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导游大赛]电视颁奖典礼:比风景更美丽的是人

(2009-09-17 10:27:38)
标签:

旅游

分类: 旅游新闻

    2009年9月5日晚,“迎世博2009上海市青年导游员大赛决赛”电视颁奖典礼在广电大厦举办。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伟,上海市旅游局局长道书明、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副书记陈凯、上海市纠风办副主任房忠桥、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顾问黄耀诚等领导出席颁奖典礼,并为大赛获奖选手和优秀组织奖单位颁发了证书。

    为迎接2010年上海世博会,加强上海市青年导游员队伍建设,市旅游局于今年5月至8月在全市一万多名导游员队伍中组织开展了“迎世博上海市青年导游员大赛”。经过激烈角逐,60名青年导游员脱颖而出,上海春秋旅行社有限公司的崔茹、上海中国青年旅行社的张俊、上海锦江旅游有限公司的黄晨薇分获本次大赛中文组、英文组、日文组一等奖。徐汇区旅游局、上海国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司公等14家单位获大赛优秀组织奖。获得个人一等奖、二等奖的导游们同时荣获“上海市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市旅游局局长道书明宣读获奖名单并指出,本次大赛的举办,在全市导游员队伍中形成了开展迎世博大培训、大练兵的热潮,构建了相互学习和交流、集中宣传和展示、共同促进和提高的舞台。通过比赛,一支爱岗敬业、业务精湛、服务规范、执业文明的优秀青年导游员队伍正在茁壮成长,并将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旅游接待工作的中坚力量。

    在以“城市风景线”为主题的电视颁奖典礼上,导游们向嘉宾和观众展示了歌舞、京剧、器乐、书画以及时装表演等才艺。最后,导游代表用17种语言宣读了《上海市导游员迎世博倡议》。他们和全体获奖代表共同高歌一曲《共同的节日》给晚会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值得关注的是,整台晚会穿插了几个反映导游现实工作状态的节目。不经意间,一些比风景更美丽的画面出现在了我们面前。

 

胸中带着一本百科全书

    “起的比鸡早,干的比牛多,晒的比煤黑,在客人面前比羊还乖。”演员在相声《我是导游》中的,以寥寥数语道出了导游工作的辛苦。加上常年奔波在外,导游们很难像《一封家书》中所盼望的常回家看看。

从工作的细节中看,光是为司机服务就有着很大的学问。满车乘客打瞌睡时,导游必须陪司机聊天以免出交通事故;要是套餐少了一份,得把最后一份留给司机,自己啃面包;宾馆房间少了一间,最后一个床位得给司机,自己就睡旅游巴士的后座。

    至于为游客服务那就更面面俱到了,得胸中带着一本百科全书,还要做到“三快五的”。相声演员按照一到十的顺序,将上海的十个经典景点串联了起来。这一套讲完博得了在场观众的喝彩。诚然,以顺口溜的形式向游客介绍上海旅游资源,不失为一种讨巧的做法。

 

比风景更美丽的是人

     在小品《比风景更美丽的……》中,通过一个新导游的视角,展示了三个感人的导游故事。

    一位盲人老妇人来到上海寻旧。当其他游客纷纷在滨江大道欣赏黄浦江两岸的建筑时。导游带着她用听觉、触觉和嗅觉感受上海的变化。那汽笛声不是摆渡船,而是浦江油轮;往日的烂泥路已经变成了花岗岩路面;那老上海芬芳扑鼻的栀子花、白兰花至今还能在街上闻到。老妇人感叹之余,收藏了一份感动。

    已经是下班时间了,导游依旧带着一对从国外来上海旅游的年轻人,在一个公园寻找着一张再普通不过的椅子。原来70年前,男青年游客的爷爷奶奶就是在那里相遇、相恋的。如今,孙子回到这里向心爱的女友求婚。这一切的浪漫有很大程度要归功于导游对这个公园的熟悉。当男青年要塞给他小费时,他拒绝了,说“也要感谢你们让我对这个平时再熟悉不过的景点增加了一份感动。”

    坐着轮椅的老教师怒气冲天,责怪导游在工作时间打私人电话。等到他的学生们推着生日蛋糕出现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名导游是受了老先生儿子的委托,给他过一个难忘的生日。刚才打电话就是和学生们通消息。导游在无法守着自己亲人的情况下,却要替游客“尽孝”,给他们以家人的温暖。

 

