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派出所门前怎么也会被抢被刺呢?
■作者:梁萍
“警察!有人抢劫了!”面对手持尖刀的歹徒,云南个旧市民陈静云想到了距离20多米远的派出所。但是,不管她怎么呼救,亮着灯的派出所值班室里都没有任何回应。(重庆晚报7月12日消息)
不足30米的距离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呢?正如记者的测试,以平常速度行走,用时23秒。而跑步,只需10秒左右的时间。然而,就是在离派出所如此短的距离下,犯罪分子的抢劫和伤人暴行却得逞而逃之夭夭了。这简直就是一个荒唐的笑话,叫人难以置信和百思不得其解。与公安机关为邻也不安全,那么何处才是安全地呢?
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最安全的地方最危险。一直以来,许多人一直怀疑着这个逻辑的正确性。后来,终于有人弄明白了,原来它不是个什么“公理”,而是一个强盗逻辑。当然,强盗逻辑更多的时候是坏人用的。公安派出所及其相对近距离范围内,这对犯罪分子而言是最危险的地方,在这做奸犯科简直就是自投落网和自寻死路。所以,从一般道理来讲,他们应惧而远之。然而,事实上,犯罪分子却在此下手了。这难道真的是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吗?回过头来,我们来看受害者方。与公安机关为邻,应当是相对安全些吧!应该放心走在与派出所近在咫尺的路上了吧!然而,事实上,受害者却在此被人抢了刺了。这难道真的是最安全的地方最危险吗?
在派出所眼皮底下发生了这种恶性抢劫案件,公安机关的威严何在?颜面何在?避开出警快慢与否等不谈,光就在派出所附近也会出事来看,无论警方有何种理由,这都是说不过去的。毕竟公安机关是犯罪分子的“天敌”,毕竟派出所建在这里不是个花架摆设,毕竟派出所的灯还亮着,毕竟所里还有人在“专心地”值班着。于是,人们不禁要问,公安机关的震慑力是如何被消失地呢?是什么原因让犯罪分子感觉到本是最危险的地方而最安全了呢?是什么原因让群众现在觉得最安全的地方原来也很危险了呢?因此,派出所此时说啥,也是无济于事的,甚至是强词夺理。这不是吗?事情就是出了,而且出在离派出所很近很近的地方。
在派出所近距离范围出事,确实是不应该有的。连自己门口的治安也保不住,还能保所管的辖区的一方平安吗?
派出所附近也出事了,派出所要检讨。
当然,或许事件是个偶然,或许是犯罪分子太嚣张而无法无天,或许是犯罪分子有意挑衅,或许是犯罪分子愚蠢而不知死活。所以,无论是公安机关的震慑力有多大,也难免犯罪分子不在派出所附近亡命挺而走险。但是,值班的民警是真正听不见来自于28米之远的呼救声吗?事实上,记者在这个距离的测试结果是连正常的说话也能听见。这难道是受害者声嘶力竭的求救声,比正常的说话声音还小吗?这恐怕是连三岁小孩也不会相信的。而且,事发时间是晚上快10点的时候,这时外面应该没那么吵吧,同时所里只有一个人值班,因此所里应该很安静吧!这样的情况下,真的是没听见吗?对此,警方的解释是,值班民警正在专心工作。这个“专心”又有人会相信吗?恐怕是守着电话在打瞌睡吧!反正有事会有报警电话把人叫醒。当然,这只是笔者的猜测,不过,或许这样的猜测者会有很多。到底是怎样个情况呢?天知,地知,值班警察知。这只有良心才能找到真正的答案。公安机关破案的能力是很强的,我想要查个值班民警是否在做什么,这应该不难吧!除非是不敢面对实事求是。
没能最快出警,使犯罪分子得逞而逃之夭夭了,派出所要检讨。
“事后,李某说,当时他正在屋里认真工作,比较专心,没有听见受害者的呼叫。最后有人到值班室里呼救,才知道附近有人被抢,立即追了出去,但歹徒已经跑远了。当时派出所只有他一个人值班,怕派出所的东西被盗,他追了一段就返回了。”追没追到,要不要继续追?这在某种程度上讲,已不重要了。因为,犯罪分子已逃之夭夭而无影无踪了,可能追也是白费力气。这时不再追是应该可以理解的。但是,值班民警却把顾忌派出所的东西被盗而作为不追的理由却是很荒唐的。真的是不会说话。难道派出所的利益大于人民的利益,派出所的利益大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这就是所谓的人民警察为人民吗?因此,在此笔者也要提醒一些干警们,在对公众做一些交代时要慎重和不说错话,当然更重要的实事求是不说假话。
人民群众与派出所的利益孰重孰轻,派出所要检讨。
派出所眼皮子底出事,近在咫尺本能听到求救而可快速出警,人民群众利益永远高于一切。受害者却被抢被刺而住院了,犯罪分子却得逞而逃之夭夭了。这对于离出事地只有28米的派出所,还有脸理直气壮地说什么吗?啥也别说了,赶紧破案,赶紧检讨自己的一切,赶紧去给受害者一些歉意和安抚。
http://cqwb.cqnews.net/cqwb/html/2008-07/12/content_93511.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