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密斯赵
密斯赵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1,573
  • 关注人气:17,71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旅游遭遇地震:预案是必须,经费是关键【图】

(2011-03-11 10:01:13)
标签:

日本地震

新西兰

巴士国旅

锦江旅游

退团

组团

预案

旅游时报

密斯赵

分类: 旅游新闻

    今天下午,日本发生里氏7.9级地震,这不由使人联想起前不久在新西兰发生的那场地震。   

    2011年2月22日,新西兰南岛城市发生里氏6.3级地震时,上海共有3个旅游团队58名游客在这一地区游览。

    2011年2月25日,由上海巴士国旅组团的17人旅行团安全抵达上海。

    2011年3月2日,由上海锦江旅游有限公司组团的19人和20人旅行团安全抵达上海。

    记得当初采访这两家旅行社出境中心负责人的时候,巴士的刘雯在替游客、导游及领队拒绝接受采访后表示,巴士国旅会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对这次新西兰遭遇地震事件进行专门的案例分析和交流。离事发已有10天时间,该分析和交流的具体时间和内容却“还在安排中”。

    按照刘雯的说法,他们一直注重对导游和领队进行应急事件的培训,但自然灾害又不能模拟,其实还是要靠他们在“实践”中累积经验。

    问题是这样的“实践”可能是要付出伤亡代价的,为什么不能未雨绸缪,平时就做好模拟实景训练呢?日本的小学生不都是在经历真正的地震前早已把应对方法烂熟于心了吗?

    这次运气好,地震时没有人员伤亡。但下次呢?下下次呢?应急避难这事是不能“实践”出真知的。

既然必须作预案,那么该由谁来负责,谁来承担经费呢?

    而锦江的董明是这样表态的:“我们是有苦难言啊。地震、飓风、暴乱等等都是不可预见的,旅游若是在旅途中不幸碰到这类事件,第一反应几乎都是找旅行社控诉并索赔,这样的维权说到底还是个赔款问题,而这笔支出在法律法规上一直界定不够明显。所以如果要提高要求做应急预案,这笔经费不是要更加没有着落了。旅行社能力毕竟有限,如果国家旅游局肯牵头就好了。”

旅游遭遇地震:预案是必须,经费是关键【图】                          克莱斯特彻奇
[新西兰地震回顾]


游客安全抵沪,不接受采访

    这两支旅游团里,离震区较近的是由上海巴士国旅组团的17人旅行团。巴士国旅出境中心总经理刘雯表示,该团当时正在克莱斯特彻奇的一家酒店内用餐,明显感觉到强烈震动,地震发生后游览终止。因当地机场关闭,该团乘坐巴士前往南岛北部皮克顿港,准备再乘坐轮渡前往北岛惠灵顿市。2月25日,该团抵达上海,全团无人伤亡。刘雯称,17名成员在新西兰当地已表明“不接受媒体采访”的意愿,该团导游仍在当地,领队则已经回复正常工作接了新团“不方便接受采访”。

    另外两支是由上海锦江旅游有限公司组团的,其中一个19人的旅游团地震发生时正在约瑟夫冰川附近,另一个20人的团队事发时正处于皇后镇。由于上述地区距离震中克赖斯特彻奇较远,余下的行程调整后继续进行。锦江旅游出境中心总经理董明同样替游客和领队婉拒了记者的采访要求。3月2日,两团均抵达上海,无人伤亡。

 

旅行社少量退团,3月将继续组团

    由于目前新西兰余震较多,并且有传言称两周内将有更大规模的震,有不少华侨选择暂时回国避难。旅行团方面也有所动作。
    巴士国旅的刘雯透露,3月内原则上停止新西兰出境游组团。如果有客人坚持前往,那么将修改行程,去除震区景点,确保安全,前提是“相关费用的调整双方都能接受”。截至目前,暂无客人提出退团要求,近期也没有客人提出要报新西兰的旅行团。

    锦江旅游的董明则表示,有少量游客(个位数)已经办理了新西兰旅游的退团程序,也有一部分改换了其他国家的旅游线路。原则上3月将继续发团,但一定会适当调整线路,比如避走克赖斯特彻奇,改由皇后镇、温泉等代替。

