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1300多年的唐代武德年间,崇明岛露出江面,时称东沙和西沙。民国时期,崇明岛先后隶属江苏南通、松江。解放后,隶属江苏南通专区。1958年12月1日起改隶上海市,称崇明县。 “崇”,高也;“明”,阔也。“崇明”即高出水面又平坦宽阔之意。2016年,上海市政府宣布崇明撤县建区。
我最近一次去崇明是2008年的春天。那时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的刚在西沙湿地揭牌。据崇明旅游局介绍,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面积达1200平方公里,实际上整个崇明岛都是地质公园范围。它是目前全国100多个地质公园中唯一集“淤泥质海岸潮滩地貌”和“世界一流的大河河口地貌”为一体的地质公园,即使在世界范围内也很罕见。
那里曾经是一片人迹罕至的湿地,水不深,刚好漫过成人的小腿肚。湿地是寂寞的,每天只有大风夹着几声鸟鸣,呜呜地吹过芦苇。
现在湿地上架起了一条3千米长的木栈道,一直通往长江口。站在木栈道上,抬头是群鸟掠过,低头是沙蟹在泥土中横行。荷塘边添了家茶庄,复古的桌子就靠着窗,窗外是亘古有之的潮起潮落。
那片大变样的湿地就是西沙。
西沙:沿着绵延不断的栈桥,遇见众多可爱小生灵
崇明西沙湿地总面积为4500亩,是上海目前唯一具有自然潮汐现象和成片滩涂林地的自然湿地。现在的西沙地质科学景观区最初是崇明西沙湿地生态修复实验基地科研项目的基地。
上世纪80年代末,一些渔民在此挖塘养鱼,环境受到了破坏。要开辟科研、旅游“双行线”,首要任务就是对这块湿地进行修复,重新使湿地生态系统顺畅起来。这个项目由华师大河口和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崇明县共同承担,主要通过生态引鸟、植物多样性配置、水处理净化等工程,在原有湿地的基础上,修复建成一个集科普教育、科学研究、休闲观光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湿地生态示范区,其在潮汐作用下的自然风貌是该科研项目的亮点,划分为不同人类活动干扰的三个分区:游客参与区、缓冲区和生态保育区。
目前,这里已经营建了全国首个温带淡水湿地林,先后吸引了50多种鸟类驻足、栖息,并种植成活了21种木本植物。沿着一道绵延不断的栈桥,就开始了崇明西沙湿地的“自然大狂欢”。栈桥下芦荡里,到处都是泥洞,这些泥洞里住着大大小小的蟛蜞,它们看到人根本不害怕,大咧咧地横行着,听说蟛蜞的一对大钳子还是崇明出了名的美味呢,用酒一浸,鲜香扑鼻。在这片湿地上,曾经有对小夫妻就是靠捉蟛蜞走上了致富之路。
栈道两边的许多树上都挂着标识牌,原来这是跟踪调查引入树木的生长情况的。经过一两年的科学实验,具有耐湿、耐淹、根系厌氧等特点的杂柳、江南桤木、沼生栎等21种木本植物存活了下来,现在的湿地不在是芦苇“一枝独秀”了。
植物多了,鸟的栖息地也就多了。崇明西沙采用的是全新的生态引鸟模式,它不同于原来的给鸟类搭建现成鸟巢和放置饵料引鸟,而是提供丰富的可建巢的树种和合适的水域,并且大量放养鸟类喜食的蟹类和鱼类,形成天然食物链,吸引鸟类前来安居。此外,科研人员还搭建了3.5公顷的引鸟平台,给体形较大的鸟提供“停机坪”。这样,白鹭、苍鹭等前来落户了,而野鸭、鹬等候鸟也在迁徙途中来此歇脚。
现在,除了风声,你可听到有虫鸣鸟语,看到水禽嬉戏,在湿地尽头,还可见长江里的停船。因为植物、动物种类丰富了,生态系统就趋向稳定。整个湿地公园就好比是一个天然大氧吧,你在散步观景的同时,也在呼吸“洗肺”。木栈道长约1700米,这一长度是华东地区之最。沿着长长的栈道走下来,仿佛是进行了一次保健之旅。
河口博物馆:亲近水文化,登高望梯田
河口博物馆是整个地质公园建设的核心工程,位于崇明新城。依托崇明生态岛区建设,建设世界一流博物馆,主要展出世界河口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水利工程及文化景观。
