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4日发表于《中国青年报》第2版
2009年8月4日发表于《春城晚报》第A2/02版
2009年8月4日《新民晚报》转载
洛阳的水价听证会不过是涨价的遮羞布
■作者:梁萍
不仅是只有鱼儿才离不开水。因为只要是有生命力的都几乎是一样。而于人是更不例外。但是,人对水的获取可能就没有动植物那么“幸运”了。因为,人用水几乎是要出钱的。尤其是自来水。于是,当我们拧开水龙头时,那哗哗而流向下水道的就是钱。而一关系到钱,一种要掏自己腰包给人家的钱,无论是值得,还是应该。也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这或多或少还是有些令人心疼的。
但是,尽管有些心疼,那每月的水费还是要按月去缴的。当然,这种心疼是可以减小的,那就是省着用水。幸好,水价在许多的地区是多年没见涨。不过,这种“好日子”也许不会长了。因为,自来水要涨价的消息已经是“风起水响”。对此,一边是供水公司在声嘶力竭地喊血本无归而在负债经营,但是另一边的消费者也在针锋相对地喊着水浓于血而快喝不起水了。
一边是供水企业要生存和永续经营,一边是涉及到了广泛的民生问题。这不知该不该算是一种“人民内部矛盾”的出现?而且,正当人们对此争论不休时,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发话了,要求各地在推进水价改革过程中应严格履行水价调整程序,充分考虑社会承受能力,尤其要做好低收入家庭的保障工作,保障其基本生活水平不降低。
于是,许多地方如发改委的政府部门就出来“主持公道”了。为了避免厚此薄彼,于是开始了采用“听证会”的方式而定。如据《人民日报》8月3日报道:7月31日,河南省洛阳市就城市供水价格调整进行听证,洛阳市发改委提供了两套调价方案,18名听证代表中,有17人赞成调价,1人提出“最好不要提价”。
《人民日报》的报道,那是很权威真实的。所以,我们不会去怀疑洛阳市发改委对该地水涨价问题,是否真的召开了听证会?开了,绝对是开了。但是,一件关系全市数百万人口用水的大事,仅仅就找来18名代表对此开所谓的听证会。这个比例是不是有些少了点?对此,其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少了点!而且不是一般少了点。更为重要的是,政府对听证会代表人数的比例,那是有要求的。而区区的18人之少,其与所应有的人数相比,应该连九牛一毛也算不上吧?!
《人民日报》的报道,那是很权威真实的。所以,我们也不会去怀疑“18名听证代表中,有17人赞成调价”的结果。于是,我们还似乎身临其境地而相信那17个人是“旗帜鲜明”地举起了赞成的双手。但是,这为数不多的18人,他们也是自来水的消费者,所以他们在举手之后同样也是要多缴钱的。而不是在“逞一时之快”后就可置身事外的。这一点,相信他们是很清楚的。于是,他们应该不会是那么“爽快”的,而且还不会是那么一致的“爽快”。然而,事实上,他们是举手赞成了。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他们到底是“哪部分”的了?当然,对此,相关消息中有做一定的身份的交代。不过,在18人中,所谓真正消费者也只有8名而已。
当笔者写到此,再回头去网络上一看,这两种质疑,已经分别不谋而合地有声音出来了,而且于网友中已成一呼百应之势在“蔓延”。看来,想“呼悠”广大人民群众是“彻底要失败”的。
因此,这个水涨价的听证会在代表问题上,是有着诸多问题的,而且是很重要很关键的问题。于是,我们就不禁要问:这个听证会还有效么?依笔者来看,这应该是18位代表所代表的全市人民群众中,有更多人不会同意的。若不信,请将此水涨价的调查话题,放在网上试试,看看结果将会是如何的呢?
当然,如果自来水目前的价格真的到了供水企业难以为继的地步,那也真的是到了该涨的时候了。但是,这需得让老百姓清楚地看到供水企业的真正成本,然后再来谈该涨多少才是供需双方都满意的事。而且,千万别去追风于烟草涨价为戒烟、白酒涨价为戒酒,而说出自来水涨价是为节约和珍惜水资源,这么好听的话来。
只有18名代表参加的自来水涨价听证会,而且结果几乎是全部代表同意自来水涨价。这事,这结果,谁一听而不会笑呢?当然,给人更多的是一种哭笑不得。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09-08/03/content_311115.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