 

相关链接

 

上海游客亲历:一回头,发现教堂崩塌了

    2月22日上午,正在新西兰旅游的孙先生一家来到了位于市中心的基督大教堂参观。中午,孙先生带着妻子和4岁大的儿子,在距教堂100米远的一家意大利餐馆的二楼吃饭。

    哪知主菜刚吃了几口,餐馆突然剧烈摇晃起来,柜子里的酒瓶、餐具等一一坠落,乒乓作响。客人们随即大呼小叫,四处奔逃。反应过来是地震后,孙先生一把将儿子抱起,拉着妻子就往楼下跑。半分钟后,他们跑到附近的空地上。刚喘口气,便听得身后“轰隆”一声巨响,烟尘四起。孙先生一家惊慌下继续奔跑。一直跑到艾芬河畔回头看时,才发现上午参观过的大教堂已经从顶部开始崩塌了。

    孙先生一家提前结束了新西兰自由行旅程,目前已安全回沪。

 

桂林游客亲历:走3百公里才找到水解渴

    2月28日凌晨,龙子鑫搭乘的班机在两江国际机场降落。几经辗转踏上家乡的土地,他长舒了一口气:“平安回来了!”

    就在几天前,新西兰发生里氏6.3级地震的当天,龙子鑫正跟随旅游团在当地游览。他们刚刚离开城区,基督城就发生了地震。

    龙子鑫通过桂林康辉国旅参加了一个澳洲、新西兰14天行程的旅游团,2月13日出发。2月22日一大早,在领队的安排下,大家开始在基督城内自由游览。在基督城的标志性建筑百年大教堂门前,龙先生请团友帮自己照了一张相。当时是当地时间上午8点49分,他不会想到,自己这一张照片,很可能是最后一批保留基督城百年大教堂完整模样的照片。

    中午12点(当地时间)左右,旅行团乘车离开克莱斯特彻奇。按照原定计划,前往几个卫星镇游览。走了半个多小时,停车在一个小镇休息。小镇距离克莱斯特彻奇有几十公里。龙先生进入一家书店购物,他说:“我在一排书架边,拿起一本杂志翻看,突然书架摇晃了起来,我还以为自己眼花了。但书架摇得越来越厉害,我反应过来——地震了!我大喊了一声,书一丢就往外跑,其他人也随后逃了出来。”据后面出来的人描述,书店里的书架整排整排地倒下,很吓人。

    在领队的带领下,大家惊魂未定地上了中巴,开始撤离。“当时第一反应是给家里打个电话,但是手机信号已经中断,根本打不出去。”

    新西兰人口不多,沿路难见人烟。车上的补给,只有龙先生包里的半瓶水。由于紧张等因素,大家口渴的感觉好像特别强烈,半瓶水匀着喝,9个团员,加上司机和领队,水很快就没有了。途中好不容易看到一间洗手间,但拧开龙头却一滴水也没有流出来。
    车子小心翼翼地沿着公里行驶,大家忍住饥渴,不时还能看见路面由于地震而造成的裂缝。“直到行驶了300多公里,我们才看见一个湖泊,大家也顾不了那么多了,纷纷下车喝湖水解渴。”

    驱车走了500多公里,旅行团到达皇后镇。龙先生看见很多人在商场、酒吧门口聚集,关注着电视节目。他并不能完全听懂新闻里说的是什么,但画面和“突发事件”几个单词,他明白了,自己幸运地躲过了一场灾难。

国内组团的桂林康辉国旅已经从网上得知新西兰地震的消息,并开始用各种方法试图联系上旅行团,但信号的中断,却只能让他们干着急。

    当地时间2月23日上午,龙先生等人踏上了返程的飞机。回到国内后,他也从网上关注着新西兰有关地震的新闻,从网上得知,他们所住的那间酒店,几乎塌成了一片平地。

 

各位,新西兰地震后,你五一还会去旅游吗?

日本地震了,今年春天你还会去看樱花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