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应将目前实施的交管措施进行到底
■作者:梁萍
根据2008年9月下旬北京市政府制定并已在实施的《关于实施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规定,辖区除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公务用车按车牌尾号每周继续执行停驶一天外,而其他机动车辆按车牌尾号每周停驶一天的试行措施,将于今年4月10日结束。也就是说,不到10天时间以后,私家和私企等非公务车将不再受限于每周停驶一天的管制规定。
屈指一算,从去年10月11日起,到今年即将到来的4月10日止,该《交通管制措施》的实施已接近有半年的时间。而半年的时间,虽然说长不算长,但是说短也不算短。因此,人们在执行该通告的过程中,应该已有所习惯了。而且,其中的利与弊,也相信大家早已感觉到或看到了。让一定的时间来检验这个规定的正确与否,依笔者想,应该是当时定为试行的初衷。这充分体现了一种执法的人性和和谐。
那么,4月10日的试行结束后,未来该不该决定继续执行下去呢?对此,其还得从这半年时间,我们于中所感受到和看到的利与弊说起。
要说其中的弊,可能也就只有一点。那就是出行没有自己开着车方便一些。但是,这个所谓的不便,恐怕并不是有多大,甚至于不需要那么急等而谈不上什么不便。因为,虽然让私家或私企车每周限行而停驶了一天的时间,但是公共电汽车、省际长途客运车辆及大型客车、出租汽车(不含租赁车辆)、小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并没有被限制。所以,它们还在一如既往地运行。而且,这些公共交通工具在北京于数量和路线等上还是能基本满足和方便市民出行而乘用的。再说,一周有七天,而停使私家或私企车只就那么一天的时间。所以,即使有些许的不便,稍微克服一下也就过去了。
因此,说限制私家或私企车每周停使一天之弊,也是仅此而已。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在半年时间里早已习惯了这种限行,也习惯了限行那一天不开车而通过其它交通工具,甚至步行的出行方式。
然而,说起我们在限行期间所感受或看到的好处,这却是有很多了。
从大而言之。限行措施是利于环境保护的。因为少开一些车,就减少了机动车一些尾气的排放而少影响了空气质量。于是,让我们少受了一些大气污染的慢性危害。这既“造福”了自己,也“造福”了他人。所以,这种利己利人的事,很值得我们去为之。而且,还应该是自觉自愿。并以身作则地号召或倡议身边的人或认识的人,甚至不认识的其他更多人来少开一天,或者更多天的车。健康是最大的财富,如果没有健康,开车跑得再快而也能赚到更多的钱,这可能也会一转手就送到了医院不说,还要饱受病痛之苦。甚至,有的人失去了本该享受其财富的更多或更长的时间。这更是得不偿失。
再则,开着私家车出行就果如那么的方便快捷吗?这可不一定。因为马路的阔宽是受许多限制性的,而车却可以随时增添,尤其是现在人们的腰包越来越鼓了,而车价却一天天没那么高而“每况愈下”了。于是,很多人都能买得起车而时刻在增加着马路上来往的车辆。这随之而来的是,就造成了许多交通压力上的问题。尤其是因车多而造成的堵塞,而让通行不畅。这停那堵,于是就浪费了许多的时间,甚至有时连步行也该到达目的地了,而开着车却迟到了许多的时间。这又叫什么开车的方便快捷呢?其说来说去,都是车多惹的“祸”。反之,如果没有如此多的车开在马路上,其就畅通多了。而继续实行机动车辆限行制,就是缓解其问题的最好办法之一。
我们再从经济的角度来看。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成本,肯定是比自己开车出行要省去很多。这是勿庸质疑的。但是,其还不仅是如此。因为,由于因车多而造成的停等时间,以及频繁的启动次数,这都在原本正常行驶的基础上而白白耗去了许多的油。而那多耗去的油,其可是要用钱去买来的。如果,有谁不信,试问一下,在交通堵塞之停等时间,有谁是完全将车熄火的呢?而这本不该多出而事实上却多出了油费,其“罪魁祸首”又是谁呢?还是那一句话,都是车多惹的“祸”。诚然,有车族或许都不差钱,但是这个因停等所多花的油钱,确实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所以花得不值而很冤枉。钱再多,那也是通过流血流汗或费心思等赚来的,而白白丢去了,这又何必呢?而继续实行机动车辆限行制,就是在我们省钱。
最后,我们再从安全的角度来看。马路上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而且其中也不乏车毁人亡的严重事故。然而,寻根问底分析其原因。可能因车多而造成的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如果,没有那么的车,马路上就不会那么的拥挤,而没有那么的拥挤,于是就没有那么多的“磕磕碰碰”了。而继续实行机动车辆限行制,在某种程度上的作用,就是可以减少一些交通安全事故。
因此,北京有必要或应该将目前实施的交通管理措施,继续进行到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