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春夏紐約時裝周 現場報道

标签:
2010春夏技s時裝周現場報道时尚 |
http://181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10/1/10/20/124bc6c1269g214.jpg現場報道" />
剛剛落幕的紐約時裝周(2010春夏)一向是全球時尚業的風向標,雖然紐約稱得上設計大師或者天才的屈指可數,設計師們各行其道,一週看下來對於下季的趨勢往往還是脈絡不清,但擅長品牌運作和實穿配搭的紐約設計師們對經濟走向和消費者態度無疑最為敏感。
與一年前相比,美國經濟仍處於低谷,但彷彿現出一線亮光:格林斯潘用以衡量經濟反彈的著名指標-男式內褲出現銷售增長;上一季度的油漆銷量上升9%,證實大眾手裡終於有了餘錢可以整修家中剝落舊牆;而八月的零售業銷售額攀升將近三個百分點,是最近三年半來增長最快的一月。
今年的時裝周,更有前所未有的一系列活動熱身造勢:描摹美版Vogue幕後故事的紀錄片the September Issue(九月號)在曼哈頓六家影院上映,主編Anna Wintour罕見地上晚間訪談節目 Late Night With David Letterman現身說法;九月十日晚上,Fashion ‘s Night Out,曼哈頓街頭人山人海,將近700家店鋪開張到晚間十一點,氣氛簡直如同狂歡節。當晚明星雲集,熠熠閃光,店鋪門口人流排成長龍,誰不想趁機跟自己仰慕的設計師偶像明星近距離接觸呢?-Oscar de la Renta跟ABC著名新聞主持人Barbara Walters和慾望都市女主角Sarah Jessica Parker同聲高歌;Zac Posen在頂尖百貨公司Bergdorf Goodman的櫥窗里現場描畫設計;雙胞胎姐妹,明星設計師the Olsens為你調製雞尾酒; Alexander Wang親自傳授走天橋訣竅;大熱真人秀劇集Top Chef主持人 Padma Lakshmi和設計師Peter Som現場烹飪美食,等等。
效果立竿見影:ShopperTrak的數據顯示,全美衣飾類商店當日消費者流量增加3.4%,曼哈頓的商店更是劇增將近50%。美國最大百貨公司Macy’s的CEO Terry Lundgren稱他們出清了將近半數的存貨,並且為 9/11紀念基金成功募集到將近20万美金的捐款。Bergdorf的總裁Jim Gold則認為這彷彿是整個紐約城經歷艱苦一年之後的一場慶祝。不僅僅祇是體現在銷售額上,更多的是,人們對時尚重新感覺興奮,希望他們在此後幾週以及至關重要的假日期間重新燃起購物的熱情,為經濟注入亟需的強心劑。
這一樂觀但不失務實的理念也體現在時裝周的諸多方面:
秀場風光
秀場選擇更多的是出於務實和縮減成本的考慮:Zac Posen之前幾季都是在the Tent一擲千金做明星雲集的夢幻大秀,這回轉到規模小得多的Altman Building,總共祇請了400位賓客;Proenza Schouler則由Milk Studios免費提供場地。
秀場設計也減少站立人數,設置多重伸展台(Marc Jacobs的是三個平行的天橋伸展台, 模特蜿蜒行走),確保編輯和買手有足夠時間可以看清楚衣物正面和背部細節。閒雜人等親友團大為壓縮。
比如Alexander Wang的秀向來是人山人海的big party,兩邊是梯級式的座位,至少六排,很多很酷的年輕小孩排山倒海地尖叫。這回,減到兩邊各三排長凳,後面有一列站位而已。Pier94的位置,也不在鬧市,外面圍觀的人就少了不少,二月隆冬寒風中排成長龍等待入場的情形沒有重演,thank God!
