逊都思家族的光荣--哲别将军

标签:
文化军事历史 |
分类: 帝国如风 |
逊都思家族的光荣----哲别将军
哲别(?-约1224年),原名只儿豁阿歹,蒙古逊都思部人,蒙古帝国名将。最初臣服泰赤乌部,后投降成吉思汗,赐名哲别(蒙古语,箭之意,又译者别,姓哲名别,哲姓的起源)。哲别骁勇善战,由十户长屡升至千户长。1211年,随成吉思汗南下攻金,破乌沙堡、乌月营,拔德兴府,入居庸关,直抵中都(今北京)。1218年,率二万人灭西辽,执斩屈出律。1219年,随成吉思汗西征。1223年,在迦勒迦河之战中击溃罗思与钦察联军,班师回国途中病逝。
人物生平
归降明主
哲别是蒙古逊都思部人。逊都思部曾与泰赤乌等部在一起对抗铁木真,哲别当时是泰赤乌部一个首领秃答的部属。
1201年,铁木真与札木合所率十一部联军会战于阔亦田地方,哲别射伤了铁木真的白嘴黄马。在这次战役中,铁木真拼死获胜,泰赤乌部势衰,哲别终于投奔铁木真。铁木真问射伤自己爱马的人是谁,哲别一口承认,并且表示:“倘若饶我,赐我一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铁木真认为他很坦诚,可以交朋友,将他改名为哲别(意为箭镞),要他“就象我跟前的‘哲别’似的保护我”。从此,哲别成为铁木真麾下的一员大将。
1202年,铁木真征伐塔塔儿诸部时先立誓约说:“战胜追击时,不取遗物,待事毕散发。”事后族人按弹、火察儿和答力台背约,铁木真派哲别和忽必来二人去夺没他们掠获的全部牲畜和财物,分给军中。后铁木真初建怯薛,此时的哲别已是一名重要成员。
名列四獒
1204年,铁木真进伐乃蛮,遣忽必来与哲别为前锋。当时,哲别与忽必来、者勒蔑、速不台以“朵儿边·那孩思”(四狗)闻名,被形容为具有“铜的额颅、凿子似的嘴、铁的心、锥子似的舌”的凶猛战将。这一仗,铁木真大胜,擒杀乃蛮部首领太阳汗,其子屈出律(古出鲁克)逃遁。
1206年,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被尊为成吉思汗。并编组千户,哲别被委任为千户长。
南征金国
1210年,金国为了防备蒙古人南下,在边境修建了坚固的据点乌沙堡,在当年的八月,“哲别”率领的先锋军袭击该处并得胜而回。
1211年起,哲别在征伐全国的战事中屡建奇功。是年冬,哲别采用佯败返击的战术攻入居庸关,游骑进至金中都(今北京)城外。金乣军来援,哲别返袭群牧监,驱其马而还。次年(1212年)冬,哲别攻金东京(今辽宁辽阳),又施退兵回袭之计,连退五十程,而后留下辎重,挑选快马,日夜急驰,突然袭击成功。
1213年七月,哲别攻取居庸关,成吉思汗遂兵分三路,大举伐金。
平灭西辽
1216年,哲别奉成吉思汗之命进击据有西辽国土的乃蛮部的屈出律。针对屈出律强迫伊斯兰教徒改宗的做法,哲别宣布“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信仰,保持自己祖先的宗教规矩”。于是他赢得了当地居民的支持。
1218年,屈出律从可失哈耳(今喀什)出逃,哲别追赶到撒里桓地方(即色勒库勒湖附近某地)将其歼灭。
掳斩屈出律的是先期投向哲别的可散八思哈长官,哲别令他持屈出律的头传示各地,可失哈耳、押儿牵(今新疆莎车)、斡端(今新疆和田)诸城遂望风归附。凯旋归来,哲别将掳获的一千匹白嘴黄马献给成吉思汗,实现了他的一个诺言,因为他当年投奔铁木真,承认射伤白嘴黄马一事时还说过:“对我开恩,我将带来很多这样的马。”
