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义乌 八岭坑古道上的清代古桥

(2010-05-05 11:31:56)
标签:

桥名

古桥

拱顶

拱高

普亨

义乌

旅游

分类: 旅游景点荟萃

在义乌佛堂八岭坑南侧的古道上,有4座清代古桥。

 

第一座古桥叫“元善桥”,桥名刻在拱顶北侧的扇形石上,这座桥呈单拱形,拱高七八米,桥长十余米,拱坡设两级浅浅的石级,基本平坦如大道,整座桥系用山涧里的石块搭建而成。

 

第二座桥叫“普亨桥”,也是单拱,拱高约如“元善”,拱顶没有坡度,平坦笔直,长度稍胜“元善”桥。“普亨桥”三字也见于拱顶北面那块扇形石上,须下到坑底方才看得清楚,右侧同时可见“光绪三十一年”字样。

 

第三条桥是一座小水坝,拦住了清清碧水,远山倒映水中,有如漓江。据年已85岁的傅尚统老人说,这里原来也是一座石拱桥,被洪水冲毁,于1999年重修,成了这座水泥坝,故桥名无可考。

 

第四座桥离八岭坑村不远,桥面宽大笔直可行车,桥拱弧度不大,拱两端没有直接落入涧底,而是被一米多高的桥基接住了。写有桥名的拱顶扇形石不在北侧而在南面。桥身左右两侧和拱内面石块间均用水泥镶嵌使之牢固,推测已经过后人整修,桥形有所改变。桥名首字“安”清晰可见,第二字模糊难辨,有点像“亮”,又有点像“”(实)。将这些古桥的名字联系起来看,似与《易经》开头的“乾、元、亨、利、贞”之“乾卦”相关。既有“元善”“普亨”在先,故可推断第四桥为“安贞”,由此推测已成水坝的第三桥,原来的桥名中应该有个“利”字。

 

八岭坑村王芳(1794-1847),字“漱六”,号“蘅皋”,清道光元年(1821)举人,十三年(1833)进士,钦点翰林庶吉士。历任翰林庶常、武英殿协修、侍讲,参与编修《大清一统志》。八岭坑村因而修有一座翰林第。不知道这些古桥的修造跟翰林第有没有什么联系?

 

(文:徐亚萍)

 

备注:八岭坑,是义乌县城出西江桥经江东东山头、八岭坑、画坞坑入东阳的一条古道。在八岭坑上现存的有元善桥、普亨桥、利济桥三座清代老桥。   江东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