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艺术博物馆(二)2024年4月20日


东汉时期盛酒的容器,器身是一个扁矮的圆筒,上面装饰鱼鳞形、菱形一类细纹,下面三条虎形小短足。

尊盖为博山形,装饰十分复杂,是2000多年前人们心目中的海上仙山-连绵起伏的山峦之上,运气缭绕,山顶伫立一只展翅欲飞的朱雀,龙、虎、鹿、麒麟、豺、狼等野兽在山间出没,奔跑跳跃。另有两位羽人手舞足蹈。





敦盖上面装饰三个圆雕小钮,其中一个小钮表现的是虎食人形象,一头猛虎正双爪抓紧一人,并将人压在身下,虎大口暴张,作撕咬状。
另外两个小钮,一个表现猛虎正在撕咬野猪,一个表现的是一只正侧卧在地的幼年小象。
通体满嵌紫红色花纹,连同三角形的格栏,从上至下共有16层之多,壶身的主纹带重点表现龙、虎、兽面及鹿等动物。
王作姜氏簋
铜簋的器盖与内底均有相同的六字铭文:王作姜氏尊簋。标明它是某一周王为其姜氏王后所作的铜器。
壶腹的两侧设置提梁,器口上有小盖,通过精美的小提链与提梁相连。通体装饰兽面纹等纹样,器身兽面纹带并非对称布局,而是由三个单元构成,极为少见。
版方鼎
鼎身四壁近口沿处各装饰一首双身蛇,即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肥遗“,左、右及底边处还各装饰有一条乳钉纹带。
鼎内有两处铭文,其中壁上有六行三十七字的铭文。铭文大意是:在乙未这一天,商纣王祭祀他的父亲帝乙,属于肜(rong)日(一个月的一旬)祭祀。商纣王自管城(今郑州)出发进行祭祀活动,返回时,又进入管城,王赏赐给版贝。版以其父亲丁的名义作了这件珍贵的青铜礼器。

白敢齐盨
器体呈长方槽形,两端有兽首状的衔环,下面有四只扁足。盖面微微隆起,中间有一个方便提取的环形小钮;盖面四角设有四只扁钮,当它仰放时,则成为了可供盛放食物的盘子。
器盖和器腹内壁均有铭文,其中盖内铭文三行十八字;内壁铭文字数稍少,计三行十二字。
盨(xu),周人特有的一种盛装米饭一类饭食的专用器具。

叠瓣龙纹鼎
鼎外周壁衔接六个造型奇特的怪兽形耳,怪兽斗竖大耳,大尾上卷。鼎口沿处装饰细密工整的交龙纹,腹部饰四周垂瓣,内饰交龙纹。

蟠螭纹浅腹鼎
器颈饰一窄条勾连雷纹,腹部以较宽的蟠螭纹带为主纹,由两条缠绕的螭龙组成一个单元,交错排列。主纹带下饰一周凸弦纹,下为一周勾连雷纹,它与颈部宽度相等的勾连雷纹构成主纹带的上下边栏。
最下面为等距离排列的垂叶纹,内饰兽面。鼎耳两面饰蟠虺(hui)纹,另两侧则饰与鼎身主纹相同的蟠螭纹。鼎足上部兽面的眉角以螭龙盘曲而成,兽首密布羽毛状线条,好似雄狮颈毛。

悬铃温鼎
器内底有八字铭文:“司作父已宝尊彝,从“,表明其为一位名叫司的西周贵族所作。
尊为觚(gu)形,尊体等距离设置四条宽大的扉棱了,从上至下装饰蕉叶纹、直棱纹、凤鸟纹等纹带,其中腹部以凤鸟纹为主题纹样,所饰凤鸟形象突出,头顶高冠,冠作放射状,俨然太阳一般。

史尊
通体装饰有蕉叶纹、兽面纹及夔龙纹,均以云雷纹作地纹,上下三层,十分繁缛。

龙目纹虎足盘
此盘腹两侧置曲尺形附耳,耳带双横梁。圈足周边等距离分布四个卧兽形矮足。兽形似虎,作伏卧将起状,兽头朝外。
盘身饰一周龙目纹,每两道范缝间有龙目纹四个,周身共计十六个。圈足上饰一周如同垂鳞的对卷云纹。双耳外侧饰重环纹。

应侯盘

此盘为盥洗器。腹部饰有夔龙纹。内底有铭文二行六字:“应侯乍(作)宝般(盘)盉“。

王后鼎
鼎的腹部以四道凹槽作分隔,凹槽中间装饰有三周云纹带,花纹规整,凹槽和云纹内还填有朱漆。鼎口部两侧装饰两个环形小耳,上面装饰两道弦纹及绳索状的绹纹。
鼎的三条足,仿自动物的蹄足,上部则装饰有兽面纹,兽面的角、眼、鼻、嘴等部位皆精心刻划。口沿处有一行五字铭文“王后之御器“。