率部西征
1219年,成吉思汗发兵西征,哲别为先锋,后以速不台为援,再后以脱忽察儿为援。兵指不花剌(今乌兹别克布哈拉)时,哲别与速不台均遵照成吉思汗命令,行进时先不惊动摩诃末;但脱忽察儿违命掳掠,遂使摩诃末闻风逃逸,其子札兰丁迎战失吉忽秃忽,直逼成吉思汗大营。哲别与速不台、脱忽察儿倒杀回来,才使战局改观。次年春,成吉思汗兵锋指向撒麻耳干,闻知摩诃末南逃,即命哲别、速不台与脱忽察儿率领三万精兵穷追。
成吉思汗降旨说:“朕命你们去追赶花刺子模沙算端,直到将他们追上为止,……你们不擒获他不要回来。”“归顺者可予奖励,发给保护文书,为他们指派长官;流露出不屈服和-情绪者一律消灭掉!三年内结束战争,通过钦察草原回到我们的老家蒙古。”
哲别挥军渡过阿姆河的主源必阳札卜诃,先进抵巴里黑(今阿富汗北境的巴尔赫),随即紧追到你沙不儿,摩诃末又遁。哲别与速不台分兵追寻,哲别经过木维因、祃桚答而、阿模里和阿思塔刺巴忒等城,对抵抗者均加杀戮,在刺夷城与速不台会合。摩诃末逃到阿模里答讷牙州的郊区,与随行大臣们商议,感到厄运难免,只得遁入宽田吉思海(今里海)的小岛上栖身,不久忧病而死。
1220年末,哲别。速不台二将率军北上,进逼阿哲尔拜占(阿塞拜疆)都城大不里士。阿哲尔拜占国王献出金银请和,于是蒙古军退出其境内,进军里海西岸的穆甘大平原,在那里度过了一个几十年不遇的严冬。1221年初,哲别和速不台分兵一部进入格鲁吉亚王国境内。格鲁吉亚女王鲁速丹以为蒙古军因天寒不会出兵,于是派使者去阿哲尔拜占,约定在春天抗击蒙古军,不料蒙古军突至。居住在格鲁吉亚境内的突厥蛮是平时经常受基督徒欺凌的伊斯兰教徒,他们听到蒙古人来进攻,纷纷投入蒙古军,欲乘机复仇。1221年2月,蒙古哲别,速不台以突厥蛮的人马为前锋,逼近格鲁吉亚王国首都第比利斯。格军以万余人来拒,蒙古军前锋突厥蛮人力战不利,伤亡过重。蒙古本部军发起进攻,击败格军,斩杀过半,由于自身颇有折损,后退兵折返阿哲尔拜占都城大不里士附近,阿哲尔拜占国王又以金银供奉蒙古人。
1221 年的2 月,他们在梯佛利斯附近击败谷儿只人的军队。从那里,他们又回到阿哲儿拜占, 破坏了那里的马刺合(1221 年3 月)之后,他们又在出现于哈马丹城下,这一次,哈马丹企图抵抗。他们急攻取得该城,于杀死所有民众之后,将它焚毁。从那里,经由同样被他们破坏的阿儿迭比尔,他们第二次侵入谷儿只。速不台伪装退兵,引诱谷儿只骑队至于哲别所埋伏的地方。谷儿只人又一次被击溃。
1221年10月,蒙古军北上进入阿兰之地,阿兰人以勇敢善战著称,常与格鲁吉亚作战,蒙古人故索金银后退去。随后,哲别,速不台再次进入格鲁吉亚境内,格鲁吉亚女王鲁速丹急忙从里海西岸调回3万十字军保卫国土。这支十字军是格鲁吉亚为罗马教皇准备的,此时集结在里海西岸准备前往巴勒斯坦参加欧洲十字军作战。这支军队在第比利斯以东与蒙古军相遇。蒙古军分为两队,哲别以5000骑兵设伏,速不台领兵迎战佯败,诱敌进入伏击圈内。哲别军乘机发起突袭,蒙古军将领扎那领兵攻击敌军右翼,蒙古将领马日古斯领兵攻击敌军左翼,打败了格军步兵。速不台军发起主攻,围歼了格军的精锐骑兵。格军3万人马覆没过半,统兵大将军伊万涅不敢再战,退兵防守首都第比利斯,此即著名的格鲁吉亚之战,也称乔治亚之战。
