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我的情感梦想文化 |
分类: 媒体发表稿件(发表型) |
楚天都市报: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记者关前裕 庞正)
2007年9月20日晚,全国首届道德模范颁奖晚会在中央电视台隆重直播,308名模范的高尚道德感动着无数人。那个晚上,观看颁奖晚会的“校正”也受到巨大震撼,促使他(她)最终替母偿“良心债”。
昨日,我省3位全国首届道德模范——吴天祥、黄来女、赵传宇接受了记者采访,他们对“校正”的母亲和其本人给予高度评价。
吴天祥:我想当面鼓励他(她)
吴天祥说,一个人若丧失了基本的诚信,一切都可能丧失。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人人都讲诚信,社会才会和谐,才能营造出道德的春天。
他认为,那位女邮递员尽管曾经挪用了汇款,但在生命的最后关头醒悟了过来,并嘱托子女代为偿还“良心债”,这说明她的心灵仍然是高尚的,她的人格仍是可敬的。“一个人犯了错误不要紧,关键是她能够纠正自己的错误,她还是有良知的人,仍是一个有德行的人。”
吴天祥同时认为,“校正”能够遵照母亲的遗愿,勇敢地站出来替母亲纠错,他(她)的行为也是高尚的,体现了一个人应有的道德和良知。
吴天祥说,一个人不怕犯错误,就怕不改正。“我愿意和‘校正’见面,和他(她)谈心,以实际行动支持他、肯定他(她)、欢迎他(她),向他(她)表示敬意。”
黄来女:很佩服她改正的勇气
“她的这份改过的勇气,令我很佩服。”黄来女说,那名女邮递员在她生活困难的时候做了挪用汇款的错事,一直为此备受心灵的煎熬,在最后关头,她勇于说出来,改正错误,这说明,她的本性是善良的,至少是个有良知的人。
黄来女说,这是一个关于诚信的活教材。不讲诚信,即便是一时可能会得到好处,但心灵却会背上一个沉重的“十字架”,灵魂一直不得安宁。
黄来女也认为,“校正”最终能够完成母亲的遗愿,这说明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是巨大的,能够带动更多的人向上、向善。“黑夜里,一盏灯可能照不到太远;但若每个人都化作一盏灯,就能够照亮整个夜空。”
赵传宇:“校正”的母亲难能可贵
“我很佩服‘校正’母亲的举动。”赵传宇在电话那头说,虽然“校正”的母亲当年挪用了别人的汇款,但十几年后还一直念念不忘,说明她一直为此自责,忍受着良心的谴责。
现在有些人视财如命,这样的人就算用了别人的钱,也丝毫不会放在心上。而“校正”的母亲是善良的,也是负责任的。当年她曾认真找过汇款人,十几年过去了,当所有的人几乎都忘记这件事情时,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勇敢地说了出来,交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这是很需要勇气的,是难能可贵的。
读者网友热议
精彩的报道太多的感动
武昌34岁的读者张女士:这几天一直在关注“良心债”的报道,心里总是七上八下。今天看到寄款的兰明也被找到了,这块石头总算是落下来了。
没找到乔云霞之前,我暗暗替“校正”担心:假若乔云霞因为没有收到汇款,人生遭遇了变故,“校正”即使不出面,又怎么逃脱得掉良心的谴责?假若遭遇变故的乔云霞突然得知是别人的错误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她又如何能接受?幸好,乔云霞找到了,她生活得很好。
这之后,我又为兰明担忧,会不会因为这一笔截留的汇款,让他对乔云霞产生误会?幸好,他们之间只是失去了联系,如今一切真相大白,他们之间的友谊一定会更加深厚。
事情总算有了完美的结局,感谢你们为读者提供了这么精彩的报道。
读者梁萍:6天过去,“良心债”终于在元宵节前找到了主人。回头再看,这事件实在给我带来了太多的感动。
我对校正的母亲表示敬意。人难免犯错,关键是犯错后是否愿意改正。校正的母亲在临死前做到了这些,讲出了自己的亏欠,还要求子女一定要还款于人。
再者,在当时汇款退回时,她找过汇款人,只是在最后无法找到并无人追查的情况下,因自己经济困难而犯下错误。事隔十多年风平浪静,如果她老人家守口如瓶把此秘密带进棺材,也无人知晓。所以,她让我感动。
我对校正表示敬意。他(她)在母亲告知真相后又隐瞒了3年,但那是孝心带来的思想障碍,虽有些自私,但也可叫人从感情的角度上予以理解。
他(她)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后终于理解了孝心的真正含义,所以,他(她)勇敢地跨出了还良心债的步伐。他(她)也让我感动。
我还要对兰明表示敬意。兰明在给乔云霞汇款时,已不再是乔云霞哥哥的部下,之所以寄钱给乔云霞,是因为为人正直的指导员家境困难,也是对他的敬重和佩服。我为兰明对战友的情谊感动。
当知道事情的真相后,乔云霞和兰明都原谅了校正的母亲,兰明还表示如果乔云霞不需要这笔钱而校正家里仍然需要,愿意将这笔汇款还给“校正”。他们再次让我感动。
“愿您在天堂安心”
荆州48岁的读者陈先生:1979年我参军入伍,算得上跟兰明、乔根发是一个时代的军人。平时谁有困难了,战友之间都会相互帮助和支持。所以,兰明给乔云霞寄钱,兰明和乔根法之间那种深厚的友谊,都让我看后心里特别温暖,像是回到了过去。
也可能由于经历了那个年代,我特别理解“校正”的母亲,当初如果不是万不得已,她一定不会动用那笔钱来救急。况且犯错之后,老人家十几年内疚,经受了那么多煎熬,又在临终之前道出一切。而“校正”最终通过媒体归还了这笔钱,我想,任何人都应该原谅他们母子。
网友春雨润物:道德是有力量的。1500元汇款的秘密,在埋藏十几年之后终被打开,真相经漫长蜗行之后回到原点,背后推动力既有当事人道德良知的不断煎熬,亦有社会道德教育的启发感化——从连续两年的“全国道德模范表彰暨颁奖晚会”使得“校正”彻夜难眠的巨大影响中,我们能感受到,道德教育那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而又穿石裂云的坚忍力量。
网友晨柳:新年伊始,看到这种感人的新闻,我又流泪了。世间自有真情在,您(校正母亲)虽然做错了事但良心未泯,道德什么时候回归都不晚,愿您在天堂安心。(网友发言详见荆楚网、大河网、新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