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评论]莫言:别拿我旧居说事

(2009-10-20 08:27:59)
标签:

旅游

分类: 旅游新闻

   “我要更加深入地了解故乡的新时期的生活,写出具有更高的思想和艺术水平的作品,来报答这块黑色的大地对我的养育之情。”这是上个月“莫言文学馆”在自己故乡开馆时,莫言在揭幕仪式上的表态。

     一个月后,位于山东高密的“莫言旧居”又宣布即将修缮成为民俗旅游景点。对此,莫言却对媒体叹起了苦经,称他和家人当初都是反对修建文学馆的,这次有关旧居的事宜也都是高密莫言研究会策划的,自己很无奈。

    莫言研究会研究会副会长柴修森高调回复得十分坦然,称莫言在高密有两处旧居,一处是他出生的平安庄老宅,另一处在城区。平安庄的老宅是一座平房院子,瓦已残缺,墙是用泥糊起来的,已经破陋得连玻璃窗也没有了。按照计划将征集莫言儿时用过的器物,争取年内修缮完毕并以实物展再现莫言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状态,使之成为“山东千里民俗旅游线”的重要一环。而莫言在城区的旧居其实已归在别人名下,房主有意将此房捐赠出来,将其建成莫言文化创作工作室。

    按照我国传统,名人旧居要成为景点,大多要等名人去世之后,而个人文学馆中所展示的也应该是作家一生的成就。对于才五十开外、仍有创作空间的莫言而言,为什么要如此急不可待拿旧居说事。研究会的说法是莫言文化需要挖掘和弘扬。要是听到这一番解释,第一个哭笑不得的也许就是当代另一位文化红人余秋雨。

    去年曾一度传过余秋雨老宅被他的故乡申报文保单位的消息,后因争议颇多,以致不了了之。老余应该是松了一口气的。基于对文化旅游价值的误读,部分人将“文化碎屑”误以为了文化本身。这些对文化的浅层表述被无限扩大,承担起吸引游客的使命来。其结果就是旅游开发人员将希望寄托在某位作家的逗留居住地或者某部作品中提到的地点和人物上,大搞名人故居和主题公园。那些想和维也纳一样搞“音乐家之旅”的人都忽略了一点,中国能有多少贝多芬级别的世界名人呢?何况,对那些被推上旅游台面的名人而言,又有多少人愿意家乡成为自己作品的插图?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莫言旧居事件的策划者居然是“莫言研究会”。研究文学的居然干起了旅游开发商的活,而且还不惜违背作家本人的意愿。况且,他们真认为一个旧居能支撑起一条为市场所叫好的文化旅游产业链吗?如此蹩脚的商旅文结合,着实可悲。

    事实上,莫言在几年前成立莫言研究会之时就已有所惶恐,还为此写了一首打油诗:“故乡成立研究会,诚惶诚恐惭且愧,高悬鞭策自努力,永远知道我是谁。”讽刺的是,这首诗的手书原件现在就挂在莫言文学馆内,似乎在一遍遍重复着他在揭幕仪式上的讲话。只当是回报故乡的恩情罢,他也是没办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