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江南地区迎来了黄梅季。有“梅子黄时日日晴”的干黄梅,也有“黄梅时节家家雨”的湿黄梅。对感性的诗人来说,气象上的不同会导致心情上的迥异。此外,同样写梅雨,官吏、皇孙和帝王的视角又是截然不同的,“小溪泛尽却山行”的欢快、“闲敲棋子落灯花”的寂寞与“披襟弄五弦”的豪迈,比较一下会很有意思。

三衢道中(小欢喜手绘)与欢快的画风很贴哦。
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这首诗的作者曾几出生于宋朝的普通知识分子家庭,其父是宋仁宗朝的进士,他和几个兄长都是在宋徽宗朝科举入仕的官员。他为人所知的成就是教出了著名诗人陆游。陆游给曾老师作的《墓志铭》中写道:“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
干黄梅的天气使人兴致高昂,出门遛弯。从“日日晴”的描述看,诗人当年遇到的正是不下雨的“干黄梅”。趁气温还没攀升,树荫又能遮阳,有小溪与黄鹂相伴的初夏出游是不错的选择。
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这首诗的作者赵师秀南宋的皇室子弟,其八世祖便是北宋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
赵师秀比曾几要晚生近百岁,所以到了赵所处的宋光宗朝和宋宁宗朝,这个皇室子弟虽然也要上班,但完全不属于肱骨之臣,而是闲得发慌。他曾自我调侃说“官是三年满,身无一事忙”。他的特长是研究与创作诗文,《约客》就是赵师秀的代表作。
湿黄梅的阴雨有使人宅家的功能。黄梅时节的雨声和蛙鸣兀自热闹,诗人却寂寞无聊。本来约好来家里玩的朋友失约了,他独自等到夜半还不肯洗洗睡。没劲啊,只好一个人敲敲棋子弄点声音出来,没人陪他赏花,也只好一个人看看灯花发发呆了。
咏雨
【唐】李世民
和气吹绿野,梅雨洒芳田。
新流添旧涧,宿雾足朝烟。
雁湿行无次,花沾色更鲜。
对此欣登岁,披襟弄五弦。
看完了闲人皇孙的诗,再来品品唐太宗李世民的作品。一代名帝又是怎么描写梅雨的呢?
在李世民的眼里,梅雨代表着上天的灌溉,是带来丰收的吉兆。绿野芳田,一团和气,鸟语花香,朕真想来一曲啊!贞观之治,喜气洋洋,就是这首诗的画风了。
更多诗情画意,欢迎关注
@密斯赵 的微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