我导游,我快乐

   《我导游,我快乐》是一个主持人与导游代表进行现场访谈的节目。

    来自上海春秋旅行社有限公司的肖可霄带来了一枚不寻常的铆钉。这是他在外白渡桥最后一次大修的工地上捡到的,已经有102年的历史。摄影是他的爱好,不知不觉,在从事导游工作的10年中,他的相机里已经收录了一大批上海外滩的美景,并且还举办了《摇啊摇,摇到外白渡桥》的个人摄影展,成为了上海导游的骄傲。

    上海中国青年旅行社的陈莹工作经历丰富,当过世界500强企业的白领,做过专职作家和翻译,而留住她的却是导游这份工作。这几年来她将导游体验变成了文字,已经出版了《外滩18号》和《四英寸》两本书。决赛当天的中午,她还在上海书展现场,签售她的新书《朱颜改》。下午凭借出色的临场发挥,陈莹获得了英文组二等奖的好名次。如果说艺术来源于生活,那她的成功也许很大程度应该归功于工作。

    上海春秋旅行社有限公司的徐湛将一个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模型带到了演播现场,为主持人和观众当场进行了一番讲解。从东方之冠的形状,到中国红的运用,小小一个模型在她口中成为了一种文化的承载体,让人觉得世博之旅,不虚此行。

 

 

比结果更感人的是过程

 

    随着比赛结果的揭晓,人们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聚焦在获奖者和获奖单位的身上。在对他们的采访中,记者发现,比结果更感人的其实是过程。

 

聚焦中英日三个组别冠军

 

中文组一等奖:崔茹  上海春秋旅行社有限公司

导游经历:2年

人生格言: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

参赛心语:

    历时四个多月的导游大赛圆满结束了,我有幸在这次大赛中获得中文组第一名,现在回想整个参赛过程,感触颇多,大赛对我是个很好的锻炼:如何用最好的语言吸引人,如何用最适合的讲解方式打动人,如何以最好的形象接待人等等......

   比赛已经结束,工作还要继续。现在由于很多原因,社会上对导游的认知度有一定的偏差,我希望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来改变这种误区。在工作中,我们应该处处为游客着想,我们有责任尽自己最大努力把愉快的旅游经历带给他们,对得起他们的信任,让他们感觉出门旅游真正是一种享受。

    世博会还有200多天就要开幕了,届时会有很多游客到上海旅游,我们作为接触这些游客的一线人员,就有更大的责任宣传和介绍世博会。在世博会来临前的这些日子,我们应该多关注、了解世博会,为更好的向游客宣传和介绍世博会做好准备。

 

英文组一等奖:张俊  上海中国青年旅行社

导游经历:8年

人生格言:寄希望于明天,不如实干在今天。

参赛心语:

    比赛胜利落幕,但超越比赛本身的影响极其深远。获得比赛的良好成绩固然令人欣喜,但感受更多的则是一份责任与一种鞭策。各位选手从比赛中获得了提高,发现了自身的差距以及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因此参赛的意义远远超过比赛的本身,是一次提高自我、完善自我的机会。

    导游工作的本质是一个服务的过程,是一个促进文化交流的过程。做一名优秀的导游员,要切实帮助游客从熟悉旅游环境开始,感受中国文化,了解中国发展,直到享受旅游所带来的乐趣。简而言之,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导游员要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提高自我,端正对导游工作的思想态度,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才能成为文明的传播者,文化交流的使者。

    明年对于上海来说是重要的一年,世博会也将成为一个展示中国的舞台。我们要努力贡献自身的力量,共同为举办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作出努力。

 

日文组一等奖:黄晨薇  上海锦江旅游有限公司

导游经历:7年

人生格言: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参赛心语:

    参加本次大赛是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和经验。通过比赛以及与其他选手的交流,让我深深感受到导游队伍藏龙卧虎,使我突破视角、开阔视野,学会了去发掘上海更深层的文化内涵,加强了我对导游讲解方面更深层的思考。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导游员,我觉得除了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之外,对自己的工作抱有极大的热情,为自己从事的工作感到骄傲是必不可少的。提高服务水平则要善于积累知识,善于思考。更重要的是对我们的国家,对我们的故乡上海拥有一份大爱,心中有爱才能把他们完美地介绍给每一位到来的宾客。

    2010年世博会就要到来了。这是一个展示国家风采,城市风采的绝佳机会,而我们导游员就是最好的宣传员。我们要用最大的热情投入世博接待工作,准确地讲解导览,以积极、认真、敬业的职业精神、热诚的态度,用精彩的语言向每位来宾介绍好上海世博会。

 

 

走进优秀组织奖代表单位

 

徐汇区旅游局

    自从第一届上海市导游大赛起,徐汇区旅游局已经连续三次获得了优秀组织奖。局长郭本厚表示,取得这样的成绩首先是组织机构上的一个优势。早在2002年,为了整顿旅游市场秩序,规范导游人才的使用和管理,徐汇区旅游咨询中心下设了一个星宇导游服务中心。导服中心的注册导游有1000多人,这样的规模在全市范围内都是屈指可数的。

