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王堆古墓沦为“许愿池”,向鬼神行贿【图】

(2012-08-29 17:42:04)
标签:

马王堆

旅游

密斯赵

许愿池

宗教

分类: 旅游新闻

 

 8月26日下午,长沙市市民王某拨打《三湘都市报》热线电话反映,马王堆三号汉墓墓址变身“许愿池”,游客竞相往里投掷小额钱币。

马王堆古墓沦为“许愿池”,向鬼神行贿【图】

 马王堆三号墓址位于长沙市芙蓉区马王堆疗养医院内的山坡上。深达十多米的墓坑内,丢满了大大小小的纸币,面额以一角的居多。工作人员称,游客往墓坑投钱的事,几年前就有了,管理处没办法制止,只能让清洁人员定期对钱币进行清扫,然后上交墓址的管理方省博物馆。如果可以,会考虑设置一块告示牌,提醒前来观赏的游客,不要往墓坑里丢钱币了。

 国内旅游经历的朋友都知道,别说是大名鼎鼎的马王堆了。即便是名不见经传的小景点,但凡有个锅碗瓢盆池的,一律都被游客默认为“许愿池”。甚至于渣滓洞地下牢房之类的半开放“洞穴”,也是堆满了钱币。

有该行为的游客,其目的是“许愿”,也就是扔个小钱图个念想,多半是升官发财求偶求子之类。我不是宗教方面的专家,仅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向鬼神许愿乃凡人的共性,不过许愿的形式却千差万别。

比如西方人的祷告偏重精神,在固定时间感谢神明,用语言为自己或他人祈福。东方人就比较物质一点,别说是神佛了,就连亡去的故人的祭坛上也是三牲五畜美酒佳肴不算,还要折元宝烧纸钱,目的也是求保佑。

如此想来,景点的“许愿池”现象就很好解释了。外国的公墓上遍是鲜花,国内的古墓中遍是钱币,乃“己之所欲,施于人”也。至于,欲求不足且慌不择地的人为嘛那么多,那就不用细说了吧。

你如何看待古墓沦为许愿池的现象?

欢迎加我微博 一起讨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