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凤凰楼,曾是皇帝计划军政要事和举行宴会的地方,也是整个皇宫的制高点。

清朝入关后改为存放历代实录、玉谱以及玉玺的场所。
清宁宫,原称“正宫”,是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哲哲)居住的地方,建于1625年前后,原本是皇太极登基之前的王府所在地。
孝端文皇后(1600-1649年)是皇太极的国君福晋,是孝庄文皇后(1613-1688年,海兰珠的妹妹,顺治帝的生母)和海兰珠(1609-1641年)的姑姑。
清宁宫西边三间是萨满教祭祀和皇帝宴客的场所。清宁宫祭祀名目繁多,有日祭、月祭、春秋大祭等。入关后,清帝东巡沈阳时,均在此举行祭祀活动。
西墙正中是关羽像,这是清宁宫朝祭时的主要祭拜对象之一。
东边一间为帝后寝宫,俗称“口袋房”。分南北二室,都有火炕,烟囱立在屋后。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皇太极崩逝于清宁宫南炕。
关雎宫,也称东宫,建于1627-1636年间,是清太宗皇太极宸妃海兰珠的寝宫。
海兰珠是孝端文皇后的侄女、孝庄文皇后的姐姐。
孝庄文皇后(庄妃),顺治帝的母亲。
顺治帝福临
清朝有4位皇帝先后东巡,康熙帝3次,乾隆帝4次,嘉庆帝2次,道光帝1次。
康熙画像(1654-1722年,1662-1722年在位),清朝第4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2位皇帝。
乾隆画像(1711-1799年,1735-1795年在位),清朝第6位皇帝。
嘉庆画像(1760-1820年,1796-1821年在位),清朝第7位皇帝,乾隆第15子。
道光画像(1782-1850年,1820-1850年在位),清朝第8位皇帝,嘉庆第2子。
清永陵,清朝皇帝的祖陵,葬有努尔哈赤的六世祖、曾祖、祖父、父辈等。
清福陵,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陵墓,俗称“东陵”。
清昭陵,清太宗皇太极的陵墓,俗称“北陵”。
故宫的后花园
文溯阁,建于1782年,皇家藏书楼。
屋顶为绿色琉璃瓦,所有门窗柱都是绿色。
《四库全书》和《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曾藏于此处。
大戏台
大政殿,俗称八角殿,始建于1625年,由清太祖努尔哈赤建造,是皇帝及王公大臣讨论国家大事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顺治帝(1638-1661年,1643-1661年在位)也在这里登基即位。
大政殿建在1.5米高的八角形“须弥座”上。
大政殿屋顶
十王亭,是大政殿两侧呈八字形排列的十座亭子,包括左翼王亭、镶黄旗亭、正白旗亭、镶白旗亭、正蓝旗亭;右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红旗亭、镶蓝旗亭。
镶黄旗,因旗色为黄色镶红边而得名,镶黄旗是上三旗之首,旗内无王,由皇帝亲统,兵为皇帝亲兵,侍卫皇帝的成员也从上三旗中选。
正黄旗,因旗色纯黄而得名。由皇帝亲自统领,是上三旗之一。兵丁最多,男女老少有15万人。
正白旗,因旗色纯白而得名,是上三旗之一。末代皇后婉容是正白旗人。
正红旗,因旗色为纯红而得名,属下五旗之一,为下五旗之首。分为满洲、蒙古、汉军三部分,由诸王(亲王、郡王)、贝勒和贝子分统。著名作家老舍原隶正红旗,和珅也是正红旗人。
镶红旗,因旗色为红色镶白而得名,是下五旗之一。由诸王(亲王、郡王)、贝勒和贝子分统,光绪皇帝宠妃珍妃是镶红旗人。
镶白旗,因旗色为白色镶红而得名,属下五旗之一,不是由皇帝亲自统领,而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
镶蓝旗,因旗色为蓝色镶红而得名,属下五旗之一,不是由皇帝亲自统领,而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
正蓝旗,因旗色为纯蓝而得名,属下五旗之一。
努尔哈赤(1559-1626年,1616-1626年在位),清太祖,女真族(满族),清朝的实际奠基人。
皇太极(1592-1643年,1626-1643年在位),清太宗,清朝第2位皇帝,努尔哈赤第8子。
代善(1583-1648年),努尔哈赤次子。掌管正红、镶红二旗。
济尔哈朗(1599-1655年),努尔哈赤之侄。
多尔衮(1612-1650年),努尔哈赤第14子,皇太极之弟。
多铎(1614-1649年),努尔哈赤第15子,统领镶黄旗。
豪格(1609-1648年),皇太极的长子,皇太极继位后统领镶黄旗。
盛京太庙,供奉着历朝帝王玉室玉册。
周末,故宫里不少身穿满族服装的游客拍特写,我也顺手拍了几张。
在故宫里走走停停逛了3个小时,中午12点离开。坐地铁2号线原路返回。在昨晚那家海洁风味灌汤包餐厅吃了在沈阳的最后一餐。下午3点沈阳北站高铁回北京,结束了沈阳3日游。17013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