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2018-01-22 16:16:05)
标签:
情感娱乐文化历史时评 |
分类: 我是文学青年 |
最近,一部叫《无问西东》的电影很火。我们全家去看了,我很感动,老爷说一般;少爷说,这样的题材如果让我来导演,可以更好。----少年再轻狂,当妈的也会信。
突然很想写点什么。想起我是在上一个本命年开始写博客的,一晃一轮过去了。写东西的过程其实是一种思考的过程,而在最近这些年,我居然慢慢地开始思考起做人的道理来了。
这两年我一直在折腾,离开了体制内的企业,去了一家民企,待了一年忍无可忍又回到体制内,然后不到一年,又被推荐到了现在这家非常市场化的合资企业,毕业后的前二十三年只在一家家单位工作,却最近的两年内换了三家单位。这一路的酸甜苦辣,虽不敢说是参透人生,但也有不少的感悟。
离开体制去一家民企,源于自己一直以来的不甘心,想证明一下自己的价值。但是当时的决策确实是相当鲁莽,一脚跨进了一家特别黑暗的企业,至今我几乎关闭了所有那一年的同事和领导的朋友圈,因为即使看到他们发的消息,都会让我回忆起那一年的黑暗和那种黑暗带给我的窒息感。好在我又有机会能够回到中粮。
当时有朋友问我,中粮是你开的啊,你想走就走,想回就回。我也觉得自己真的是有狗屎运的人,然后更有狗屎运的是现在又来了蒙牛,虽然工作要辛苦地多,但是确实也算一个事业上的进步。然后,当有一天我再度跟人聊我的狗屎运的时候,那个人跟我说:做事先做人,你的路是越走越宽,但有的人的路只会越走越窄。括弧:这马屁拍的,太有水平了!大概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开始思考起如何做人这个问题。
最近的这两年,我失去了两位至亲。16年初,婆婆去世。听到消息的那一刻,老爷在我面前嚎啕大哭。16年9月份,父亲去世。
婆婆的去世,让我学会了爱老公。父亲的去世,我开始醒悟要爱自己。爱一个人是什么,是能够分担他的痛苦,更是能够尊重并成全他的快乐。爱自己是什么,是要遵从自己的内心,做真实的自己。
所以,当我看《无问西东》的时候,我是真的很感动。这碗浓浓的心灵鸡汤,我喝的特别享受。
这个世界不缺完美的人,缺的是发自心底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
就像这部电影的四个章节:
第一篇章讲吴岭澜文理偏科的困惑,讲的是真心的最高境界,是对自己真心,发现并尊重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第二篇章讲沈公子以及他所处的那个特殊的时代,是最让我感动的部分,尤其是片尾的那七分钟,之前几乎你都没有注意到的背景画面或者背景声音,不经意间就是一位又一位著名的学者,是中国既有器识又有文艺的那一代名人;那一个又一个不经意的细节场景,处处都是真心,是正义,是无畏,是同情;这个年代的清华,就像他们的校歌里所写: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岿然中央。
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
莘莘学子来远方,莘莘学子来远方。
春风化雨乐未央,行健不息须自强。
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
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
左图右史,邺架巍巍,致知穷理,学古探微。
新旧合冶,殊途同归,肴核仁义,闻道日肥。
服膺守善心无违,服膺守善心无违。
海能卑下众水归,学问笃实生光辉。
光辉,光辉,学问笃实生光辉!
光辉,光辉,学问笃实生光辉!
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孰绍介是,吾校之功,同仁一视,泱泱大风。
水木清华众秀钟,水木清华众秀钟。
万悃如一矢以忠,赫赫吾校名无穹。
无穹,无穹,赫赫吾校名无穹!
无穹,无穹,赫赫吾校名无穹!
到了第三篇章,进入一个扭曲和变态的年代,李想和陈鹏的选择,讲的是真心和无畏;那个可怜但也可恨的中学老师和他同样可怜但也可恨的妻子,讲的是同情。
而第四篇章,是现实社会的写照,职场的勾心斗角,被无数遍践踏但总归还有的社会良知,虽然有一些生硬,但最后还是真心、正义和同情占据了上风,让我们姑且相信这个社会还不至于无可救药。
四个独立的篇章通过同为清华学子和一些巧妙的细节串了起来。对于清华大学,作为学霸我是有一些情结的。那年考大学的时候分数是够清华的招分线的,但当时根本就没想过填报清华,是因为犯怵,知道清华的各个学科读起来都很难,坚决不去。更主要的理由是当年外贸火爆,父母觉得选择贸大将来会有一份更好的工作。第二次跟清华擦肩而过,是考MBA,那年清华经管学院的录取线是479,而我的分数是482分。没有填清华而只填了人大的理由,是因为从我家去人大只要坐一趟公交,去清华要倒两趟公交。当然更主要的理由是考MBA没有第二志愿那一说,所以没敢挑战清华。
虽然对于没有去清华事实上也没有太多的遗憾,但清华对于中国的每一个莘莘学子来说,都是神一样的存在。不过一直以来,清华到底好在哪里,我的理解也跟大多数人一样,首先是因为招分线高,其次是因为是一个百年名校,第三是因为有许多名人。直到看了这部《无问西东》,对清华大学的景仰,才有了真正说的过去的理由。是因为器识其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百年清华,泱泱中国,也许现代的清华已经担不起当年的那首校歌,更可悲的是现代的中国教育已经不知道如何解读这个“德”字,现代中国的为人师表,已经再少有“停课赏雨”的从容。但时代无论如何变化,做人总不能缺少发自心底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只有先有了这样的器识,文艺(才华)方能有所附丽。先立德,才能立功,才能立言,江湖不分西东,都是这个道理。
就在前几天,我在处理一个同事违规事件的时候没有处理好。这位同事告了我一状,说我对她不公平。当天我非常生气,因为我已经极尽所能地给了她最好的离职待遇。但是这几天我又好好地回忆了我跟她谈话的过程,我知道我错了。即使是一个犯了错误的人,也deserve一次心平气和的沟通,而我当时跟她的谈话中,一定带着盛气凌人和施舍的味道,缺少一份发自心底的真心。当然我依然觉得我是没有义务去教育我下属的品德的,而且我也完全没有这个能力。但是我依然有义务去向她解释我做这个决定的理由,就像《无问西东》电影里那个许老师一样,我没有权力用懒得解释这样的冷暴力去对待一个犯了错误的人。
写这篇鸡汤,并没有写出任何新意来,其实起因是我和少爷对这部电影的理解有很大的不同,我很希望跟他说明白我的看法,但是这个年龄的少年是听不进我的絮叨的,我也知道他肯定没有兴趣看我的这一篇东西。但是没关系,是我自己的真心感悟罢了。
用片子里的两段话,送给少爷,也送给自己:
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May you always remember how precious you 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