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历数元代这些辉煌的成绩,并不是炫耀,而是因为此前人们没有充分认识。
元朝的科学技术
元代科技成就十分突出。由于元世祖忽必烈把农业放在重要位置,农业有明显的发展。《农桑辑要》、《农书》、《农桑衣食撮要》三部标志着农学的水平。《农桑辑要》是中国古代政府编行,指导全国农业生产的最早一部农书。《农书》则是一部通贯南北异宜、古今异制的农业百科全书。
元代医学也有引人注目的成就,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形成不同流派,危亦林的麻醉和骨折复位手术、滑寿的针灸学、忽思慧营养学专著著《钦膳正要》,都有新的贡献。
元世祖忽必烈把金、宋两朝司天监的科技人具集中到大都,再加上一些新选拔的人才,组织了一个强大的天文工作队伍。这支队伍在王询、郭守敬主持下,从事制造仪器,从事测量和编制新历----《受时历》。在短短的五年时间(公元1276|一1280年)中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将中国古代天文学推向新高峰。郭守敬核验选用一回归年长度为365.2425日。这个数值同今天世界上通用的公历值完全相同。他主持进行了空前规模的观测工作,在全国二十七个地方设立观测所。测量当地的地理纬度,并在南起南海,北至北海,每隔十度设立一个观测站,测量夏至日影的长度和富天昼夜的长短。这些成就都是在国家统一的情况下才能取得的。郭守敬还是是水利专家。他在中统初年就提出整治华北平原和大都地匾水系的全面治理规划,后又领导完成开凿大运河的工程,利用和改造原有的运河河道,再凿通济州河、会通河和通惠河,使运河南起杭州,北至大都,成为重要的内运河流。
此外,贾鲁治黄河,使黄河复归故道,也是一项大工程。
元代蒙古人通过中亚把阿拉伯数字带到中国。就是我们使用的
1、2、3、4、5、、、,(你知道之前我国使用的计数数字什么吗?)
元代时候中国数学远远超遇欧洲,华罗庚特别称赞的“杨辉三角形”和高次方程解法等遥遥领先。
珠算的普遍使用在当时也是一项伟大的成就。
元代在印刷、火炮技术、造船术和航海术方面也有突出的成续。
山东缪州湾的一家古船博物馆展出的元代海船,船内若干船室都是封闭的,一部分进水,不会影响整个船体。明代郑和下西洋,正是依靠了元代发展起来的造船术和航海术(很可惜,等这位海军司令七下西洋后,明朝政府自己烧毁大船,自行封海几百年,从此中国再没大海军)
摘抄《元全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