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轨交3号线是上海第一条架空的“轻轨”,最早叫“明珠线”。3号线利用老沪杭铁路内环线和淞沪铁路高架改造而成,于2000年12月26日建成试运营。
如今,3号线线路已经延伸,从江杨北路到上海南站,共设29个车站,贯穿上海南北。除了中山公园和虹口足球场两段,3号线途径的区段并不是繁华闹市或旅游胜地,而是遍布老厂房和老仓库。
终于有一天,我们发现,就是这样一些默默无闻的老地方,已然开始了loft摸样的逆生长。与创意不期而遇,方叹惊艳无比。
甜爱路:因为爱情

甜爱路
在进入创意园区前,先要带你去一个地方。在那里,再坚硬的心也会被剥去外壳;在那里,再沧桑的容颜也会返老还童。这一切,都是因为爱情。
到底是先有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再有甜爱路,还是先有了一条名字香艳的马路,再杜撰出一个故事。谁也不知道答案,却也无妨。不过关于田爱和祥德的故事,总还是要说一说的。
田爱小姐是财主家的女儿,才貌双全。祥德先生是田府里一个放牛的小伙,聪明能干。两人从小一起长大,日久生情,终成眷属。从此,上海就有了甜爱和祥德两条相依相偎的幽静小路。
不知道甜爱路步行街入口的那尊情侣雕塑是不是就是他俩的转世?2009年,甜爱路被正式打造成“上海最浪漫的马路”。没错,你现在所见到的爱情特色文化街上所有的一切,都是人为的——青葱水杉、情诗之墙以及爱心邮筒。可是,征婚一样无趣的开头却换来了天长日久的结局。6年过去了,甜爱路迎来了一对又一对情侣。
因为爱情,不会轻易沧桑,所以一切都是年轻的摸样。时常有载着姑娘的自行车在甜爱路上呼啸而过。电影里一样大声喊出青春告白的并不多见,多的是抿嘴微笑甜在心头的姑娘,她的头必定是靠在他背上的。更多的是步行来的,轻轻吟诵墙上的28首中外爱情诗句,或者索性自己动手,刻上一段山盟海誓。最后将写好的情书投进爱心邮筒,就算大功告成了。提醒一句,想要加盖爱心邮戳的,得去四川北路街道门卫室跑一次。谈情说爱么。不折腾点哪见真心诚意呢?
寻踪:
轨交3号线虹口足球场站下,穿过鲁迅公园,在甜爱路边门出来,然后沿路南行至939终点站,步行街就到了。步行街很短,北段是情侣雕塑和一家咖啡馆,南端是爱心邮筒,一过邮筒就又见车水马龙了。
M50:在水一方

M50
2005年挂牌的M50是上海骨灰级的创意园区。10年过去了,M50照样以红旗不倒的姿态雄踞于苏州河畔。
这一片老厂房最早是周氏家族的棉纱厂,后来又成了上海春明粗纺厂。从2000年画家薛松第一个进驻开始,陆续吸引了英、法、意等国内外艺术家们。厂房的巨大空间使他们在创作时就能感知到作品在展厅展览时的情形,而保存完好的通风设备、排水管道等又成了激发灵感的元素。
如今园区内随处可见稀奇古怪的雕塑。一会是三只青蛙并排坐在门檐上,一会是一个大叔神色凝重背着手,这里有一头千疮百孔的犀牛,那边却是一个令人晕头转向的路标。更有整墙的涂鸦,给人视觉上的冲击,让人期待着在M50遇见一些不寻常的人,诞生一些传奇一样的故事。
对于游人来说,却是喝咖啡的多于看艺术展览的。瞧他们,在露台上欢声笑语的。谈不谈艺术其实根本就无所谓,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最艺术的存在。
即日起至2月18日,M50中的老牌画廊“香格纳画廊”正在举办赵仁辉个展《无尽藏》,这是他在中国的首次个展。赵仁辉是新加坡籍新锐视觉艺术家,他的艺术实践涉及摄影、行为、影像和装置。他的作品朴素而神秘,时常借用科学的语言和方法,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陷阱是赵仁辉的灵感来源,他把它视作人类对某种特定生物的知识的优雅的物理表现。为了达到吸引动物到陷阱里的目的,你必须对这个物种有清晰的认识,包括它的习性,行为特征和弱点。赵仁辉的摄影作品是开放式的也是无法解释的,它们是令人沉思的迷人风景,更有可能是一种诡计:艺术家是在描述真实吗?在丛林中散开的蓝色被简单地命名为“蜜蜂陷阱”,而一幅挂满红色小球的树的照片则被称作“苹果蛾陷阱”。
一些作品暗示了威胁,涉及圈套,惩罚和罪恶的主题。在“爱斯基摩狼陷阱经常在布道词中被引用”中一把血的刀嵌在雪地中。在它的后方,一段文字描述了一只狼如何被刀上的兔子血引诱,进而舔舐刀刃,割破了自己的舌头,被自己的血吸引,导致最后的失血而死。
赵仁辉的作品探讨了当人类试图理解和分类自然界时所产生的边界,系统和控制的问题。在“他数星星并且能叫出它们的名字”中,一张巨大的照片里一丝不苟地展示了4784只昆虫,并且每只都标明了来源。圣经的引用暗示了科学家和研究对象,人和动物,分类者和被分类者之间复杂的权力关系。
寻踪:
轨交3号线上海火车站站下,沿天目西路步行到苏州河边,过桥就是莫干山路,50号就是M50所在之处了。
易园:会一会“顶级厨师”

