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洋行办公大楼1亿元变身“外滩22号”【图】

标签:
太古洋行丰华大楼密斯赵文化 |
分类: 老上海 |
太古集团成立于1816年,在进入远东之前,已经在商海历练了近50年。传闻Swire的中文名“太古”来自中国村庄中的“大吉”挥春。当年老板见家家张挂,想一定是吉利的好名字。可惜不谙中文,误写成了“太古”。土气全无,洋气十足。太古进入远东后不久,迎来了婆罗洲的橡胶、欧罗巴的机械,送走了中国的茶叶、丝绸、纺织品,也将东南亚的穆斯林送去麦加承接招商局的货运大单,可谓执长江流域货运的牛耳,是当时远东最大的航运公司之一。和当时的众多洋行一样,太古的远东总部设在上海,在天津广州武汉宁波经营多年,香港也是个分行。一路繁荣到战事开启。
与太古同列香港四大洋行的同仁们,在中英谈判的动荡80年代里,经历一番血雨腥风:和记归于李生;会德丰归于船王包玉刚;怡和迁册百慕大;英商中独剩太古坚守大中华。中英联合声明签署后不久,太古在拍卖会上合共出资17.08亿港元价格,投得金钟域多利兵房地段,发展成现在的太古广场。
名词解释
大班
粤语口语词
最初用于通商口岸的外国商人
现在指代任何出身的企业高管
买办
用于被外商雇佣而参与经营的中国人
英文为Comprador康白度
后期也被称为大班
太古的高管
一直都是外国大班
很多大班是通过一个独立的培训计划培养的
称为House Staff
(直译为:家臣)
而Swire家族的股东们
在公司内极为少见
更多老上海故事,请关注密斯赵的微博:http://weibo.com/misszh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