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乌兰巴托5日游D2:甘丹寺2023年10月9日

甘丹寺大门

甘丹寺(Gandan Monastery),蒙古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
进大门后,沿主路一直向北走,路的尽头这座宏伟的白色建筑是观音殿(Migjid Janraisig Sum)。

1809年,四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建立了修学的特殊学校,命名“甘丹”,以纪念远在拉萨的同名寺院甘丹寺。

四世哲布尊丹巴(1775-1813年),藏族,八世达赖的侄子。1773年,三世哲布尊丹巴圆寂后,喀尔喀王公请八世达赖指定转世灵童。1775年,八世达赖指定了刚出生的侄子为活佛。1778年,四世哲布尊丹巴在布达拉宫受格宁戒;后两次在承德避暑山庄觐见乾隆皇帝。1804年,到布达拉宫见八世达赖,受比丘戒。1809年,赴热河参见嘉庆帝。1813年,返回患肺病圆寂。

五世哲布尊丹巴(1815-1842年),藏族。由西藏大昭寺金瓶掣(che)签。四世哲布尊丹巴圆寂后,七世班禅选出三位灵童,以汉满蒙藏四种文字写下其名,放入金瓶中,由班禅和驻藏大臣金瓶掣签。1819年,五世哲布尊丹巴在布达拉宫随班禅受格宁戒和出离戒。1821年,向道光帝献九白之贡(一匹白骆驼,八匹白马)。1835年,从七世班禅受比丘戒。1839年,在北京觐见道光皇帝。1842年,在库伦圆寂,龛座供奉在库伦甘丹寺。

1939年,甘丹寺关闭。1940年,被用作马厩、弹药库。寺内的观音像被拆散熔化。1944年,甘丹寺重新开放,成为蒙古唯一一座开放的寺院。
十三世达赖曾造访过甘丹寺
仁波切(Rinboqe),意为“珍宝”,是对藏传佛教上师的一种尊称。在意义上仁波切与上师和活佛并不完全相同。
僧人在三种情形下会被称为仁波切:一是转世高僧(即活佛)并被认证;二是学问堪称为世人楷模者,通常持有堪布学位(女性为“堪嫫”);三是此世有很高修行的成就者。
转世高僧(即活佛)一定是仁波切,但被称为仁波切的人不一定是转世高僧。

甘丹寺旁边是创建于1970年的佛学院,建筑都比较新,应该都是近期新建的。佛学院不对外开放。


后来又陆陆续续来了几对新人在寺前与家人合影,这可能是蒙古人的习俗。身穿婚纱的新娘与新郎一起在这著名的藏传佛教寺庙前与全家人合影留念。

观音殿东南有一个被黄色围墙围着的小院子。秋天,院中几棵大树变黄的叶子,配上寺庙的红墙绿瓦,非常好看。

智达庙(Ochidara Temple),也被称为甘丹庙(Gandan Sum)。


甘丹寺南边200多米是萨满永恒神圣极致中心(Centre of Shaman Eternal Heavenly Sophistication)。路上问了好几个当地人,他们都一脸茫然,好像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么个地方。

两天后,再次从甘丹寺往回走时,看到大门开着,就进去参观了一圈。通过用谷歌翻译app交流,蒙古包内的一位女士告诉我今天大掌管出门了,不对外工作。平时的工作时间是10点到下午4点。如遇大掌管出门,就得改期。
蒙古包四周摆了一些动物标本,有猫头鹰、牛头、羊角、小的老虎标本,烛灯,日常用品,还有电饭锅,以及一些餐具。蒙古包内不让拍照。因没有活动,草草看了一下就离开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