顾晓光
德必易园创意园最早是航天研究所,现在是一个比较新的创意园区。地方很小,却出了一个牛人。园区入口处一家叫home
garden的西餐厅的老板,正是2012年《顶级厨师》电视选秀节目的亚军得主顾晓光。
顾晓光科班出身,在上海多家高星级酒店担任过行政总厨。早在90年代,他亲手制作奶油大蛋糕就是亲朋好友过生日时的保留节目。顾晓光在美国和爱尔兰生活了6年,老外对饮食的尊重令他十分赞叹。他说:“你知道吗?他们认为食物是上帝的恩赐,视浪费为可耻。”所以如今自己开店了,就要将这份理念传递给国人——有品质的食物应当属于有品质的人。
走进这家西餐厅,就像步入了一个欧陆小镇的人家。主人一定是酷爱美食的,不然那些给锅碗瓢盆怎么都和艺术品一样点缀在餐厅的各个角落呢?更重要的是,这可不是一个纯粹吃环境的地方,有“顶级厨师”坐镇,菜品自然是有保证的。
意大利肉酱面很讲究,肉酱要剁得粗细适中。顾晓光介绍说,中国人做的肉糜往往比较细碎,而意面需要的是绿豆大小的肉粒。选用的奶油和面条也非进口的不可。“日不落的回味”在菜单上被注明为“英经典国菜”,其实这就是英国寻常人家最爱吃的炸鱼块。红豆沙焦糖布蕾是大受欢迎的甜品,穿过薄脆的焦糖,先入口的是奶香浓郁的布雷,再往里则是绵软的红豆沙,感觉就像是挖到了藏在海底的珍奇宝贝。当然,更令人感动的是顾晓光将对食物的挚爱化为对客人的服务精神,熬夜准备第二天的美味是常有的事情。可能这就是他能当选“顶级厨师”
所必须的职业精神吧。

除了home garden,易园还有一些酒庄、咖啡吧和西点屋。最特别的是,这里还是大众点评网的办公地,抬头便见那个硕大的橙色小人。时髦的吃货早已闻风而动,你还等什么呢?
寻踪:
轨交3号线中山公园站下,沿凯旋路南行到安化路,往东一直走就能看到易园了,“安化路492”的路标很显眼,home
garden就在沿街店铺的一楼。
红坊:雕塑无奇不有

红坊
3号线的最后一站要带你去的创意园区叫是上海城市雕塑中心,不过大家都乐意叫它“红坊”,因为鲜艳漂亮的红砖是园区的标志性建筑。红坊的前身是上钢十厂。后来由于产业结构调整,炼钢厂已是昨日黄花,但是宏大的空间和的中央绿地仍然被设计师所青睐,改造成了loft。老厂房原本毫无个性的灰色涂层,一层层剔去,便露出了现在的红砖。
红坊大归大,但绝对不空。总体成U型布局,中间是大片绿地,周遭是展厅、画廊、酒吧和艺术家工作室。时不时也有大品牌到这里来做秀、开派对。这里的建筑物都经过了精心设计,有的故意将每层楼的窗户都错开,有的像个森林木屋,也有的像一个全透明的温室。
普通青年来红坊玩,看看那些雕塑就很过瘾了。中央绿地上“长”满了各种稀奇古怪的玩意,有老爷车,有胜利女神,还有一条条“玉腿”……园区各建筑物前也分布着各种雕塑作品,因而红坊也是摄友和爱摆拍的MM所钟爱的超大摄影棚。
寻踪:
轨交3号线虹桥路站下,沿淮海西路东行可达。园区门口是一幢红色的建筑物,一走进去就有一块碑上写着前世“上纲十厂”的故事。
线路导航
虹口足球场站——甜爱路
上海火车站站——M50
中山公园站——易园
虹桥路站——红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