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马奈-《受嘲弄的耶稣》

(2018-08-06 17:09:22)
标签:

美国

芝加哥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

马奈

文化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马奈-《受嘲弄的耶稣》

法国画家、印象派奠基人爱德华.马奈(Édouard Manet1832-1883)的作品《受嘲弄的耶稣》(Jesus Mocked by the Soldiers),1865

 

马奈出身在一个具有强烈政治背景的上层阶级家庭,父亲是司法部的高级法官,母亲具有瑞典王室血统,是一名外交官的女儿。马奈自小受过良好的教育,自视清高,不受拘束,敢于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才有后来饱受争议、轰动一时的画作《草地上的午餐》和《奥林匹亚》。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马奈-《受嘲弄的耶稣》

耶稣在生前就已预言。他将被嘲弄,然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圣经.新约全书》(马太福音第2017-19节):

耶稣上耶路撒冷去的时候,在路上把十二个门徒带到一边,对他们说:

“看哪,我们上耶路撒冷去,人子要被交给祭司长和文士。他们要定他死罪,

又交给外邦人,将他戏弄、鞭打、钉在十字架上,第三日他要复活。

 

《圣经.新约全书》(马可福音第1032-34节):

他们行路上耶路撒冷去。耶稣在前头走,门徒就希奇,跟从的人也害怕。耶稣又叫过十二个门徒来,把自己将要遭遇的事告诉他们说:

“看哪,我们上耶路撒冷去,人子将要被交给祭司长和文士,他们要定他死罪,交给外邦人。

他们要戏弄他,吐唾沫在他脸上,鞭打他,杀害他。过了三天,他要复活。”

 

《圣经.新约全书》(路加福音第1831-33节):

耶稣带着十二个门徒,对他们说:“看哪,我们上耶路撒冷去,先知所写的一切事都要成就在人子身上。

他将要被交给外邦人。他们要戏弄他,凌辱他,吐唾沫在他脸上;

并要鞭打他,杀害他;第三日他要复活。”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马奈-《受嘲弄的耶稣》

与老卢卡斯.克拉纳赫齐名的德国画家马蒂亚斯.吕格内瓦尔德(Matthias Grünewald1470-1528年)的《受嘲弄的耶稣》(The Mocking of Christ),1503-1505年。

 

耶稣被捕后,遭到吐唾沫、殴打。

《圣经.新约全书》(马可福音第1453-65节):

大祭司就撕开衣服,说:“我们何必再用见证人呢?

你们已经听见他这僭妄的话了。你们的意见如何?”他们都定他该死的罪。

就有人吐唾沫在他脸上,又蒙着他的脸,用拳头打他,对他说:“你说预言吧!”差役接过他来,用手掌打他。

 

《圣经.新约全书》(路加福音第2263-65节):

看守耶稣的人戏弄他,打他,又蒙着他的眼,问他说:“你是先知,告诉我们打你的是谁?”

他们还用许多别的话辱骂他。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马奈-《受嘲弄的耶稣》

 荷兰黄金时代画家赫里特..洪特霍斯特(Gerrit van Honthorst1592-1656年)的《受嘲弄的耶稣》(The Mocking of Christ),1615

 

士兵给耶稣穿上象征王室的紫色或猩红色的长袍,头戴荆棘冠冕,来羞辱他。

《圣经.新约全书》(马太福音第2728-31节):

他们给他脱了衣服,穿上一件朱红色袍子;用荆棘编作冠冕,戴在他头上;拿一根苇子放在他右手里,跪在他面前,戏弄他说:“恭喜,犹太人的王啊!”

又吐唾沫在他脸上,拿苇子打他的头。

戏弄完了,就给他脱了袍子,仍穿上他自己的衣服,带他出去,要钉十字架。

 

《圣经.新约全书》(马可福音第1517-20节):

他们给他穿上紫袍,又用荆棘编做冠冕给他戴上,

就庆贺他说:“恭喜,犹太人的王啊!”

又拿一根苇子打他的头,吐唾沫在他脸上,屈膝拜他。

戏弄完了,就给他脱了紫袍,仍穿上他自己的衣服,带他出去,要钉十字架。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马奈-《受嘲弄的耶稣》

荷兰画家亨德里克.特尔.布吕根(Hendrick Terbrugghen1588-1629年)的《被嘲弄的耶稣》(The Mocking of Christ),1625

 

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仍被嘲弄着

《圣经.新约全书》(马太福音第2739-42节):

从那里经过的人讥诮他,摇着头,说:“你这拆毁圣殿,三日又建造起来的,可以救自己吧!你如果是神的儿子,就从十字架上下来吧!”

祭司长和文士并长老也是这样戏弄他,说:“他救了别人,不能救自己。他是以色列的王,现在可以从十字架上下来,我们就信他。

 

《圣经.新约全书》(马可福音第1529-32节):

从那里经过的人辱骂他,摇着头说:“咳,你这拆毁圣殿,三日又建造起来的,可以救自己,从十字架上下来吧!

祭司长和文士也是这样戏弄他,彼此说:“他救了别人,不能救自己。

以色列的王基督,现在可以从十字架上下来,叫我们看见,就信了!”那和他同钉的人也是讥诮他。

 

《圣经.新约全书》(路加福音第2335-37节):

百姓站在那里观看。官府也嗤笑他,说:“他救了别人,他若是基督,神所拣选的,可以救自己吧!”

兵丁也戏弄他,上前拿醋送给他喝,说:“你若是犹太人的王,可以救自己吧!”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马奈-《受嘲弄的耶稣》

《拿扇的贝尔特.莫里索》(Portrait of Berthe Morisot with a Fan),1874

 

贝尔特.莫里索Berthe Morisot1841-1895)也是印象派画家,她嫁给了马奈的弟弟欧仁.马奈(Eugène Manet1833-1892年)。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马奈-《受嘲弄的耶稣》

《穿着粗呢大衣的乞丐(哲学家)》(Beggar with a Duffle Coat Philosopher)),1865-1867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马奈-《受嘲弄的耶稣》

《乞丐和牡蛎(哲学家)》(Beggar with OystersPhilosopher)),1865-1867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马奈-《受嘲弄的耶稣》

《阅读的女子》(Woman Reading),1879-1880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马奈-《受嘲弄的耶稣》

《披黑色披肩的女人》(Portrait of a Woman with a Black Fichu),1878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马奈-《受嘲弄的耶稣》

Portrait of Alphonse Maureau》,1878-1979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马奈-《受嘲弄的耶稣》

《带狗的男人》(The Man with the Dog),1882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马奈-《受嘲弄的耶稣》

《举水罐的男孩》(Boy with PitcherLa Régalade)),1862-1872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马奈-《受嘲弄的耶稣》

《离开布洛涅的蒸汽船》(Steamboat Leaving Boulogne),1864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马奈-《受嘲弄的耶稣》

《隆格尚的赛马》(The Races at Longchamp),1866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马奈-《受嘲弄的耶稣》

《斗牛》(Bullfight),1865-1866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马奈-《受嘲弄的耶稣》

《鱼》(FishStill Life)),186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