    其次,徐汇区是个旅行社众多的中心城区,在导游人才的储备上基础很不错。如往届导游大赛的中文一等奖获得者来自广电,今年英文组的二等奖获得者来自中青旅,日文组的三等奖获得者来自佳天美。这些旅行社里的专职导游都是徐汇区导游员的中坚力量。

    第三,区旅游局相当重视导游大赛,将每两年一届的比赛列为当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拨出了专门的经费,在比赛整个过程中,广泛动员,并做了多次专题培训。今年的参赛口号是“亮出我们的风采”。管理科的负责人将景点概况和笔试参考复习资料分发给选手们,将区旅游局的食堂用作模拟考场,请来了范能船等老法师为参赛的年轻导游选手进行辅导,还组织了实地考察。参加导游大赛初赛的32名选手都是从“40进32”的预选赛中,由专家把关选拔上来的。其中一位叫卢明汇的选手是上海红色旅游导游大赛的第一名获得者,他专门和这次一同参赛的兄弟姐妹们分享了站姿仪态、心理素质和写好导游词的实战经验。针对才艺表演,区旅游局邀请了曲艺专家来培训说唱、吆喝等能充分体验老上海弄堂风情的节目。值得一提的是,星宇导游服务中心的导游选手都是兼职的,所以只能利用双休日进行培训。而奋战在第一战线的旅行社导游们也是放弃了带团机会。因此,对于比赛结果而言,更让人感动的是组织比赛、参与比赛的整个过程。

    这次导游大赛的主题是迎世博。事实上,徐汇区旅游局已把这次参赛的组织、培训工作与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结合了起来。目标是培养100名“多语种、讲世博、讲徐汇”的优秀世博导游。区域内导服中心和旅行社的导游有两千人之多,这是一支异常庞大的队伍。人力资源的组织、调配、培训将提升导游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为世博期间的大接待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整个培训计划定于10月10日前完成招募,于次年3月举行结业典礼。这些导游将免费接受课堂和实地培训,通过考核者将颁发相关证书,并签署“世博服务承诺书”。

 

 

上海国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与徐汇区旅游局一样,上海国旅今年也是第三次荣获优秀组织奖了。上海国旅的办公室副主任江菊香告诉记者,这次比较可惜的是,旅行社两个特别优秀的年轻女导游都怀孕了,加上已得二等奖以上者不能参加和35周岁以下这两个硬指标,所以出马的是清一色的80后小年轻。为了使完全没有参赛经验的他们能够不怯场,旅行社特地请来了已经退休的特级导游员王伟民当辅导员,从初赛起全程进行辅导。令人欣慰的是,有一半的选手顺利晋级了复赛。由于复赛里有“沿途讲解”环节。为此,社里专门派出了一辆车子载着这些选手在上海兜了整整一天。

    让江菊香这个“临时班主任”感动的是,小年轻们非常有团队精神。前几轮里被淘汰的选手主动留下了帮助晋级选手整理复习资料,做参赛准备。他们经常相约在外面的咖啡店里,商量着如何才能赢得比赛。到了决赛阶段,只剩下一个“独养儿子”汪(三点水+昊)了。王伟民老法师就为他进行了单独的辅导。决赛当天,上海国旅的陈爱国总经理刚从新疆双百人团回到上海,第二天一大早就感到培训中心比赛现场为汪(三点水+昊)打气加油。虽然最后由于节奏没掌握好,有些超时,汪(三点水+昊)获得了三等奖。但评委老师对他的讲解内容的高度评价是每个人都能看到的。

    9月4日,比赛结果揭晓后这股学习的氛围却没有散去。上海国旅将所有的青年导游都集中在了一起,历届参赛选手与同事们交流着自己的参赛体验。并在9月5日举行的颁奖晚会上,派出了强大的多语种导游队伍参与宣读《上海市导游员迎世博倡议》。其中不少小语种导游还是已经退休的老前辈呢。

    作为老资格的国际旅行社,上海国旅导游的语言优势勿容置疑。他们曾经做过美国前总统克林顿、APEC会议的接待工作,是上海外办的常用“外援”。江菊香坦言,青年导游的语言虽然不成问题,但导游基础普遍比较缺乏。而由于上海国旅的接待任务重,很多新手往往也要承担重任。因此,在世博到来前加强培训是接下来的重头工作之一。到时候,会邀请世博局的专家来进行专题培训。此外,还要在公司内部建立起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让更多优秀年轻导游能够冒出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