应国爯簋
簋的盖内和器底上均铸有五行五十七字铭文,大意是:在周历十一月丁亥这一天,周王来到卫国的姑城,他没有忘记应国公室,赞美了应国公室人员爯(cheng),并赏赐给他三十朋的贝和四匹马。为纪念此事,爯作了这件簋,用它早晚祭祀。

兽面纹甗

应侯壶
壶上有大圈顶的盖,盖面中心装饰有一只团身飞舞的凤鸟。壶身装饰双线条的波纹。器盖与器身均铸有十三字铭文“应侯乍(作)旅壶,其万年永宝用“,表明它们的主人是应国的国君。

四足圆鼎
四足鼎实为少见,大多为三足,即三足鼎立。鼎内原有铭文六行约三十字,已看不大清。

从簋
器身侈口,鼓腹,圈足与方座连接。两耳兽首耸角,下有方形垂珥。口沿下饰相间的龙纹和圆涡纹,两面均以小兽首为中心两相对称。腹部饰乳钉纹,底地光素,与他器雷纹为地者不同。圈足饰圆涡纹和四蒂纹。
方座四面饰纹一致,上部边缘装饰有相对的四只鸟纹和两侧竖立的龙纹。器底有二行九字铭文,标明作器者为叫从的贵族。

师酉鼎
鼎腹内壁有铭文十行九十二字,标明它是一位名叫酉的贵族为了纪念周王在太室接见他,并赏赐给他一件豹皮大衣而铸造的。

卞氏簋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

子冉觚
器表装饰有精美的蕉叶纹、兽面纹。

兽面纹觚
器腹部和圈足装饰有兽面纹,圈足与腹部间相间分布有四个镂孔,两个为十字形,两个呈长条形,两者形状不一。圈足内有一个凸起器表的铭文,这应该是古老部族的族徽。

豰爵
器表装饰兽面纹、云雷纹、蕉叶纹等多种花纹,上下可达三个层次。爵把手内铸有铭文,上部为一座房子的象形,下部表现的是两只手掐着一头野猪的形象。

云雷垂叶纹簋
器肩部、圈足均装饰云雷纹,器腹部再装饰一周近似于倒垂树叶的三角形纹。器表为蓝色锈所覆盖,几乎通体蓝色。在北京古董行里称之为“宝石蓝“。

豰罍
罍肩部设两个对称分布的圆耳,圆耳中间靠近器底处另有一个小圆耳,三个小耳均作牛首形。通过肩部的两个小耳,可以把罍用绳子吊起来,再用手一勾中间一侧的小耳,可使罍倾斜倒酒。

菱格乳钉纹簋
器外表布满纹饰。最上层,口沿下装饰三个高浮雕状的小虎头,每个虎头两侧各饰两只头内尾外的凤鸟纹,形成三组相同的图案。
虎头位于一个填以三角雷纹的方框内,凤鸟身躯较长,喙向下勾,足向前伸,长尾上卷,鸟纹间衬以云雷纹。腹部装饰着大斜方格和乳钉纹、云雷纹。圈足装饰有鼻翼纹、两卷尾凤鸟纹,云雷纹。

父庚方鼎
腹壁的上层装饰有两两相对的独角龙纹,下层装饰卷角的大型兽面纹,花纹下衬以细密的云雷纹四足上还装饰阴线的云纹和蕉叶纹。

束巂皿作父丁鼎
为鬲鼎的形制,底部成分裆形,柱形足。器腹装饰三组浮雕兽面纹,以直身倒置的龙纹为间隔,空隙处填满云雷纹。鼎内壁铸有二行七字铭文:“束巂皿乍(作)父丁鼎“。

兽面纹平底爵 商代(公元前1600-前1046年)
器前部有一个长长的倒酒的流槽,后面有一个尖状的尾,口部耸立两根小柱,爵一侧加以鋬(pan,把手),下设三足。

遂公盨


蟠螭纹编镈
这套编镈上的钮作双兽对峙状,器体凸起的三行枚,做成了蟠龙纹的形状,龙身上还装饰有云雷纹。整体铸出细密的蟠螭纹、蟠虺纹、双体龙纹、云纹、点纹及菱形几何纹等纹样。
镈(bo),为大钟,与编钟、编磬等配套使用,是指挥乐队的节奏性乐器。

戎生编钟



商周时期的武器
斑纹钺
错金音律铭文剑
兽面纹胄

兽面纹胄
商代头盔,正面颇似一个牛面,宽大的牛角一直向后弯曲延伸到耳朵上方,角的下方是两只“臣“字形大眼,大而圆的眼球十分突出,两眼中间有菱形的鼻子,眼睛两侧各有一只小耳。胄顶及背面作圆弧形,与人头颅骨的形状大致相同。
胄是扣在人的额头上方,头盔里面垫上厚厚的织物以避免磕破头皮;织物外面套有一个皮质头罩,头罩通过正面下方的两个圆孔与头盔边缘的其它12个小圆孔拴牢固定。

错金银承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