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重言”、“叠音字”

(2006-12-23 17:39:55)
分类: 古代汉语概念解答
首先看关于重言的几种解释:第一,有人解释为:“重言,即重文,也称重言词、叠音词或叠字,是指两个相同汉字重叠使用的语言现象.因其可形象地描摹声音、状写物态,使语言更加生动、活泼,故而成为古代文学作品中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第二,有人解释为:“重言是指两个音节相同的双音词。又称叠音词。表现在书写形式上,记录这两个音节的字也往往是相同的。”上面的两种解释其实是一样的。
    问题是,我今天看到的一份古代汉语考试题上,认为“行行重行行”不是重言,而“离离原上草”是重言。从这份考题的标准答案看,出题人认为,重言不仅是两个相同汉字重叠使用的语言现象,并且这两个重叠使用的词是不能分开理解的,分开了就没有重言的含义了。比如“离离”是重言,草木茂盛也;如果分开理解,跟草木茂盛毫无关系了。“行行重行行”,“行行”就不是重言,因为“行行”也是行走的意思,分开解释,“行”也是“走”的意思。例如“物物各自异”,该答案认为“物物”不是重言,也是这个道理。“物物”,指每件东西,分开解释,“物”就是物件、东西的意思,也就是说,“物”跟“物物”相差无几。
    这种对于“重言”的规定,本人整理为“重言,第一,是两个相同字的重叠使用;第二,这两个字仅仅是记录两个音节的;第三,这两个字如果分开解释,或者毫无意义,或者跟重叠使用的意义毫无关系。也就是说,重言不仅是两个相同字的重叠使用,并且是单纯词(即看作是一个语素)。第四,重言不同于某些拟声词,如坎坎伐檀兮。”如果你在考场上(任何考场),看到试题中把带有叠音词的句子,让你找出其中的重言来,就按照我说的这四个标准衡量,符合这四个标准的,就是重言。
    在一般的《古代汉语》教材中,不讲重言。如果讲重言,也只是把重言跟叠音词等同起来。
    人们对同一语言现象的解释、规定,可能不一致。这种相互抵触的解释对于推进学术发展有好处,不过,有些标新立异的解释,如果没有科学性,对认识语言的本质没有帮助,并且新的解释跟其他概念的解释形成交叉或从属关系,那就要提高警惕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