焦點回歸到向編輯和買手展示服飾, 設計更為貼近他們各自拿手熟悉的風格,也更注重實穿性,整個系列從出場次序,銜接,主題展現,都感覺經過精心編輯,一氣呵成,而不祇是以數量取勝。
與往季相比,多數規模尚小的設計師盡力運用創意,在捉襟見肘的預算限制下,創造戲劇化的效果:Rodarte的秀在Gagosian Gallery,以噴煙機製造蒼綠的煙霧烘托氣氛,部分編輯擊掌歡呼,另外一些,卻以圍巾掩住口鼻; Alexander Wang的秀場直接運用未加修飾的水泥地,祇在模特出場出設置小小斜坡,增添跌宕的戲劇性;Y-3則在現場由模特Irina Lazareanu從現場的攝影師中臨時招募一位充任守門員,山本耀司和法國著名球手齊達內最後還互罰點球,現場氣氛熱烈輕鬆。
13歲一夜成名的博客寫手
在各大秀場,包括Rodarte和Marc Jacobs的front row第一排,你無法忽視這個小小的身影:她戴著眼鏡,頭上時時斜戴形狀古怪的帽子,一身搭配奇突的裝束,看人的時候還有幾分羞怯,面對電視鏡頭卻是侃侃而談。她便是這次紐約時裝周一夜成名的神話,13歲來自芝加哥市郊的博客寫手Tavi Gevinsen。
去年八月,紐約時報的T Magazine在一篇有關青少年博客寫手的文章中提及當時年僅12歲的Tavi,引起不少爭議。Tavi的父親,英語教師Steven對他女兒的博客生涯尚一無所知。一年后,Tavi已經成為Pop雜誌的封面人物,被譽為”時尚先鋒“。她從學校請假一週,由父親陪同出席紐約時裝周。她在秀場的座位遠勝於多數編輯甚至明星,她甚至還被Pop magazine雇用撰寫評論。
這顯現近年來網絡已開始挑戰傳統媒體的主導地位,博客寫手的意見對於設計師品牌和設計也擁有不容忽視的影響力。祇是一個年僅十三歲的孩子,過早地被曝光於聚光燈下,未免讓人擔憂。希望她保有平常心和好奇心,運用珍貴的現場體驗,多多留意,而不是著眼名利,將寫作當成跳板。
盛大派對捲土重來,但已非往日模樣
五花繚亂星光熠熠的Marc Jacobs的秀後派對重新上演,著實讓業內人士松了一口氣,彷彿昔日好時光重返。但這一次Marc Jocobs的派對是與Visionaire雜誌合辦。事實上,這一週濄半數的派對,都是設計師/品牌與時尚雜誌聯手,顯示出當前不景氣大環境下,兩個掙扎之中的產業迫切需要共存亡,分享開支,贏得注目。
Alexander Wang與英國的Love雜誌聯手,別出心裁,包下Milk Studios邊上一家加油站,徹夜狂歡至凌晨三點。DJ反覆告誡現場吸煙者控制煙癮,雖然輸油管道早於幾小時前關閉,難耐煙癮的癮君子們還是不顧安全隱憂,偷偷點燃手中香煙。Courtney Love和Santigold現場獻歌。
幾乎任何事件名目都可以理直氣壯地成為舉辦派對的理由:下城的獨立雜誌Paper在紐約圖書館慶祝25週年;紐約時報的T Magazine正值五週年紀念;英國名媛,Guinness啤酒家族的女继承人Daphne Guinness最近與川久保玲合作一款香水,她並且為配合推出這款香水專程拍了一部三分鐘的短片; 設計師Anna Sui以熱門劇集Gossip Girl中人物為靈感,為平價超市Target設計的系列也趁機隆重推出,在Soho一座四層的townhouse設置pop-up店鋪,每個房間都以劇中人物風格裝修,女主角們紛紛現身,等你入迷;Jefferson Hack旗下的Another magazine和Olivier Zahm的Purple magazine的派對,自然吸引來最酷的時尚中人和明星;Kitsuné Music的Masaya Kuroki and Gildas Loaec專程從巴黎趕來,為慶祝和Me Magazine合出的最新一期,親自出馬,調製當晚音樂,氣氛熱烈。
但是正如Christie’s (嘉士德拍賣行)特別活動企劃總監Lydia Fenet所指出的,派對雖然再度捲土重來,但它們與往日已然不同。“大家已經調適到一種新的現實之中,過度奢靡的派對已經為規模較小更為私密的晚宴所取代。重點在於建立戰略性的合作關係,來幫助創造商業機會, 而不祇是純粹為了娛樂。”她說。她目前正著手籌備一系列頂級活動,包括寶格麗125週年的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