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4日发表于<<浙江法制报>>第2版
2009年2月4日发表于<<华兴时报>>第2版
为何不让机关人员刷卡上下班?
■作者:梁萍
节后上班第一天的早上,扬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市民观察团的成员兵分几路,拿着摄像机在政府门口逮“迟到”。(《扬子晚报》2月2日报道)
对此,官方的评价是予以了高度的赞赏和肯定。扬州市级机关工委田伟副书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市民观察团作为市民群众的代表,对政府工作人员、对机关作风进行多形式的监督,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这对他们的工作也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值得肯定。
然而,笔者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按时上下班,这是连普通工薪族都能做到和做好的最起码事,而严以律己并以身作则的机关人员,甚至官员还需用人去监督吗?如果,连这也要观察团的成员去“观察”,那他们就果真是“任重道远”而够废寝忘食地去忙乎了。身正不怕影子斜,欢迎监督,而且那也是观察团的权利和自由。或许机关人员们会如此的信誓旦旦。但是,很遗憾,还是有人在“观察”中不知道准确的上班时间,还是有一些迟到者被“逮”到了。
机关人员上班迟到,只是在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吗?其它节假日后就不会发生类似的现象吗?机关人员上班迟到,只在每一个节假日后第一天吗?平常的工作日就不会发生类似的现象吗?或许未必吧?否则,观察团就不会如此有组织地“兴师动众”了。或许这种事已被他们早已屡见不鲜了,或许这种事已发展到他们不能再等闲视之了。于是,他们就来了,并将此列为重点的工作,开始“观察”了。这不是吗?连上班的时间也用“大概”是8:30而回答得模棱两可,这样的机关人员还能保证上班不会迟到吗?
观察团用摄像机“逮”机关人员上班迟到的做法,有监督的作用,但也非是长久之计。因为他们不可能天天都来政府的门口“照”,毕竟他们是“民间”的,还要为自己及家人的衣食住行去工作,而且他们还有其它方面的监督工作需要去“观察”。所以,要想从根本上完全刹住机关人员上下班迟到或早退的懒散之风,还得靠单位及其单位的领导。
当然,笔者并不是要单位派专人或者领导亲自在机关大院的门口来“逮”迟到或早退者。因为派专人来“逮”,这很浪费人力,而且派谁来又合适呢?领导亲自来“逮”,这虽然很有震慑作用而非常合适,但是领导们有这个多余的空闲时间吗?
这也不可靠,那也不妥。那么,到底用什么办法来约束机关人员们按照正常作息时间工作呢?其实,办法很简单,也很有作用,而且不需要用人来管人。那就是学习企业的先进做法,靠系统来完成这一工作。在机关大院的门口设几个“卡钟”,然后给每个机关人员发个“IC卡”。这样,在上下班时大家刷卡进出。而且,这张“IC卡”还可把工作证的内容直接印上而取而代之,以及在其它方面发挥一卡多用的功能。
当然,只光靠系统来收集机关人员们的考勤信息,而没有对应的惩处办法,其作用也是不大的。不过,笔者的话还没说完。那就是在电脑里将考勤系统与工资系统,甚至考核晋升系统等相关联。于是,迟到或早退多久就按时薪扣多少工资,不刷卡者就按旷工扣薪,迟到早退或旷工超过规定时数的就不予以晋升。如此而来,看谁还敢不按正常的上班作息时间而自觉执行。而且,这样做,还不会“伤”了人与人的“情面”,规矩如此,并是由电脑系统来自动“执行”的。
或许,有人会问,搞得这么“复杂”,会不会耽误了机关人员的上班时间。不会的。这是企业多年的成功和成熟做法。一个人刷卡就那么一两秒钟时间,企业有的几百人,有的几千人,甚至上万人,几乎在最多半小时内就刷完了,难道政府一个机关单位的人比企业还多吗?或许,有人会问,机关人员短时或短期外出工作而不能刷卡怎么办呢?这也好办,写请假条,或外出单,或出差申请单,待主管领导核准后,凭单修改出勤系统就可以了。如此而来,还可让领导知道其的去向,避免一些机关人员私自外出的假公济私,甚至招摇撞骗等歪风邪气现象。
此办法的未尽事宜,请去一些企业考察学习。因此,笔者就不再详述了。
让机关人员刷卡上下班,不是什么难事,也不是什么复杂事,更不是什么特别事,这关键看能不能放下所谓的官架子。
http://epaper.yangtse.com/yzwb/2009-02/02/content_12169587.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