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古巴游记D24:芝加哥艺术博物馆2018年2月25日

标签:
美国芝加哥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文化旅游 |

早晨,XI带我去了河对岸以粤菜为主的MingHin Cuisine中餐馆,到餐厅时还没开门,我俩决定去湖边溜达一圈,在经过一个地下通道入口时,一位美国老太太快速走过来告诫我们要去河边的话最好走前面的马路,地下通道不太安全,非常热心的美国人。
2月底,芝加哥还未摆脱冬季的寒冷,虽然是个无风的大晴天,但依然冷飕飕的。在湖边待了十几分钟后就匆匆回来了,再次到餐厅时刚好开门迎客,我俩要了虾饺、烧卖、皮蛋粥、青菜、肉菜等一桌子,吃到撑才出来。

餐厅出来向南走一条街就是千禧公园(Millennium Park),冬日的公园,树上、地上还都是光秃秃的呢,最吸引人的就是那个云门(Cloud Gate),因像蚕豆而得到“芝加哥豆”这个“爱称”。

镜子效果像哈哈镜的云门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Art Institute of Chicago),美国三大美术馆之一, 1893年对外开放,规模和展品数量仅次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在美国排第二位。XI在售票处亮了一下学生证,又跟工作人员说了些啥,就免费了;我买了个套票,含门票、官方指南(英文版)和语音解说,47美金。解说有中文的,这说明来这儿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了,但用中文讲解的作品数量大概只有英文的一半,而且讲解内容也少很多,不过镇馆的那些展品都有。
博物馆存包,每件1美金。馆内暖气很足,羽绒服和背包肯定都得存上。可以拍照展品,但需关闭闪光灯。
2000年夏天,来芝加哥时参观过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这次算是“故地重游”;因时间关系,只看了欧美的绘画部分。算起来这次出门旅行已有3周了,身体深感疲惫,再花大半天时间看博物馆真有点吃不消,但那些名家名画还是值得多看几遍的,毕竟在国内根本看不到这么多大师的名作。

古希腊、古罗马艺术



二楼的印象派作品

法国印象派著名画家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1841-1919年)的代表作《两姐妹(阳台上)》(Two Sisters(On the Terrace)),1881年。

《费尔南多马戏团的杂技演员》(Acrobats at the Cirque Fernando),1879年,雷诺阿

古斯塔夫.卡耶博特(Gustave Caillebotte,1848-1894年)的代表作-《巴黎街道,雨天》(Paris Street; Rainy Day),1877年

法国画家乔治.修拉(Georges Seurat,1859-1891年)的代表作《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A Sunday Afternoon on the Island of La Grande Jatte), 1884-1886年。

法国印象派画家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1834-1917年)的作品《女帽店》(The Millinery Shop),1879-1886年

法国画家图卢兹.劳特雷克(Toulouse-Lautrec,1864-1901年)的代表作之一《红磨坊》(At the Moulin Rouge),1892-1895年

法国画家让.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1814-1875年)的作品《农夫将初生牛犊抬回家》(Peasants Bringing Home a Calf Born in the Fields),1864年

法国画家康斯坦.特罗荣(Constant Troyon,1810-1865年)的作品《沼泽地》(The Marsh),1840年
法国画家和作家欧仁.弗洛芒丹(Eugène Fromentin,1820-1876年)的作品《尼罗河上》(On the Nile, Near Philae),1871年
《Women of the Ouled Nayls》,1867年,欧仁.弗洛芒丹。


荷兰印象派画家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年)的《自画像》(Self-Portrait),1887年。

《卧室》(The Bedroom),1889年,梵高

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年)的作品《拜神的日子》(Mahana no atua (Day of the God),1894年

《大树》(Te raau rahi (The Big Tree),1891年,高更

法国著名画家、现代艺术之父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1839-1906年)的作品《苹果篮》(The Basket of Apples),1893年

《马赛湾》(The Bay of Marseille, Seen from L'Estaque),1885年,塞尚

法国著名画家、印象画派创始人之一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年)的作品《睡莲》(Water Lilies),1906年

