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教学要求
(2010-09-16 10:16:51)
标签:
育儿 |
【阅读教学】:
五年级阅读教学要进一步体现阶段性。
1、比较熟练地查字典。有较强的识字能力(生字表生字会认会写,在阅读和写作中正确理解和运用)。
2、书写速度和良好习惯(坐姿、执笔)。
3、阅读能够理解主要内容。领会有一定内涵的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能领悟一些表达方法。有自己的见解。
4、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学习浏览,能够根据需要收集有关资料。
5、课外阅读量不少于50万字,背诵古诗文不少于30篇(段)。
6、听别人讲话要认真、耐心,能够理解主要意思,并且能够转述。能够清楚明白地口述自己的见闻。
7、乐于跟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口语交际时文明礼貌,能够围绕一个意思当众说,而且态度大方,语句比较通顺连贯。能够领会别人说话的主要意思。
8、“篇”的训练是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要增强单元的教学意识,把握教材的编排特点,课型特点,注意联系,突出重点。教学要体现年段的特点。
9、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特别要重视学生充分读书,指点学生围绕重点开展讨论和交流;要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李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语文的方法,提高自学能力。
10、能写简单的作文,学会写常见的应用文。作文要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的条理,语句通顺,书写工整。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不写错别字。激发学生写作积极性以及成就感,养成想清楚再写,写完后认真修改的习惯。
11、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的环境,努力勾践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
这样的训练一道注意从内容入手,切不可机械繁琐地进行形式的讲解。
理解感悟是第一位的。
段落(或者部分的)阅读训练要在整体这个背景之下进行,不可脱离整体孤立地进行。
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自主阅读和讨论,通过读和议,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做到入情入境,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并受到熏陶感染。
通过读或者议,解决学习中的疑问,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在充分重视和把握课文的基本思想内容的前提下,鼓励、尊重、引导学生比较交流各自的个体阅读感受,形成互动,加深理解,丰富思想。
【作文分析举例】略
怎么样瞄准“简约而高效的教学”
的大任务——它就在单元目标和本课的习题中。
至于每课的字词、句以及听说读写是常规任务,它是在直接指向语文的大目
标——“理解、积累、运用”,也是落实各个单元的语言训练形式啊!
的讲究。尤其是——如何使用教材,如何针对学情,使得教学高效!
1)文本每一处的意思清楚明白;
2)文章主旨、思路清楚明白;
3)重点内容和语言训练(表达方法)开掘处清楚明白;
4)课后习题清楚明白。
【文本不清楚明白,不深入理解作者和教材编写者的用意,是非常不负责的
和非常危险的】
2
1)本课对本班学生来说,难不难?
2)哪些地方比较难?或者哪些学生会感到难?
3)他们会知道些什么?
4)不知道的是什么?
【学生这些不知道的才是我们的教学内容,根据这个来针对性的设计教学
预设】
想:这个教学目标符合本年段、本单元、本课的要求吗?目标杂芜过多,
特别是课文的主旨、情感容易偏颇,而知识结构与能力(特别是表达方面
的)容易忽略:
1)知识目标:本课的生字新词,句段(篇)方面的;
2)能力目标:理解意思和含义,或者思想感情;朗读能力的训练;(听
