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并购狂人”江南春读抒情诗

(2007-06-21 15:30:13)
标签:

诗歌

江南春

孙晓刚

 

   上个世纪80年代,那曾是一个诗歌盛行的疯狂年代。追求理想的文化青年们豪情满怀,意气奋发。不曾忘记他们用一首首热情洋溢的诗歌不断充实着自己的精神世界,谱写着校园文化的青春序曲。而如今诗歌的繁荣已成为岁月的象征,成为辉煌的历史,也成为那代人心中永远不可磨灭的记忆与怀念。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今非昔比,诗歌在校园里失去了绚丽的色调,校园诗社更是在举步维艰中渐渐被年轻的学子们遗忘。

 

    难道诗歌的魅力真的会随时代的变迁而消退吗?我但愿是不会的。诗歌的盛世虽已属于历史,但是历史总是那样地令我们倾心,我相信现在依然有很多的人,无论年龄,职业都共同拥有一份对诗歌的热爱。也许现在真正用心写诗的人不多,但是诗的元素已经被广义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比如一句众人皆知广告语,其实就蕴含了诗的元素。这种语言文字的创意、内涵、魅力其实无处不在。

 

   本期《陈蓉博客》邀请到了曾经的校园诗人,如今的商业精英。分众传媒江南春和元泰广告孙晓刚他们一同回味了当年的诗歌情怀。曾是诗社社长、理事的他们,在年少时就已经学会用诗歌美丽的词句表达他们内心时而欢喜,时而悲伤的情绪。江南春坦诚地说当年写诗很大程度是为了追女孩,问他效果如何,他说短期效果很好,看来诗歌是比玫瑰更管用的求爱武器。而做了华师大夏雨诗社社长之后,江社长已无暇写诗,更多地时间则是运营诗社,使诗社蓬勃发展,例如贴一百张海报在女生必经之处,因为江南春觉得写诗得大多是男生,而听诗的则是女生。看来当年的江南春就开始分析广告中的目标客户了,怪不得如今在广告界横空出世。(只可惜江社长卸任后不久,夏雨诗社也不复存在了)。江南春毕业时,还为自己曾写得诗编辑成书,命名为《抒情时代》,8元一本印了5000册,如今依然有二、三千册囤积在家中,偶然想到送送客户。

   说到当年诗社的故事,孙晓刚则极有底气地表示,80年代的大学诗社根本不需作广告,诗社开展活动的复旦相辉堂、3108那是无数同学可望而不可及的地方,诗人在校园中有着无与伦比的光环,那是诗歌为王的年代。当然现在的江南春和孙晓刚都已不再写诗,但他们依然觉得当年的诗人情怀还在影响他们,在不断开拓创新的媒体领域里他们在用另外的方式延续着这份诗歌精神. 复旦大学现任诗社社长和副社长也做客我们节目,与他们的前辈一起感悟诗情但是同时也表示了如今诗社少人问津的困境。面对多样化的社团充斥着年轻校园文化的事实,也许有人会感叹现代诗和诗人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可是,不可忽视的是那些真正的诗歌爱好者却依然坚守阵地,在风雨摇摆中执著前行。

 

本周六晚新娱乐九点三十分《陈蓉博客》与您一同寻找诗歌情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加油同学们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