《扬帆远航,埃特雷塔》(The Departure of the Boats,Étretat),1885年,莫奈

法国画家、印象派奠基人爱德华.马奈(Édouard Manet,1832-1883年)的作品《耶稣受嘲图》(Jesus Mocked by the Soldiers),1865年

《阅读的女子》(Woman Reading),1879-1880年,马奈
佛罗伦萨著名画家、意大利肖像画先驱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1446-1510年)的作品《圣母子和天使》(Virgin and Child with an Angel),1475-1485年

德国画家、版画家阿尔布雷特.丢勒(Albrecht Dürer,1471-1528年)的作品《亚当和夏娃》(Adam and Eve),1504年

德国画家老卢卡斯.克拉纳赫(Lucas Cranach the Elder,1472-1553年)的作品《亚当和夏娃》(Adam and Eve),1533-1537年

西班牙画家格列柯(El Greco,1541-1614年)的作品《圣母升天》(The Assumption of the Virgin),1577–1579年

意大利画家圭多.雷尼(Guido Reni,1575-1642年)的作品《手提施洗约翰头颅的莎乐美》(Salome with the Head of Saint John the Baptist),1639-1642年

意大利著名画家卡拉瓦乔(Caravaggio,1571-1610年)的追随者切科.德尔.卡拉瓦乔(Cecco del Caravaggio,1588-1620年之后)的作品《耶稣复活》(The Resurrection),1619-1620年

法国画家安东尼.华托(Jean-Antoine Watteau,1684-1721年)的作品《田园聚会》(Fête champêtre (Pastoral Gathering)), 1718-1721年
《梦想家》(The Dreamer),1712-1714年,华托

意大利画家朱塞佩.克雷斯皮(Giuseppe

荷兰画家威廉.范.梅里斯(Willem

荷兰画家杰拉德.泰尔.博赫(Gerard ter Borch,1617-1681年)的作品《音乐课》(The Music Lesson),1670年

荷兰画家雅各布.奥科特维尔特(Jacob Ochtervelt,1634-1682年)的作品《音乐课》(The Music Lesson),1671年
荷兰画家、弗兰斯.哈尔斯(Frans
Hals,1582-1666年)的学生阿德里安.范.奥斯塔德(Adriaen

佛兰德斯画家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年)的作品《圣家族、圣以利沙伯和施洗圣约翰》(The Holy Family with Saints Elizabeth and John the Baptist),1615年

西班牙画家迭戈.委拉斯开兹(Diego Velázquez,1599-1660年)的作品《厨房》(Kitchen Scene), 1618-1620年

法国画家、古典主义绘画的奠基人尼古拉斯.普桑(Nicolas Poussin,1594-1665年)的作品《帕特莫斯岛上的圣徒约翰》(Landscape with Saint John on Patmos),1640年
帕特莫斯岛是爱琴海上的一座小岛,《圣经》四大福音书之一的《约翰福音》的作者使徒约翰(John the Apostle)曾在这座小岛上生活过(一说是被流放于此地),并撰写了《圣经启示录》(Book of Revelations)。
1999年,帕特莫斯岛的老城、圣约翰神学修道院和启示录洞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英国学院派画家、风景画大师威廉.透纳(William Turner,1775-1851年)的作品《在渔船上交易的鱼贩》(Fishing Boats with Hucksters Bargaining for Fish),1837-1838年

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伦勃朗(Rembrandt van Rijn,1606-1669年)的作品《戴金项链的老人》(Old Man with a Gold Chain),1631年

法国著名画家、浪漫主义画派的典型代表德拉克洛瓦(Eugène Delacroix,1798-1863年)的作品《异教徒的争斗》(The Combat of the Giaour and Hassan),1826年