与说的训练贯穿在每课、每时每刻,也应该是有年级要求和目标的)练写
,(想象画面,替某人物想,设想某一情景(境)等,仿写某一句式,某
一画面、场景、人物等;从某一个重要的标点,从某一句特定意思的话,
等等地方打开,插入一定的内容——注意它决不是很随意的练写,这种
练写一定起着某种加深、张开、拉开层次,或者递进的理解、升华作用)
3)情感价值目标:文章主旨对学生产生的体验和情感升华内容
4)预习须充分在今天十分重要
或者几点——它很可能就在课后习题中,也可能就在《语文乐园》里,在
制定“能力目标”时一定要细读教材,精要选定,千万不可过泛或偏颇】
这个“突破口”就是牵一发动全身的那个“一发”,这个“一发”处
找的好,就准确把握了这篇课文的关节要害,便于把握整体与部分。
高效教学,即是把正确的教学目标变成教学效果。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
变成教学效果的过程里,对阅读文章切入口的把握和处理,成了成功与
否方向性的标志。切入口在哪里?一般而言,它在文章的关节处:
1)文章的总起句段;
2)文章的过渡句段;
3)文章的总结句段;
4)文章的中心句段;
5)文章的意义深刻的句段;
6)、文章的重点句(段)。
【有时还可以从学生的疑难问题入手。不管哪一种突破口,都要从整
体上把握后,抓住这个突破口——引发学生找到与突破口有关联的内
容——部分(某一部分的内容),找到与突破口的联系上来,从突破
口进去,最后又回到突破口上来——回到整体。在此基础上寻找、抓
扣语言训练,就更准确了。】
如:老师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班上学生的学习状况,老师自身的文
化修养和善于驾驭的形式等。如薛发根式的由几个词语——全文大意
——再到词语所在段落【或者切入点】——最后回到全文上来;又如
学生疑问,扣到主要问题,深入研读,找到切入口;再如朗读式……
【你能够归纳出几种来?试一试吧】
6、 如何使用教材进行语言训练
式的基础上,或者在这个过程中,抓住重点地方(相关段、句或者字
词)进行想象(画面、情景、人物心境等),爱特定的语境下设身处
地感受、体验,进行补说,补写,仿写,延伸写;利用换词比较,换
句比较原句的斟词酌句的曼妙……利用教材的某处,某种语言形式(
可能是构段,也可能是句式,还可能是修辞,更可能是某一描写……
利用教材(课文)后面的习题进行大量的语言训练。当然,朗读也是
极其重要的语言训练。
今天,仍然没有看到课改给学生(社会、家长,包括教师自己)带来
学习成绩比较轻松地好起来的势头。学生的学习还在依赖于大量、频
繁、重复的作业,让人怀疑这样多的作业是老师的法宝吗?是老师的
智慧结晶?我们必须重视作业的研究了!
1)配套教辅资料《课堂作业》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学生状况(不同的
学习水平和实际情况),一定要有所选择、调适和前后时间的安排!
2)还可以根据学生实际自己(参考《课堂作业》)设计作业,根据
本课的知识、能力的比例和内容,适当“配餐”!
3)关键是作业量:一定克服无效作业——学生书写作业时间超过规
定的时间量;学生重复做已经做过的作业;可写可不写的……我们期
待作业少而质量高的老师!
4)提倡布置鼓励性的作业,有个体差异且针对性强的作业。
5)语文,除了识记性的知识类作业机械点,大多是能力型作业——
这样的作业多不如少,少不如无——语文是多读出来的,为什么不
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籍?奖励、引导怎么抄摘,怎么运用,一学期
下来,比一比学生读书的数量与质量:会讲故事,善于抄摘,更善于
运用到作文中(词句、描写、构段、思路引线,叙述角度……),甚
至把抄摘与作文运用直接与期末成绩按比例分成!
6)朗读也可以成为作业的,日记也可以成为作业的,抄摘更可以成
为作业的(而今国家要求学生抄写古代诗文,既可以学习,又可以练
字,何乐而不为?)
极其想看书,极其极其想看大量的书,极其善于找到什么是
自己的食粮——好词好句,没有见过的生疏词语,很特别的
句子,精彩的描写【她们知道需要这些,这就是了不起的成
就!!如果知道这些的好处,如果知道怎么样使用,如果还
知道使用后竟然如同在飞翔,那样的老师是最伟大的!!】
【还是基本规律:积累、理解、运用】
积累:词句、表达、方法与练习【日记等】,更有兴致的广泛与选择阅读。
理解:一般与重点字词句段篇内容意义、表达形式与方法、情感联系与升华。
运用:在听说读写中运用语言,在交流对话中练习语言,在重点空白处想象中发展语言,在练笔中深度发展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