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疫情严重令人想起几百年前大元帝师揭傒斯的‘楚俗信巫不不信医’

(2020-01-30 20:36:29)
标签:

揭傒斯

分类: 元朝文化
注:在俺家的族谱上详细说明蒙古揭氏是广丰的丰溪揭氏,来自蒙古高原。
       揭傒斯是江西丰城的揭氏。
       俺家族与揭傒斯家族虽是揭姓,但不是一家人


二品大员两帝师,三入翰林撰《辽史》。儒林元诗四大家,连升四级侍五朝。
以上四句诗讲的是一代文宗揭傒斯的人生履历。
揭傒斯字曼硕,号贞文,是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杜市镇大屋场)人,元朝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家贫力学,大德年间出游湘汉。延祐初年由布衣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官奎章阁授经郎、迁翰林待制,拜集贤学士,翰林侍讲学士阶中奉大夫,封豫章郡公,修辽、金、宋三史,为总裁官。《辽史》成,得寒疾卒于史馆,谥文安,著有《文安集》,为文简洁严整,为诗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朝廷典册,多出其手。与虞集、杨载、范梈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揭傒斯在《赠医者汤伯高序》曾这样说过:“ 楚俗信巫不信医,自三代以来为然,今为甚。凡疾不计久近浅深,药一入口不效,即屏去。至于巫,反覆十数不效,不悔,且引咎痛自责,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而用巫之晚也。终不一语加咎巫。故功恒归于巫,而败恒归于医。效不效,巫恒受上赏而医辄后焉。故医之稍欲急于利、信于人,又必假邪魅之候以为容,虽上智鲜不惑。甚而沅湘之间用人以祭非鬼,求利益,被重刑厚罚而不怨恚,而巫之祸盘错深固不解矣。医之道既久不胜于巫,虽有良医且不得施其用,以成其名,而学者日以怠,故或旷数郡求一良医不可致。呜呼,其先王之道不明欤?何巫之祸至此也!”

大元时代,医生的地位可以说是远远胜过秦汉晋唐宋明清任一朝。元代的太医院品秩极高,最高管理者已经位居正四品,元代元成宗大德年间,还擢升太医院为正二品,地位高于六部,这在中国封建社会是空前绝后的。这是中国历代御医所能达到的最高官位,足见元代对医疗的重视。

2007年5月焦作市中站区许衡街道办事处东王封村靳家族人正在搬迁祖坟,在墓道中发现了一块保存完整的神道碑和墓志。神道碑上赫然写着“大元故嘉议大夫怀孟路总管靳公墓”,这位怀孟路总管其实就是元朝忽必烈的御医靳德茂。
靳德茂(1210-1292年),字子安,元代河内王封人(大致在焦作市中站区许衡街道办事处东王封村)。其父靳汝楫就是当地名医,后来子承父业潜心于医,并以此为业。公元1254年,当时忽必烈还是亲王,蒙古的大汗是蒙哥,南宋还处于宋理宗时期。靳德茂就被徴为尚药太医,跟随忽必烈转战大江南北,贴身管理饮食与药品,为忽必烈的医疗保健立下功劳。
忽必烈即位后,对靳德茂更加赞赏有佳,诏其为太医院副使,主要是负责皇宫内室的医疗保健,前后救治国许多危重病人。直到1281年,在靳德茂的再三请求下,忽必烈才依依不舍的允许其告老还乡。

忽必烈还封了靳德茂正三品阶嘉议大夫、怀孟路总管以养老。之后靳德茂返乡后,仍然在故乡行医直到1292年病逝,享年83岁。

值得一提的是,靳德茂出土墓葬中的陶俑仪仗队,竟然还有蒙古士兵。也就是说,靳太医生前有蒙古士兵给他当差,所以他才会在墓葬里放入蒙古兵的陶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