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醉学生以安课堂甚是荒唐缺德
■作者:梁萍
真是荒唐!义乌一名14岁的学生上课聊天,影响到了其他同学。暑假辅导站的老师拿他没办法,竟请他到办公室喝啤酒。这名学生醉酒后,整整睡了一个下午,也不能继续“捣乱”课堂了。(《今日早报》8月3日消息)
真不明白,如消息中的这位老师是怎么被尊为以师的?其竟然连最起码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怎样的也不清楚。简直把自己的学生当成了社会上的兄弟哥们,甚至酒肉朋友。或者,把自己的学生当成了社会上学艺练技的徒弟,而师徒情深义切。于是,闲来没事,以诚相约,推杯碰盏,而且,不醉不休。如此的荒唐,不得不让人对社会办学产生误解。难道社会办学的学校,搞的是江湖上的那些套路或规矩吗?
当然,或许笔者错怪了这位老师,其是非常清楚自己与学生那种应该具有的关系的,只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实在是因为该学生太“顽烈”了,老师不想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或者是不想在课堂里有害群之马。于是,顾大局,识大体,想因此而不影响到其它所有的学生。这不是吗?老师的目的真还是达到了,调皮的学生醉了,并在沉睡中安静了一个下午,课堂也安宁了。老师就是老师,想的办法既不得罪学生,也很有效果,这一招真是完全之策。但是,明天这位学生酒醒后来继续上课,而且在课堂上仍然“本性不改”,那么老师又该怎么办呢?还是给他喝酒吗?甚至在酒中再加点安眠药之类吗?
大家别说,这位老师在教育战线工作真是有些“屈就”,如果其生在新中国之前,上个梁山进个县衙什么的,准保是个很好的师爷。不过,可惜那万恶的旧社会一去不复返了,而且是永远永远。
教不严师之惰。该学生真的是“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了吗?从事实上来看,其也就是在课堂聊聊天而已。每个人都年少过,每个人也做过中小学生,该老师也不例外。上课学生不专心听讲或作业,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不对的。但是,这对于老师来说,算一件天塌下来的事吗?不会如此吧,只不过是“小儿科”而已,稍微管教一下就可制止的了。关键是看老师是不是想管,是不是要管,是不是有在管,并有好的管教办法。不管是老师的懒惰,以酒蛮横放倒学生更是严重无师德。说起来真的是荒唐好笑,连个制止学生在课堂上聊天的事也管不了和管不好,这样的老师还配继续站在学校教室的讲台上吗?
酒这东西,对于能喝的成人来讲适量而止是个好东西,当过量了却是害人害己而会出事的。但是,酒对于一个只有14岁的学生,而且其是从来滴酒不沾,老师却让其喝酒,并一醉方休。这简直就是在残害青少年的身体健康!这且不说,人家的家长是抱着殷切期望把孩子送来“培优”的,目的是想让自己的孩子如辅导站的名字一样,能成为“小博士”。然而,老师却把欲塑为“小博士”的学生醉倒了而无法上课,这难道不是在误人子弟吗?而且,人家家长可是缴了培训费的,或许数目还不小,老师的如此之举对得起学生家长的血汗钱吗?“天地君亲师位”,虽是古时候的说法,而且颇带封建主义色彩,但也不无道理,新的一些说法将其“君”也由原皇帝引申到了“君子”。无论怎样,“师”与“君”的地位是一样崇高的。然则,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老师收了学费却醉了学生而无法上课。如此取财之举算是哪门子的道啊?
如今的社会办学是件好事,可说是教育事业的一大进步,但也难免鱼目混珠或泛滥成灾,尤其是一些学校或培训班,抓住一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切心理,利用节假日打着“培优”的幌子,肆意敛财。因此,相关主管部门是到了该管一管的时候了,同时也奉劝一些家长们多对这些学校留个心眼找些有资质的正规学校或培训班,否则是把血汗钱网大河里扔,连个泡也不会起。不过,话说回来,孩子的假期本来是要让他们在一周或一个学期后,虽然不忘学习,但是更多的时间是让他们自由做想做的事而起到合理的调节作用,所以,去上不上一些“培优”学校并不重要,而且,如果在节假日给他们过重的压力还会适得其反的。(点此返回阅读更多文章)
http://jrzb.zjol.com.cn/html/2008-08/03/content_3367125.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