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高中语文学习的几点建议

(2017-09-17 17:19:14)

孩子们:

祝贺你们成为高一的学生!关于高中生活,我想你们每个人都充满了无限的期待和向往。在此我作为一名普通的语文老师,想和孩子们谈谈高中语文学习的一些问题。

首先,你们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尤其是对待语文的学习态度。这次中考大部分同学都比以往任何一次语文考试中成绩要好很多,一方面说明孩子们在备战中考方面确实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另一方面可能会滋长出这样一种思想----平时考不好,没事,正式考试的时候会考的好,不需要平时下大力气。这种思想不存在是最好的,但据我观察,就实验中学的学生而言几乎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这也是最后高考和别人有差距的最根本的原因。因此大家步入高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语文学习的态度,必须是认真。高一是基础,高一的基础打不好,将来语文成绩提高比登天还难,高三整个一年无论你怎么刷题,也刷不到优秀上去。话说的很重,但在高考成绩出来以后,确实是如此。希望能引起孩子们的高度重视!

其次,说一说高中的语文课,就我所在重点中学的状况,每个老师差不多都是这样,课堂上要求学生积极跟进,一定要跟好老师的节奏,认真思考,回答问题,上课只要学生回答对的问题,老师不会再次强调,所以要学会记笔记,自己不会的,别人说的好的,都要适时的记下来。另外要积极回答问题,老师提出的问题都是发散性的,只要动脑子,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至于你的看法对不对,合不合理,不站起来说谁也不知道(下课老师几乎没时间解决你的问题),只要你敢说,哪怕回答的很不靠谱,老师也会给你合理的引导(这是提高能力的最佳时机)。课堂要有高效率。就实验而言,老师的备课非常充分和仔细,每个问题的知识点和高考的知识点的对接做的很好,在讲课时会讲的,如果认真听讲的话,基础知识在课堂上解决一点问题都没有,尤其是文言文的知识点和语言文字运用部分,不需要课下下很大功夫的。

 另外就是孩子们读书的问题。我觉得读书不在量大,关键是读得深。高一下学期会有阅读课,两周一次,只是一个引导而已。举个例子来说,读一部小说,需要这样几部:1、初读了解故事情节。2、再读弄清故事情节背后蕴含的主题。3、探讨作者为什么要通过这样一个情节凸显主题?4、作者运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展现小说的主题?5、通过这样一篇小说,联系现实生活,引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等等,这样的思考不仅要脑子里有,还要把它付诸于文字,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语文的阅读鉴赏能力,才有利于在初中基础上的提高。读书主要是名家名著,体裁不要单一,每种体裁最少一本。实验会有作业是读书笔记,但不做统一要求,愿交就交,最好是交,尤其是高一,时间比较充足,到高二时间很紧张,老师批改也很粗拉,效果不是很好。

    想说说作文问题。这是进入实验的孩子们最大的困惑。一般是这么一个程序:开学初写一篇无文体要求的文章然后步入正题,高中是任务驱动型作文,从今年开始高考就是这种类型,取名为任务驱动型作文。学生还是按照原来的模式进行写作,亲情啊,友情啊,然后拿出自己初中的一些例子往作文上套,这是最不可取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就是给你一则或几则材料,读后根据材料的要求进行写作,必须有自己的思考。每个材料都是你事先没有见过的,读后要有自己的看法,如果没有那你的作文没法写。举个例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为鼓励民众更多阅读,英国女星艾玛•沃森在伦敦发起了一场“地铁藏书”的活动。她把100本书随机放在伦敦的地铁上,很多人兴致勃勃地投入到这次寻宝游戏,引起巨大轰动。而国内紧随其后举办的类似的“丢书大作战”活动,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在举办方发起的活动中,演员黄晓明、徐静蕾、张天爱、张静初等率先在北京、上海、广州的地铁、航班和顺风车里丢下了数万本贴有活动标志的书籍,并拍下照片,号召更多人参与阅读和分享,而真正捡起书认真阅读的乘客寥寥无几,“丢”下的书籍却无人拿走,甚至由保洁人员收回,等待“失主”领取。

