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虚词的语法特征及介词、连词

(2007-04-05 19:57:53)

第五节 虚词的语法特征及介词、连词

    学习要点:掌握虚词的语法特征,了解介词、连词的分类及辨析。  

一、虚词的语法特征

    虚词没有词汇意义,只有语法意义。 汉语由于缺乏印欧语言那样的词性变化,许多语法意义要靠虚词来表示。例如,表示动作的完成须在动词后加“了”;表示动作的持续须在动词后附上“着”;表示并列常在前后两项之间加上“和”或“并”;表示偏正关系常在偏项与正项之间加上“的”或“地”。因此,掌握每一类虚词的语法意义,了解每一个虚词的用法,对准确地表达思想和理解话语都有很大的帮助。汉语虚词的用法有灵活的一面,也有固定的一面。所谓灵活的一面是指加不加虚词意思差不多。如“他的哥哥”和“他哥哥”、“玻璃被打破了”与“玻璃打破了”意思差不多。所谓固定的一面是指加不加虚词意思不一样。如“爸爸的妈妈”和“爸爸妈妈”、“吃了饭”和“吃饭”意思不一样。讲语法,主要讲明后一种情况。

    虚词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主要作用是连接和附着,被连接和附着的是各类实词和词组。根据实词与虚词之间不同关系,可以把虚词分为下列各类。

二、介词

(一)介词的语法特征

    (1)表示时间、处所、方式、对象等语法意义。如:

    从明天(开始)(表示时间) 在家(自修)(表示处所)

    按原则(办事)(表示方式) 把作业(做完)(表示对象)

    (2)介宾结构主要充当状语,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如“从车上下来”“比他高”。有的介宾结构可以作定语,但要加“的”,如“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在桌子上的书”。少数介宾结构可以充当补语,如“工作到深夜”“睡在床上”。介宾结构不能做谓语。

    (3)“在、向、于、到、给、自”等可以直接附着在动词或其他词语后边,构成一个整体,相当于一个动词。如“落在我身上”“奔向二十一世纪”“取决于你的考试成绩”“勇于实践”“走到了目的地”“献给人民”“来自纽约”。

(二)介词的分类

    (1)表示时间方所:从、自、自从、于、 打、到、往、在、当、朝、向、顺着、 沿着、 随着

    (2)表示方式:按 、 照、 按照、 依、 依照、 本着、 经过、 通过、 根据、 以、 凭

    (3)表示目的:为 、 为了、 为着

    (4)表示原因:因 、 由于、 因为

    (5)表示对象、范围:对、 对于、 把、 向、 跟、 与 、 同、 给、 关于

    (6)表示排除:除、 除了、 除去、 除非

    (7)表示被动:被、 叫 、 让 、 给

    (8)表示比较:比、 和、 同

    上述介词中的“着、了、过”是语素,不是动态助词。

(三)介词与动词的区别

    现代汉语的介词大多数是从古代汉语演变而来的,有些词还兼有介词和动词两种功能。如“在、为、比、到、给、朝、经过、通过”等。

    他为谁?为大家。(动词)

    我们为人民服务。(介词)

    学校的大门朝南。(动词)

    学校的大门朝南开着。(介词)

    今天我们比技巧。(动词)

    你比他强。(介词)

    计划通过了。(动词)

    通过学习,我们提高了认识。(介词)

    二者的区别在于:

    (1)动词能肯定否定相叠表示疑问,介词不能。

    他在不在宿舍?(动词)

    他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在”为介词,不能改为“在不在”)

    (2)“X+宾”的前后是否有别的动词,若有别的动词,“X”是介词;若没有别的动词,“X”是动词。 如:

    火车到站了。(动词)

    火车到十一点钟才进站。(介词)

    他在宿舍。(动词)

    他在宿舍住。(介词)

    他住在宿舍。(介词)

    (3)大部分动词能带动态助词“了”,介词不能。

    汽车经过了八一桥。(动词)

