的场所。

但是,电影的深刻的革命则是不以人们德意志为转移的。

 

新世纪新电影

关于新世纪电影的变化,我个人的观点是:

①、新世纪的电影制作手法可能是非常个人化的。一部电影的制作可能就像作家写作一样,大量的电影制作工作,可能就是一个人在案头完成的。我甚至觉得,将来,一部电影的制作过程,就是一个电脑迷制作一部电脑游戏的过程。甚至将来电影编剧写剧本的方式都要发生变化。那时候,电影剧本的布局、安排、结构等等,不再是以文字的形式出现。而是先有了一个大致的想法,然后,就像编剧写剧本一样,电影制作者不是用文字而是直接用电脑中的影像和声音的素材,不断的组接和拼装各种各样的故事。

 

②、电脑数字技术将全面进入电影的所有领域。包括电影的前期拍摄和制作,包括电影的后期剪辑,包括电影最终的播出放映。

 

③、电影观众欣赏电影的过程,可能不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也就是说,电影观众将有权和有可能决定一部电影的故事走向和人物的发展。或者说,过去时代的一部电影的制作与欣赏,二者截然分开的状态将被打破。电影的制作过程与欣赏过程合一。一部电影的制作和欣赏过程,是由“电影制作者”和“电影观众”共同完成的。

 

新世纪对电影导演工作的挑战将是空前严酷的。在新世纪中,如果你不熟悉电脑,就象一名司机没有驾照不能驾驶汽车一样,你就会失去一个作为电影导演的资格。

新世纪中,首先你要熟悉电脑。其次,你还要与电脑数字技术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你必须了解电脑技术的一点一滴的进步。因为,就是这些进步为你提供了新的、超越他人的电影表现手段。最后,你还必须拥有大量电脑制作软件。因为,软件的多少,直接决定了你的电影表现手段的多样性和丰富程度。

人类从成为万灵之长的那一刻起,最惧怕的就是自己生命的死亡。然而,比死亡更悲哀的是,人类漫长的历史中,因为技术的限制,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生命的终结之时,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死亡的病因。他们知道的仅仅是“脑袋疼,肚子疼”。这其中,无论是普通的百姓,还是显赫的帝王。近、现代科学技术的明灯,使人类找到了“脑袋疼,肚子疼”后面的千万种病因。于是,人类的寿命也由短暂变得相对长久。

我举这个例子的意思是说:作为一名新世纪的电影制作者,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个知道“脑袋疼,肚子疼”后面的病因的“现代人”。其次,我们要洞察、适应、学习、拥抱电影艺术、电影技术的变化和发展。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轻易地、不会不明不白地被滚滚向前的新世纪的电影洪流所淹没和淘汰。

 

            

               苏牧

2005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表弟”很棒
后一篇:我喜欢的图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