然而,公园里还有一个河口沙洲水文化馆,就在西沙湿地的附近。该馆主体为一层钢结构建筑,并设有38高的观景平台,一层建筑面积约为250平方米,层高为5米。展示馆内设有八个展示区,采用多媒体手段介绍世界典型河口经济文化、风土人情以及长江河口——崇明岛的形成过程、地质地貌等资料。并设置了多媒体互动区域,为游客在参观游览的同时,对所掌握的河口知识进行一次检验。最吸引眼球的还是栩栩如生的大型鸟类标本,在彩色的灯光下仿佛是仙子下凡。
比较直观的玩法是在博物馆了解了河口沙洲的形成知识外,坐观光电梯登上38米高的观光平台,远眺浩淼的长江和片片农田。这个平台面积不大,但风可大了。阳光从云彩中照射到湖面上,阵阵微风送来青草的味道,农民们正在田间劳作……夏天去玩的话,自然是清爽自然,心旷神怡。
东滩:观鸟赏鱼,感觉水与生命的力量

该图片来自网络
整个东滩可分为东滩湿地生态景观区、东滩国际候鸟生态景观区以及东滩河口中华鲟生态景观区三个区域。东滩湿地生态景观区和东滩国际候鸟生态景观区是固有景区的延续,东滩河口中华鲟生态景观区则是瀛东渔村的升级版,
东滩湿地生态景观区位于崇明东滩1992大堤和1998大堤之间,东旺大道以北区域。这里体现了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是游客生态旅游的好去处。
东滩国际候鸟生态景观区是地质公园的核心生态景观区,位于崇明东滩1998大堤之外。在这里游客可以体验湿地观光、考察、鸟类监测等项目,由于这个区域是地质公园生态敏感区,所以区内不宜进行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并严格限制游客人数。
东滩河口中华鲟生态景观区位于东滩南侧瀛东村南分场,该区域范围目前有所扩大,还包括南分场东部1号丁坝到7号丁坝之间沿岸湿地区域和沿江景观道路。这里是中华鲟的乐园。中华鲟是长三角珍贵物种,有着“活化石”之称。游客可以感受中华鲟的放流、救助并观赏到河口珍稀鱼类。这里也很受学院、研究所欢迎,是天然的野外地质课堂和海洋工程考察基地。即使是不具备专业知识的普通游客,也可沿江景观大道散步,感觉水与生命的力量。
崇明西沙湿地公园
地点:崇明岛西南端明珠湖外侧
交通:石洞口码头摆渡船最早00:30,最晚22:30, 整点加不定时航班;吴淞码头最早05:45,最晚21:30
。到达崇明后,坐南建线至新建水闸站下。
注意事项:禁止在潮沟和水溏里游泳、垂钓或捕捞;禁止吸烟、焚烧或燃放爆竹烟花;禁止攀折树木,践踏芦苇;禁止在栈道上追逐嬉闹;小孩进入木栈道必须由成人带领;禁止走下栈道进入滩涂;禁止乱扔果皮纸屑;禁止破坏大堤的防汛设施。
崇明东平国家森林公园
地址:位于崇明岛中北部,距南门港(县城)12公里,南部与建设镇接壤,东西北部与上海市东风农场毗邻。
交通:旅游5号线或从江湾镇乘坐宝杨码头专线、116、51,然后坐“南门”高速轮到达南门(先买好返程船票),再乘坐“南江线”或“南东线”。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与心爱的人儿一起去郊外的公园赏花游园是繁忙都市人的小小奢侈。崇明岛上的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就是这样一个孕育爱情的小小伊甸园。那里有过不完的四季,那里有看不尽的芳菲。每年春天公园都要举办崇明森林百花展;炎炎夏日,东平国家森林公园推出的是“崇明森林荷花展”;秋日是满园尽带黄金菊;至于冬日,也有高尔夫、划船、攀岩、彩弹射击以及滑草等娱乐项目,让你觉得不会闷。
崇明绿华村
地址:绿华新建水闸东侧
交通:坐南建线至新建水闸下
绿华村俗称“老鼠沙”,因其整体形状酷似老鼠,同时江对岸有一白卯(同“猫”谐音)港相望成趣,故而得名。绿华地处崇明岛西南端,最早是于“潮来波涌群鱼跃,水退风吹芦花摇”的一片芦苇荡上围垦起来的,其中包括崇明最大的天然湖泊――明珠湖。绿华有万亩桔园、千亩渔塘、十里长堤,可林间信步,赏鸥鸟翔集,听群虫争鸣,也可品香茗,赏湖逛绿景,感受放杆垂钓之悠闲。村里的蟋蟀博击馆是上海绿华全国蟋蟀大奖赛的“主战场”。
崇明瀛东村
地址:崇明县陈家镇东首瀛东村
交通:堡陈线-陈家镇转陈白线-瀛东村
拥有坐渔家小船泛舟、参观渔具博物馆、捕鱼捉蟹、品渔家菜肴、做一天渔民等渔家乐系列节目。瀛东村餐厅的特色玉米面饭相当可口。瀛东村天文观测条件较好,建议天文爱好者前往。
更多上海旅游资讯,欢迎关注 @密斯赵 的微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