    对这场遭遇尴尬的“丢书大作战”活动,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样的题目,会和初中有很大的区别,这也是高中作文训练的一大重点。怎么办呢?首先需要仔细阅读材料,了解大意,其次看清任务驱动,即要求你干什么?就是红色字体的内容。这是在写作中重点琢磨的。“这场尴尬的丢书大作战活动,你有什么看法?”要考虑为什么这是一场尴尬的活动?通过对比,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原因?要挖透,挖深。也就是我上面说的平时读书就要深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先去看看伦敦的“藏书”与北上广的“丢书”到底有哪些异同?两地明星的愿望是相同的,均是以书为媒,推动阅读。伦敦参加寻宝的人,寻得书来, “读疯”了,看来他们参加游戏的目的是读明星推荐的书。而北上广的寻书人中,却不乏去找自己喜爱的明星“丢下”的书的粉丝,拿到书参与活动的终极目标似乎就实现了。而普通乘客中真正捡起地铁上被“丢”的书认真阅读的却寥寥无几。以至于上海地铁运营中心相关人士表示,这些“丢”在地铁内的书籍假如无人拿走,结束运营后会按照流程由保洁人员回收,车站进行保管,等待“失主”领取。似乎,在这场活动中,最终被冷落的,依旧是书,是阅读。这就是一个国民对待阅读的态度问题。

2、北上广是全国人口最多的超级大城市,地铁的客运量难以满足在地铁上读书的需求,尤其是到了早晚高峰更是人和人挤成“沙丁鱼罐头”,非但读书不成,反而给乘客带来不便。除了担忧“地铁丢书”对交通的影响,更为普遍的质疑之声是:这不过是一场营销作秀,何谈推广阅读? 这是阅读的功利性问题。

3、伦敦“藏书”是阅读推广,对的媒介,对的目标人群,对的场所,因而有了实际收效。而北上广的活动,被商家拿来做商业活动,“东施效颦”的结果也是注定了的。商业活动注重的是自身品牌,或是自身的市场效果或收益,把书当成“道具”,把阅读推广用作为自己品牌镀金,看来,“形而上”与“形而下”的两种结果不是那样容易兼得。商业炒作的思考

综合以上分析,引发我们的思考:

1阅读推广要“因地制宜”

有创意的活动与阅读推广是天然盟友。近几年来,我们一些书籍、阅读、文化等方面的推广,创意很多都来源于国外。从“冰桶挑战”到“地铁丢书”还有很多书籍的营销都是学习国外。这些推广方式被借鉴到国内,往往效果递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地制宜”设计缺失,国情变了,推广面对的人群变了,如何避免活动的“水土不服”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元素。

2、阅读推广不与商业营销为伍

此场“丢书大作战”告诉我们,一场以商业营销为目的的活动,是很难在读书人中得到认同、获得市场利益的。因为纯粹的商业营销与阅读推广风马牛不相及。商业营销中唯有图书的营销例外,那是因为,尽管图书营销属于商业行为的一种,但又不同于一般产品的营销,图书营销推销的是书这个载体承载的内容,而内容是与阅读息息相关的。只有读者接受了图书本身,商家才能获得市场回报。商家在推动阅读中的作用是通过卖出一本本书,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的,要有“水滴石穿”的功夫。这是关于阅读的市场规则,而纯粹的、目的与阅读无关的商业活动不要去破坏这样的规则,也不要去败坏“阅读推广”的名声。

3、精准定位受众群体

阅读,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精神活动。读者可以细化为很多个不同的阅读群体。在阅读推广中,精准地定位受众群体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国内一些阅读推广大咖与阅读社区,已经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在茫茫人海中找到阅读的“知音”与“共鸣者”,进行目标推送,已经被证明是一条成功的经验。

一篇作文这有这样思考,才能写好,写得有深度,才能达到一类卷(48-55分)。因此从高中作文来看,根本就不是突击能够解决问题的,需要大量的积累和阅读思考,作文只是最后的成果而已。

最后,关于考试类型,我发的期末测试题就是平时测试的基本类型。三篇现代文阅读,一篇是三个选择题目,放在了试卷的第一大题,这个题目开学后会有大量的练习,如果假期想练,可以小窗我,因为今年高考这个题和山东卷相比出题变化很大。不建议大家现在做练习。第二篇是人物传记,有一个三分的选择,有一个5分和6分的问答题,相对很简单,可以找全国一卷做一做。第三篇是散文或小说的阅读,14分,选择5项选两项,五分,这是一个拉分题,然后就是两个问答题,关于写作技巧和文本思想性的问题。接着就是古代诗文的阅读,包括6分的默写,建议考试时先做着一个题目,容易进入状态。然后是一篇文言文阅读,包括3个选择题,一个句读,一个文化常识,一个细节题,接着就是关于这篇古文的两句翻译10分。古诗词的题目一般是很难得,11分,一个选择5分,一个思想情感6分。建议有时间读读叶嘉莹的诗词鉴赏,会有所帮助。我认为古诗词最笨也是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先翻译,读懂诗词大意,再进行鉴赏。

因为不知道每个孩子的诉求,也不知道每个孩子的基本情况,只能这么泛泛的说说,希望对孩子们会有所帮助。这几本工具书是要求孩子们开学后必备的:《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第2版》(商务印书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推荐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