    经过认真的考虑,他决定到新疆去。(介词)

    他给了我一本书。(动词)

    他给我买了一本书。(介词)

三、连词

(一)连词的语法特征

    连词的作用是连接,没有修饰作用。从连接的成分看,有的是词或词组,有的是分句。从连接的方式看,有的表示联合关系,有的表示偏正关系。 每个连词必定连接一定的成分并表示一定的关系。 如:

    讨论并通过(“并”连接两个动词,表示联合关系)

    因为今天要办很多事情,所以天刚亮他就出门了。(“因为...所以”连接的分句,表示偏正关系)

(二)连词的分类

    根据连接方式的不同,可以把连词分为两大类:表联合关系的和表偏正关系的。

    (1)并列连词(表示联合关系)

    A、连接词或词组的:和 跟 同 与 及 以及 而 而且 或 或者

    B、连接分句的:并 并且 于是 从而 甚至 况且 何况 然后 接着

    不但...而且 与其...不如 或者...或者

    与其...宁可 不是...就是 要么...要么

    (2)偏正连词(表示偏正关系)

    A、连接词或词组:而

    B、连接分句:而 只有 只要 尽管 不过 不论 任凭 以免 以便

    免得 除非 就算 假使 即使 如果 以致 因此 由于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三)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有的连词既可连接词或词组又可以连接分句。

    a、并、并且

    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今年的工作计划。(连接动词)

    教室干净、明亮并且温暖。(连接形容词)

    他一九三七年参加革命,并在同年入党。(连接分句)

    b、不但...而且

    水库不但要修,而且要修好。(连接分句)

    不但在这个车间,而且在全厂都实行了承包制。(连接介宾词组)

    c、而

    “而”这个连词用法不同,则意义不同。既可用作并列连词又可用作偏正连词;既可连接词或词组,又可连接分句。

    文笔简练而生动 少而精 战而胜之(顺接)

    经验是宝贵的,而经验的获得又往往是需要付出代价的。(顺接)

    这里已经春暖花开,而北方还是大雪纷飞的季节。(转接)

    这种苹果大而不甜。(转接)

    (2)同一类型的连词用法有区别。“ 和、跟、同、与”都可以连接词或词组,但有一些区别。“跟、同”用于口语,“与”带有一些文言色彩,口语里用得少,文章里用得最多的是“和”。“及”和“以及”也有不同的地方,“及”只能连接名词性成分,不能连接动词,也不能连接分句。“以及”没有这些限制,其前面还可以用逗号隔开。

    (3)有的词兼属连词和介词两种功能。 如“因为、由于、和”等。

    因为天下大雨,所以没有出门。(连词)

    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介词)

    可以用如下方法区别:

    A、和、跟、同、与

    作为连词,它们表示并列,所连接的各部分平等,不分主次,因此可以互换位置而意思不变。如:

    “他和我都去过北京”换成“我和他都去过北京”意思不变。

    作为介词,它们前后两部分有主次之分,不能互换。若调换位置,意思就变了。如:

    我和他谈过这件事。(以“我”为主)

    他和我谈过这件事。(以“他”为主)

    B、因为、由于

    二者作连词和作介词的意义相同。区别在于:作连词用时,连接的是分句;作介词用时,连接的是名词性词语。如:

    由于他身体不太好,老师不让他参加校运会。(连词)

    由于健康原因,老师不让他参加校运会。(介词)

    (4)有些起关联作用的副词也可以用来连接分句,它们与连接分句的连词的区别是:关联副词既有关联作用,又有修饰动词的作用,因而只能出现在动词之前,不能出现在主语之前。连词只表连接,因而既可出现在主语前,也可以出现在主语后。如:

    他虽然没有听懂,却没有再问。

    虽然他没有听懂,但他却没有再问。

    (5)有的连词还可以连接句子或句群。如“因此、但是、可是、所以”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