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拿古琦来过。若干年前,带有G的低端布料手袋占据了其大陆专卖店的大半壁江山。记得上海金鹰旗舰店开张优惠那会,打七折几乎都是帆布logo包。如今,古琦的无标示系列产品比重已经从6%提高到了23%。也就是说,可能有五分之一的奢侈品消费者已经不愿意在背logo包了。
麦肯锡近期的一项调查证明了古琦的策略是正确的。数据显示,在家庭年收入超过25万元人民币的中国城市居民中,有52%的“富裕者”愿意购买含蓄内敛的奢侈品。
笔者认为,国内的“富裕者”也和产品一样,是需要细分的。
先来看产品。大牌的logo入门款,基本上5000元之内就能搞定,而无标示的产品系往上是没底的,设计师限量版、珍稀动物皮革、加印姓名缩写等等,细节上的小花招就能使单品价格拼了命地上涨。
再来看人群。刚毕业的小白领,参加年会神马的,背个logo包最合适,能使她们区别于工作找得不如意的同学,她们的工资和储蓄也消费得起,又不会抢了主管的风头。另一类需要logo包的是二线城市的暴发户们,他们对时尚一知半解,只希望能通过CCCC和GGGG来最直观地告诉别人“我是有钱人”,这和戴一根很粗的金项链是一个道理。
至于无标示的消费者,也有这么几类。一是时尚界的从业者,大家都清楚这是哪一年的哪一款,价值多少钱,每次都背个logo款太二了。然后就是奢侈品的中级消费者了,有了一定的年纪、职位和身价,不需要急吼吼地标榜自己,两个都懂的人目光扫过彼此,倾谈微笑间,就默认了“你是我的同类”。最后的一类是最具时代特征的,那就是特别需要防“人肉”、防“关注”的“高端人士”。他们有钱,却不愿也不敢露富。他们会用一辆看似桑塔纳的辉腾来戏谑宝马大奔,会用LOEWE羊羔斗篷上一个纯黑的徽章纽扣来嘲笑金灿灿的CCCC……更加小众的品牌的无标示产品才是他们的菜。
古琦变了,阿玛尼也变了,你变了没?
你如何看待logo包与无标示产品。
欢迎加我微博,一起讨论:http://weibo.com/misszh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