德国画家弗朗茨.路德维希.卡特尔(Franz Ludwig Catel,1778-1856年)的作品《斗兽场内》(Inside the Colosseum),1823年
法国画家克劳德.约瑟夫.韦尔内(Claude-Joseph Vernet,1714-1789年)的作品《晨》(Morning),1760年。因作品主要描绘港湾、海景而被称为“海景画家”。
英国画家托马斯.劳伦斯爵士(Sir Thomas Lawrence,1769-1830年)的作品《延斯.沃尔夫夫人》(Mrs. Jens Wolff), 1803-1815年。漂亮女子是丹麦驻伦敦领事廷斯.沃尔夫的妻子,离婚后成了画家的情人,据说还生了一个儿子。

美国绘画大师爱德华.霍普(Edward Hopper,1882-1967年)的代表作《夜鹰》(Nighthawks),1942年。画作完成几个月内,就以3000美金的价格卖给了芝加哥艺术学院。

美国画家玛丽.卡萨特(Mary Cassatt,1844-1926年)的作品《洗浴》(The Child's Bath),1893年
法国象征主义画家古斯塔夫.莫罗(Gustave Moreau,1826-1898年)的作品《海格力斯和九头蛇怪海德拉》(Hercules and the Lernaean Hydra),1875-1876年。莫罗的作品多以神话故事和圣经为题材,带有些许神秘感,野兽派创始人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年)是他的学生。
海格力斯(Hercules,又译为赫拉克勒斯),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是天神宙斯(zeus)诱奸自己的重孙女阿尔克墨涅(Alcmene,是宙斯和达娜厄所生的儿子帕耳修斯Perseus的孙女)所生下的孩子,本来他就带有神的基因,后来又阴差阳错地吮吸了几口天后赫拉(Hera)的奶水而变得力大无穷。
迈锡尼国王欧律斯透斯(Eurystheus)怕海格力斯成为神,而交给了他12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希望他被那些怪物杀死,这其中的第二件就是杀死九头蛇怪海德拉。九头蛇怪八颗头中每一个被砍下后立刻又会长出来,而中间直立的那颗不死头是最主要的。海格力斯用智慧砍下了蛇怪的全部九颗头,并把它们埋在路旁,用巨石压着,让它们永世不得翻身。

《灵感》(L'Inspiration),1893年,古斯塔夫.莫罗。

法国画家、野兽派创始人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年)的作品《河边沐浴人》(Bathers by a River),1916–1917年


法国立体主义黄金分割派画家让.梅金杰(Jean Metzinger,1883-1956年)的作品《拿扇子的女子》(Woman with a Fan),1913年

瑞士象征主义画家阿诺德.勃克林(Arnold Bocklin,1827-1901年)的作品《海中》(In the Sea),1883年

法国画家莫里斯.德尼(Maurice Denis,1870-1943年)的作品《复活节的早晨》(Easter Mystery),1891年
法国画家亨利.方丹.拉图尔(Henri Fantin Latour,1836-1904年)的作品《爱德华.马奈的画像》(Édouard Manet),1867年。拉图尔的作品以花卉和静物为主。

《向柏辽兹致敬》(The Anniversary(Homage to Hector Berlioz)),1877,亨利.方丹.拉图尔。

西班牙画家、雕塑家、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年)作品之一《老吉他手》(The Old Guitarist),1903-1904年

《红色座椅》(The Red Armchair),1931年,毕加索

白俄罗斯裔法国超现实主义画家马克.夏加尔(Marc Chagall,1887-1985年)的作品《美国之窗》(America Windows),1977年

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i,1904-1989年)的作品《永恒的幻想》(Visions of Eternity)1936-1937年

美国画家阿基保尔.莫特利(Archibald Motley,1891-1981年)的作品《夜生活》(Nightlife),1943年

西班牙画家胡安.格里斯(Juan Gris,1887-1927年)的作品《毕加索肖像》(Portrait of Picasso),1912年

美国艺术家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1928-1987年)的作品《毛泽东》(Mao),1972年

《伊丽莎白.泰勒》(Liz),1963年,安迪.沃霍尔
4点钟,拖着筋疲力尽的双腿走出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