黑海北边的草原是钦察人的领域,他们是信仰异教的突厥游牧人,在那里过着部落的生活。钦察人,属突厥语族,俄罗斯称其为波洛伏齐人,拜占庭称其为科马洛伊人,阿拉伯称为库曼人。钦察人利用了乌古思人对佩切涅格人的胜利,在对巴尔干人发动的远征中(1065 年和1066年) ,当乌古思人被拜占庭人和保加尔人击溃时,钦察人留在俄罗斯草原上成为了唯一的主人,直到到13 世纪蒙古人西征时,南俄草原都由钦察人占据。面临蒙古人的威胁,钦察人成立了一种联盟,包括高加索山区的勒吉思人和曲儿克斯以及忒列克的阿兰人。哲别和速不台很聪明地分给钦察人一部分战利品使他们遵守中立。等到击败了山区人和阿兰人之后,他们回军进攻钦察人,并击溃了他们,夺回分绘他们的战利品。
由于钦察人的乞援,罗斯诸侯们参加这个战争。一支八万人的罗斯大军, 由基辅、加里奇、切尔尼戈夫和斯摩棱斯克几个诸侯统率,自德聂伯河下趋。哲别和速不台佯作退兵,等到罗斯骑队已经相当疲倦,罗斯的备师团彼此相当分开的时候,哲别和速不台在迦勒迦或加勒密勿思河附近向他们挑战,这是在马利乌波里附近流入阿速海的一条海边小河,罗斯军队被他们击败(1222 年5 月31 日)。但是他们不想夺取罗斯的土地。在劫掠了克里米亚的速答黑城的热诺亚人的钱库之后,他们取道伏尔加河返回亚洲。他们渡河向察里津前进,除攻击卡马河旁边的不里阿耳人(大保加利亚)之外, 没有去作新的攻袭。他们在途中降伏了乌拉尔地区的康里突厥人,最后到达锡尔河北边的草原和成吉思汗大军相会。
哲别和速不台的进攻西波斯、扫荡高加索和南俄草原,不过是一次长途奔袭。他们去后,这些地方的人民可能以为是做了一场恶梦,而蒙古人留在这些城市里面下来的冒烟的瓦砾场以及堆积如山的尸体证实他们经过这里是可怖的事实。哲别和速不台在事实上是做了一个有次序的侦察,了解到地方情况,并向成吉思汗提出有根据的意见,从蒙古军的战术来对照波斯、谷儿只和罗斯军队的弱点,这些经验,对于成吉思汗的继承人应该是仍然有用的。
我们将要看到,在1231 年,窝阔台派遣蒙古将军搠儿马罕往波斯, 终于征服这个地方,有如哲别和速不台所预示和所引起的。同样情形,术赤的儿子拔都于1237 年和速不台本人同来,于降伏了钦察人之后,完成了对罗斯草原的征服,然后又将罗斯各诸侯国逐一降服,并且提兵直至“欧罗巴草原” 的极边,直至于匈牙利。1241 年4 月11 日,速不台在莫熙(Mohi)对匈牙利军队所取得的胜利补充了十九年前他在加勒加何对罗斯军队所获得的克捷:从日本海至于维也纳的门口,所有草原,包括阿富汗,当时都承认成吉思汗帝国的威权。
斯基泰人——南俄草原上印欧语系东伊朗语族之游牧民族斯基泰人(Scythians,希腊语Σκθαι),是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3世纪位于中亚和南俄草原上印欧语系东伊朗语族之游牧民族。又译"西古提"人((Skutai)、西徐亚人或赛西亚人;古代波斯人称之为Saka(萨卡人),分为戴尖帽塞人、饮豪麻汁塞人、海那边的塞人;古代亚述人称之为Ashkuzai,古波斯和古印度人称之为Saka;古希腊人称之为Skuthoi或Sacae;中国《史记》、《汉书》中称之为"塞"或"塞种"、尖帽塞人或萨迦人。
全盛时期的蒙古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