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晚上去看了被定义为“发生在意识结构内的、高智商者才能看懂的当代动作科幻片”——《盗梦空间》。发现导演还是很厚道的,情节的展开上几乎没有设任何包袱,开片就用日商的一场梦告知了观众“本片场景的切换定理”,智商在100左右的普通人估计都能看懂全片。结尾用陀螺设置梦里或现实的手法也相当简单,看此片根本用不了多少脑细胞。这点和影片《禁闭岛》剥洋葱般的辛辣展开是不能比的。加上沧桑的男主角里昂那多又被家庭问题困扰,光靠与老婆、孩子的矛盾冲突其实已经激发不了观众的感性情绪了。导演也不知是真厚道,还是偷懒了。总而言之,悬疑上和《禁闭岛》不是一个档次的。
但作为商业大片来说,情节还是新鲜有趣的。造梦者设计一个梦境,盗梦者潜入目标对象的该梦境,获取所需信息。立体化的场景(比如著名的“不可能楼梯”)和拟人化的潜意识(防御者)看起来时髦有趣。在心理学的范畴,梦是过去经验的反映,潜意识的确包含着你没有意识到的信息。很多白天苦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在梦中却经常得来全不费工夫。如果人的大脑真如片中所描述能够在做梦时高度运作就嗲了,这又涉及到空间维度的速度问题了,暂且撇开。娱乐角度而言,《盗梦空间》是成功的。
最后,对其中的一场梦梢作解析。里昂那多在“做实验”时乘坐电梯往返于海滩、家、酒店之间。电梯在梦中是个值得关注的道具。楼层按纽代表着你现实生活里的不同目标位。如果你现实中有问题没有解决,这样的焦虑就会反射到梦里,表现为电梯上上下下,就是到不了你按的楼层,更有甚者,梦中的电梯按钮会出现排列混乱的现象。当然,电梯急升和骤降也是你内心的指示牌。在急升或骤降后醒来才发觉,又是梦一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