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苏牧的电影微博
苏牧的电影微博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548
  • 关注人气:2,88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影课堂:《罗拉快跑》读解(2)

(2006-11-29 01:00:35)
分类: 苏牧专栏文章

电影课堂:《罗拉快跑》读解(2)

 

一、《罗拉快跑》是一部商业上获得成功的电影

1999年,在美国出现了一个让电影人惊异而又快乐的事情。两部投资不大的电影,取得了突出的票房收入。一部是美国影片《女巫布莱尔》,另外一部是德国影片《罗拉快跑》。

电影界经常会讲这样的话:“一部影片的投资规模,与它的票房收入成正比。”这就是说:一部投资一个亿到三个亿美金的电影(我们所谓的“大片”),它理所应该得到数亿美金的票房回报。而且,近十年来,随着世界电影市场竞争的空前剧烈,世界电影制作、特别是好莱坞电影制作,都在向着大资金、大规模、大制作(含大明星、大场面、大编剧、大导演)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我把一切都做到最好。钱也自然都进了我的腰包。

最近世界电影市场风行的好莱坞大片《泰坦尼克号》、《骇客帝国》(Ⅰ、Ⅱ、Ⅲ)、《指环王》(Ⅰ、Ⅱ、Ⅲ)都是例证。

然而,《罗拉快跑》不是“大片”。《罗拉快跑》不仅不是“大片”,按照好莱坞每部电影几千万美金的基本制作成本,《罗拉快跑》甚至连“中片”都不够格。

《罗拉快跑》的制作费用为200万美金。

在美国和在欧洲,200万美金是一个电视广告的制作成本。所以有人开玩笑:“《罗拉快跑》,它就不是一部电影。”

美国之外,在德国和欧洲,《罗拉快跑》更是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同时,亚洲地区的日本、香港、台湾等地方,《罗拉快跑》的票房也不错。

《罗拉快跑》至今的票房收入已经过亿。

 

200万美金”——“1亿美金”。

 

这个简单、明了的数字排列,应该是让全世界的电影人快活,而又妒忌的一个主要原因。

 

我曾经问一位德国朋友:你是否看过《罗拉快跑》?

他告诉我:在德国《罗拉快跑》他看过60遍。(当然是看胶片,不是VCD或者DVD)。

一部电影能让一个德国年轻人看了60遍!这个例子让我激动不已。

我想:什么才能成为一部电影让人看60遍的理由?

是影片的场面壮阔么?如《星球大战》、如《骇客帝国》;

是影片的情节曲折么?如“007”系列,如那些根据弗尔摩斯小说改编的电影;

是影片的故事生动么?如《美丽人生》,如《泰坦尼克号》;

是影片的演员表演出色么?如《美国往事》,如《法国中尉的女人》。

以上回答似乎都不能让我们满意。

 I M D B网站”上的一则报道,让我似乎找到了答案。该报道介绍了在美国的电影院中放映《罗拉快跑》的情形:

“电影院仿佛变成了一个‘迪斯科舞场’。新一代的美国孩子,他们不是坐在座位上,而是站在座位前,他们在纷繁快速的影像和剧烈激荡的音乐中,与《罗拉快跑》‘共振’。”

 

请注意这两个词“迪斯科舞场”“共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